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统一战线》2014,(11):50-50
香港特别行政区一部分人9月28日凌晨发起所谓“占领中环”非法集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香港经济民生。“占中”贻害香港,祸延民众,如果任其迁延,后果不堪设想。在此非常时期,香港各界应该同心协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处置,支持香港警方果断执法,尽快恢复香港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孙岩 《青年探索》2008,(1):93-96
适逢香港回归十周年,内地与香港的文化交流不断丰富和深入,香港高校通过内地招生的方式,对优质生源丰富的内地逐渐洞开门户,同时也展示了香港高等教育的种种魅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香港高校相关报道的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以完成对香港高等教育的解读,诠释香港高等教育的特征,挖掘香港高等教育的优势,为内地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7,(7):41-41
6月18日,新晋特首曾荫权发表《香港家书》,其中一段话:香港要持续发展。香港人要生活得愉决,香港人要贡献国家,就更加要保持香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时政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7月1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胡锦涛表示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香港同胞同祖国人民心连心、肩并肩,一定能够创造香港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5.
以前,听人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以为这话是香港以外的人对香港不满而发的牢骚,未予深究。后来听一位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以后回国来念研究生的同学也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很奇怪,香港人自己也这么说。后来向很多香港人请教对“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之说持何看法,居然认同的人多。推敲这话,我总觉有问题。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岂不是说香港没有文化?香港号称东亚的“明珠”一颗,六百万人在一千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升起一条经济腾飞的“小龙”,这样一个生机勃勃、鲜鲜活活的香港,怎么会没文化呢?实际上,香港不仅有文化,而…  相似文献   

6.
香港工业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新变化过程,香港工业的新变化,为鄂港工业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加强鄂港工业合作,对于香港工业转型升级和湖北工业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一、香港工业的新变化(一)香港工业地位的新变化香港自本世纪50年代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直到孤年代初,工业在香港经济中一直处于基础性地位。“以外贸为主导,以工业为基础”,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自80年代中期开始,因制造业大量向中国内地转移,工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服务业则迅速扩张,发展成为香港经济的主体。工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媒体     
重建香港创业之都 曾几何时,香港是创业之都,社会充满创意与活力。1979年改革开放为香港带来很多新机遇,香港由制造业基地转型为服务业中心,工厂北移珠三角,这片腹地为香港带来巨大财富,80年代香港朝国际金融中心的方向发展,也为中国推动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香港的前途问题虽然带来不少政治争议与动荡,但无碍社会繁荣发展。90年代楼市、股市炒风炽热,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较少人提及,反而靠炒卖轻易致富的神话最为人乐道。  相似文献   

8.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订。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1996年间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董建华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厅政长官人选。1997年6月30[l,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香港的土地。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后,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我有幸应香港中华总商会的邀请,到香港参加第 77期香港工商业研讨班。这是我第一次去香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所见所闻,使自己耳目一新,获益匪浅。香港中华总商会从 1982年以来协助国家培训人才,拨出专款,每年举办“香港工商业研讨班”。这次研讨班组织的严密细致,课程安排的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对个人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总的来说,自己这次参加研讨班收获很大,启发很多,印象很深,达到了开阔眼界,了解香港,借鉴经验的目的。   一、认识了香港,了解了香港   过去对香港的认识比较肤浅…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香港同胞单独组团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权利,是香港历史上的第一次。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不同于内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关全国性法律不适用于香港,因此,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条款,结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这一选举办法的规定,香港特别…  相似文献   

11.
一 香港潮州商会:个案描述 香港潮州商会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离开潮汕本土、旅居香港的潮汕商人在异地香港自愿组织起来的地缘性民间商会组织。香港潮州商会从1906年开始酝酿,1921年正式成立,迄今已有90年历史。90年来,香港潮州商会秉承敦睦乡谊、弘扬文化、促进工商、服务社会、兴学育才、扶贫救灾的宗旨,开拓奋进,  相似文献   

12.
1840年鸦片战争后,香港虽然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但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却一直没有中断,香港人民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密切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香港人民和内地人民一起,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五四运动曾波及香港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学生运动。香港虽然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但香港人民的爱国之心并不后人,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香港,香港人民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香港的知识分子和…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香港因素香港因素,是与“中国因素”相对应的,指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双边关系中,香港对于中国内地的影响及作用。其中主要的是香港经济对于中国内地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影响。香港自19世纪中叶起被英国先后强行割占和租借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联系从未间断。194...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为了使广大公安干警对香港警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进一步加强两地警方的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维护香港与内地的社会治安。我们拟就香港警察的组织机构、职责任务、招募训练、监督管理和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情况分别作一介绍,以飨读者。150年的历史香港警察的全称是“皇家香港警察队”(简称为香港警队)。香港警队现由34000多名训练有素的正规警察和5400多名辅助警察组成,是香港最庞大的一支纪律部队,也是一支警种齐全、功能齐备的警察部队。长期以来,香港…  相似文献   

15.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7,(13):4-4
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  相似文献   

16.
能否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是全球瞩目的大事。我们坚信,香港回归以后,只要坚决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落实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就一定能保持长期繁荣和稳定。香港回归以后,由港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定能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的大原则,以香港的长期利益为出发点,规划香港长远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的策略,继续欢迎、鼓励和吸引各国各方资本对香港投资,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国际经济大都会的优势和特色,从而使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纳入长期的轨道。香港经济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  相似文献   

17.
香港妇女运动见闻李慧英田心1997年11月下旬,我从冰雪覆盖的北京来到温暖如春的香港,开始对香港妇女团体短暂而难忘的访问与交流。我渐渐走近陌生的香港,走近我们的香港姐妹,走近香港的极具特色的妇女运动。女界的觉醒和反思当代香港妇女运动走过了一段与内地迥...  相似文献   

18.
陈多 《时事报告》2007,(5):24-25
背靠祖国,CEPA使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香港经济摆脱了低迷,2004年至2006年,香港生产总值实际增幅分别达到8.6%、7.3%和6.8%。为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不久前曾说:香港经济达到20年来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论香港经济中的内地与香港转口贸易□刘潮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转口贸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香港经济在我国内地与香港转口贸易的有力带动下迅速发展起来。一、我国内地与香港转口贸易在香港经济中的作用80年代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20.
随着香港的回归中国,迅速崛起的香港中资企业,越来越引人注目。中资企业在港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在香港经济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中资企业的迅速壮大会否对香港本地企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乌兰木伦。中资企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兰木伦副社长说,中资企业在香港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9年,中资企业在香港经过IO8年的发展,只有122家,而且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都不大,经济实力不强,在香港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比较微弱。内地改革开放后,加快了向海外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