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正>牡丹雍容华贵,姿色艳丽,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历来被国人视为幸福、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早在唐代就被尊为国花,牡丹不仅备受历代诗人之青睐,曾留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名句广为传颂,而且也成为历代画家的绘画题材。涌现出众多善画牡丹风  相似文献   

2.
赏灯     
《台声》2015,(4)
<正>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  相似文献   

3.
谢遂联 《求索》2007,(4):176-178
唐代主要诗人几乎都与都市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映诗人都市经历及情感的唐代都市诗自有其研究之价值。本文以唐代涉及都市的诗歌为切入点,对唐代诗人的都市心态做一番梳理和研究。都市作为一个名利场,往往使诗人于其中感受到多重苦闷并由此导致了诗人山林田园情结的产生。但是,对于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又使诗人难以彻底逃离“衣冠所聚,身名所出”的都市。最终他们只能沿着佛、道两务途径以平衡内心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4.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我想把这首诗用在当代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这不仅是因为诗中嵌有她的名字,更主要的是她笔下的牡丹凝香含情、典雅绝伦、醉人心魂,确有天下无双之娇容。刘红芳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成名于京城。她天资聪颖,是一位既勤奋又有才华的青年女画家,在花鸟画中她专攻牡丹。由于她从小与牡丹一起成长,备  相似文献   

5.
作为整个时代文学主流的唐代诗歌,以其辉煌的成就表现出多元一体的和谐状态,使中国文学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代。探究唐代诗歌繁荣的内在主体原因,一直以来是文学研究重要的课题。根发于中国古代智慧的"和谐观"对唐代诗人才华的浸润,使呈现多元和谐的唐诗永远闪烁着诗性智慧的光芒。唐诗继承和显现了中国古代美学天人合一、真善统一、情理归一等等极具东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和谐观的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6.
西施是中国古代著名美女,亦是经常出现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唐代,我国诗歌创作达到颠峰,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就有很多是吟咏西施的。本文以唐代西施题材的诗歌为关照对象,发掘此类诗歌在整个唐代的演变特点,并且以小见大,进而审视唐代诗人在思想、艺术等方面的时代特色和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歌烦秦始皇的著名诗篇。李白在这里赞美和颂扬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雄伟事业,他用"六合"这样的词汇形象地说明秦王朝疆土的广大。诗人的热情赞颂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的最大贡献就是首次统一了全中国,建成一个拥有广大疆域的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倾倒后人无数,表达了一种滋润万物生长又了无痕迹、无声无息的意境。然而,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却刚好与此相反,常常是"雷声大雨点稀",动静大收效微。造成如此现象有多方  相似文献   

9.
唐代极为兴盛的佛教文化 ,对唐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内在影响。浓厚的佛门三味 ,陶冶了唐代诗人们审美化的心胸 ,形成了唐诗内在化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6,(5):39-40
芳香产业香飘崇明 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村南,有一块1.2亩的“芳香百草园”。园中,迷迭香、熏衣草、百里香、柠檬草、西洋甘菊、薄荷、甜罗勒等近百种香草生机盎然。按照香草的不同功效,园主将它们划分为观赏、舒缓减压、振奋精神、色素、香叶菜等十大专区。  相似文献   

11.
观月赏趣联     
历代文人雅士,多爱月下作对,留下了无数名联佳句。中秋佳节,读读名人的赏月佳联,心驰神往,既增加知识,又陶冶情操,可谓一乐。唐代诗人李贺有一名句"天若  相似文献   

12.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古往今来,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里,留有不少"月饼诗"。苏东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月饼因其香甜可口,就很受人喜爱。其实,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  相似文献   

13.
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昌市,濒临鄱阳湖西南岸,古朴壮丽的滕王阁依江而建,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这里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唐代诗人王勃咏叹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让没到过这座美丽"英雄  相似文献   

1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重庆奉节留下的瑰丽诗篇。今天,重庆市奉节脐橙和白帝古诗一样,也已名扬天  相似文献   

15.
林亮 《今日浙江》2013,(16):52-52
太湖南滨,唐代诗人张志和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绘了如画般的"水云乡"——吴兴。如今,这座如梦般的临水历史名城,又因水而动,开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行动。吴兴区在湖州市率先提出了关停并转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目标,加大淘  相似文献   

16.
许芹 《理论月刊》2003,(4):102-103
中国古代抒情诗创作经过了先秦两汉情景分离、情景拼合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阶段,即景物单纯只是概念的景物,还没有成为诗人抒情的载体.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不复是借以比兴的了无生趣的概念意义的山水,而是浸润了诗人灵性的情感化的山水,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及至唐代,抒情诗创作进入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境界,自然山水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有情有性的自在物,是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歌创作最高意境,这其中盛唐山水抒情诗尤被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17.
唐代士人大量入幕,其中不乏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尤其是唐后期,士人入幕形成了风气,改变了士人入仕的途径,为国家储备了大量可用之才。同时,士人入幕还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歌、小说作品,繁荣了唐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丰城,位于江西省中部,面积2845平方公里,人口135万,辖32个乡镇(街道)、540个行政村(社区)。丰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公元210年置县,史传为干将、莫邪宝剑藏地,故别名"剑邑"。唐代诗人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以"物华天宝,龙光  相似文献   

19.
唐长安以其皇家之尊和富贵之气,成为太平盛世和幸福人生的具象符号;长安的科举考试和政治生活,给人们带来难以忘怀的生命巅峰体验,也把人生和创作推向新的境界;唐代诗人以留居长安为人生荣耀、以进出长安为成败标志,对长安有一种葵花追日般的执著,生命为“长安”而绽放,诗歌因“长安”而精彩。在唐代诗人的生命历程中,“长安”情结发挥了精神引导和现实驱动的重要作用,是我们解读唐代诗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键词,因而也是进一步体悟唐诗风貌不能忽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玉婵 《楚天主人》2012,(3):54-54
"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大树可让炎炎烈日存阴凉,风雨交加留憩地。植树种草,是有益当代、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林木花草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部分,更与地球生态平衡息息相关。植树、种草、养花,早在世界各地相沿成习。中华民族素来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于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