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外交理论建设的重大成果,拥有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胜利,并具有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体系坚持实践本体论,是代表和推进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外交实践自觉的产物;它创新了外交领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世界观,总结科学的方法论,强调造福人民的要旨;它内涵丰富,特别是包含了与时俱进的主权观、共同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正确的义利观、引领进步的国际体系观等核心理念,形成了一整套指导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国家安全团队组成人员基本上都是经验丰富的温和务实派,体现了美国外交和国际安全问题上的现实主义倾向。美国外交将改变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注重多边合作。中美关系不会过于偏离正常轨道,但在诸如知识产权、汇率、人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中国可能面临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29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举米特·罗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为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早在2011年10月就公布了他的外交与国家安全政策顾问团队名单,并在今年8月初宣布任命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为其国家安全过渡团队负责人。至此,罗姆尼的外交与国家安全团队已经正式浮出水面。目前,美国正值自由与保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宗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从"放逐"到"回归"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宗教与外交关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评述,进而从外交理念、外交决策、外交运行机制三个视角分析了宗教对外交的影响。在外交理念层面,宗教构成了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层次结构,宗教价值观作为文化价值观的内核,深刻影响了国家外交政策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判断。在外交决策层面,宗教的作用由于各国外交决策机制各不相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政教合一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机制的影响具有主导性、直接性的特点;在政教分离国家,尤其是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则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的特征。宗教对外交运行机制的影响更为复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宗教在外交议题和目标确定、社会动员、组织实施三个环节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进取的丰收之年,其中,经济外交成为中国外交中当之无愧的最大亮点。诸多经济外交举措的大力推出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需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理念和智慧。本文从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新形势、中国经济外交的战略目标和中国经济外交的新理念三个方面出发,对中国经济外交新范式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并从风险和海外利益保护、经济和政治二元化两个方面指出了中国经济外交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以人为本”外交理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是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外交为人民".外交应直接服务于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体现人民的意志.这里的"人民"不仅是指作为整体的人民,也是指作为个体的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由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提出来的,但其思想和精神包含在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巴西国内经济、政治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以及民主化进程中新兴政党的成长乃至取得执政地位,巴西外交理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化.虽然外交传统并未发生断裂,但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冷战时期的内向发展、与外界保持距离的外交逻辑逐步为一种通过融入国际体系追求自主和利益的国际议程所取代.21世纪初,将“社会议程”纳入国际事务并重新塑造发展中国家认同的尝试也极大地改变了巴西外交行为和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8.
外交理念是外交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从美国立国之日起,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实践,构成了美国外交的特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外交事务的看法虽然对立和分歧,但都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彼此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2005年,日本右翼势力咄咄逼人的政治与外交进一步增加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政府的不信任感,使中日政治关系蒙上更加沉重的阴影。本文试从政治文化和外交理念的角度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外交行为进行解读,以期人们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本质有更清楚的认识,对中日政治关系的未来走向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战略制定与实施团队”(简称“战略团队”)在其亚太政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手作用,这个战略团队所推动的政策转型对中美日三边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者通过案例研究梳理了美国如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和实施《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从而实现其外交安全格局“华丽转身”的政策制定过程。美国外交政策体系中的战略团队对这次转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核心力量就是当时的美国亚太政策“三驾马车”——约瑟夫?奈、傅高义和库尔特?坎贝尔。这一战略团队在美国外交转型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包括:它成功地阻止了日本漂离美国的趋势;加强了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双边战略关系;重新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这次战略转型既为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重返亚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也为中美日三边关系增加了良性互动的可能性。美国战略团队举足轻重的推手作用是值得所有关注美国外交政策和亚太国际关系的学者专家和相关人士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