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进文化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把握这些理论创新的内容和意义,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4,(1)
先进文化是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把握这些理论创新的内容和意义,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剑 《求实》1991,(10)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研究国际经验和国际形势基础上,集中全党同志集体智慧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如果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历经1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的经验;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经验、纠正错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终于找到了并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70余年历程中.发生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了胜利,其最高理论成果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开拓,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其最高理论成果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毛泽东思想得到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195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经过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继承、发展和创造,到党的“十四大”形成了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历时30多年,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回头看历史,最艰辛的是开头,饮水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求实精神分析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规律进行了长期不懈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创造性地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确立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思维原则和科学方法,引导着我们党和人民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从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简称“十大关系”)到1995年秋江泽民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简称“十二大关系、历时三十九年,代表了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十大关系”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五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始探索思想;“十二大关系”思想是九十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是对邓小平同志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十八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两篇…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级。  相似文献   

9.
《党的文献》2012,(4):23-36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阐释中国道路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选择”,讲我们党的成立和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中国道路的开端;“奠基”,讲毛泽东思想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奠定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讲邓小平同志领导改革开放,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讲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党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发展”,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通过这五个部分,希望把我们正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发展关系讲清楚,把这条道路的内涵和实质讲清楚,把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的道理讲清楚,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70多年的历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并成功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为什么不仅没有实现这样的飞跃,反而使国家发生了演变和解体?看来,对实现历史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历届领导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形成和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从根本上抓住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社会主义达到共同富裕的方式与路径,奠定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基础。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基础上将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推向了精神文明层面,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范畴。以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社会主义本质观进一步推向了社会主义文明层面,增加了社会文明内涵。习近平更进一步提出党的领导与共享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本质要求的新论断。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发展,既有观念上的继承,又有方法论与认识论上的创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不断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内在逻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包心鉴 《新视野》2000,3(4):7-10
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最具有时代意蕴和典型意义的,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拓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20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拓展,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拥有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指南和锐利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借鉴和反思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终找到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路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从1956年党的八大(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到1974年邓小平复出之前,是邓小平理论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中国面临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课题,鉴于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一些积极成果。如: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创造性地提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的创造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创造精神,对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深刻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就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时代的主旋律。邓小平关于共同理想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大贡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国锋 《理论学刊》2005,(10):13-14
80年的奋斗与求索,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第二次结合”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关注着对人的现代化价值目标的终极追求,他们对人的现代化认识和探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其发展演变的轨迹进行纵向的系统梳理,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谈话强调的中心问题,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来之不易,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智慧和创造。坚持还是背离这一结论,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我们今后几代人的任务,就是要坚持这一结论,发展这一结论,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为了找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经历了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借鉴和反恩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终找到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路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