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09,(11):79-85
如果您明年1月10日以前有幸赴台旅游,一定不要忘记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那里的展品件件是珍奇,慢慢看,仔细看.调动起我们了解的书本知识,便可以读出更多的故事,看到更多的雍正朝文物映照和涵窖的清代社会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2.
谢始联 《两岸关系》2009,(11):46-47
只要是故宫的话题,都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关注。谈起两岸故宫的前世今生,人们总会慨叹历史的沧桑。如食两岸故宫文物相隔60年后再聚首……  相似文献   

3.
张素平 《台声》2002,(6):8-9
佛指舍利赴台供奉返回陕西未久,一批重要的陕西唐代文物又前往台湾展出。“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于4月20日在台北故宫隆重揭幕,台湾观众不用远赴陕西便可以观赏该省12家博物馆的206件馆藏唐代文物精品。“天可汗”即唐太宗李世民,因贞观年间回纥等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拥戴李世民为最高首领,并将其尊称为天可汗而得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时报系是此次文物展的主办单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杜正胜说,这批文物见证了盛唐7到8世纪100多年来首都长安的璀璨风华,民众可以从这次200多件展出文物中,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9,(12):74-93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稹(1678-1735),是满族人关后的第三代君主,庙号世宗。上承圣祖康熙帝六十一年的基业,下启清高宗乾隆朝六十年的盛世。然而,雍正帝仅13年的政治生涯,从登基到死亡,围绕在他身边的话题却不曾间断,更有民间稗官野史指控其“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诛忠”……十大罪状。而雍正本身又极重名声,注重形象,故登基后政治上刚猛苛刻,六亲不认;  相似文献   

5.
晓沙 《台声》2009,(5):72-74
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故宫的交流更具有标志性意义。早在去年年底,台北故宫向北京故宫“借宝”的消息,曾令海峡两岸媒体热议不止。继今年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率团首访北京故宫博物院后,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率10人访问团又于3月1日抵达台北,展开对台北故宫的回访。从而实现了两岸故宫分隔60年之后的首次高层互访。  相似文献   

6.
沈阳故宫为大清入关前夕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两代皇帝所建的盛京皇宫,清入关后沈阳故宫成为清代皇家储物宝库,馆藏万件清代宫廷档册秘笈、御用珍品和明清文物收藏,沈阳故宫在历史上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1948年至1949年初,国民党当局分三批将总共2972箱故宫文物运抵台湾。同时,"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央图书馆"及"中央博物院"的文物精品也随之而行,运抵台湾的故宫文物多是精品中的精品。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中央博物院"合  相似文献   

8.
王丰 《台声》2005,(10):78-78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存沪文物点收清册”、“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文物复原集中重庆运输费收支清单”、“故宫文物运台路线”……150余件(套)与故宫有关的历史文物,今天出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兆祥所房内。在故宫建院之前,即进入故宫工作的那志良教授,一生的生活与事业均与故宫国宝息息相关。他充满传奇的经历与丰富经验,是后人研究故宫建院史的宝藏。在那志良教授家人的意愿表达、台湾艺术大学王庆台教授的常年整理研究以及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从旁协助下,那教授一批关于文物播迁的珍贵史料正式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有《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  相似文献   

9.
1997年岁末,应台湾“财团法人逸仙文教基金会”和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邀请,由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祖国大陆参展团一行15人,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中山文物真迹大展”。携手合作的开端举办“中山文物真迹大展”是两岸近现代史类博物馆间的首次合作。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894年11月,他在兴中会成立宣言中最早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19if年10月,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共产党高度…  相似文献   

10.
朱威 《台声》1994,(12)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北京故宫博物院赠送陶瓷片给台湾鸿禧美术馆、鸿禧美术馆赠给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设备器材互赠仪式于10月10日在故宫漱芳斋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彭卿云、鸿禧美术馆馆长史彬生等有关人士出席了互赠仪式.  相似文献   

11.
唐风  李音 《台声》2006,(9):25-32
中华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历来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外名人来中国的常访之城。特别是近年来,两岸交流日趋热络,台湾的知名人士,如连战、李敖等来大陆参访时,也兴致勃勃地参观故宫,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近来,故宫进行了“世纪大修”,在学术研究上提出了“故宫学”的学科概念,记者介绍说,故宫维修是国家的大事。如果说此前投资6亿、费时3年的故宫护城河治理是国家重视保护故宫的一个有力措施,那么,2002年开始的故宫古建筑维修,则是故宫保护维修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在对故宫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大手笔,也是百年来规模最大、持续…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8.00元本书入选"2017广西好书",首次将镜头对准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书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文物修复师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这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  相似文献   

13.
我读故宫     
2020年12月8日是北京故宫和明北京城建成六百周年,今年2月2日是明北京皇宫和北京城正式启用六百周年.北京正在进行中轴线申遗准备工作.所以,"两个六百年"加"中轴线申遗",给我们一个机遇,就是重读六百年的故宫. 我到故宫有千次之多.这是因为我研究明清史、满学和北京史的一个交汇点是故宫.故宫的文物一千零一次看不完,故宫的故事一千零一夜讲不完.故宫是每个人都应当认真阅读的一本传统文化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后,由九洲音像出版公司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台北故宫》深度解读藏于台北故宫的珍贵文物,向世人揭示抗战期间和1948年史无前例的文物大迁徙的真实过程。通过这部纪录片,不仅可以了解到台北故宫及其馆藏珍宝的全貌,更能够感受到诸多传奇与精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感动。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民盟北京市委按照中共北京市委部署对口西城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过程中,针对中轴线及其周边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的调研中发现,主要存在使用"不合理"、使用"不开放"、环境"不安全"等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要参照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坚持文物的"活态化保护"。研究好文物功能,文物修缮与活态化保护相结合。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包含以故宫为代表的宫殿建  相似文献   

16.
雪川 《现代领导》2014,(12):47-47
狗很善于寻找自己逃跑的道路,一有空子就钻进去了,关起门来就可以让它无空可钻,无路可逃。雍正是一个“打狗高手”,他治理贪官的时候,采用关门打狗的手段,先让贪官无路可退,然后再算账,最后让贪官陷入死亡之地。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一个“老外”的最初感受[保加利亚]斯维廉我们刚来北京以后不久,我和我的两个同胞想去故宫,约好星期六早上出发。那天我在宿舍前边等她们,我的心情极好,故宫不是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吗?我今天就要见到它了。天气也正好,湛蓝的天空上连一朵云彩也没...  相似文献   

18.
李瑞兴 《中国保安》2013,(21):71-71
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我沿着故宫留有历史痕迹的条形砖路上疾行,正值中秋节下午,故宫到处成了游人的海洋,刚热的天气把于中紧握的门票都渗出了汗水。  相似文献   

19.
正故宫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和神秘,人们对它有着太多太多的向往和追求。故宫博物院可说是国人心中的"圣殿",神圣不可侵犯,敬畏有加,不得有失。北京青年报曾在头版头条以《游客有望漫步城墙赏故宫》通栏标题报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媒体通气会上"向全社会透露了一个新的想法——让参观者登上故宫金碧辉  相似文献   

20.
王亮 《两岸关系》2012,(2):42-44
对于两岸故宫,人们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议论和比较,有些人喜欢北京故宫雄伟的建筑群,有些人则偏爱台北故宫的艺术精品。其实不论怎么比较,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内涵都在于共有的、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分处两地,但是她们都凝聚了中华民族历史、宗教、艺术和民族思想最精髓的内容,并且不断继承和丰富着中华文化的理念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