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前沿     
中国应建立国家廉政体系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应尽快构建国家廉政体系来防治腐败,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建立国家廉政体系,将实现国家职能的转变,推动政府部门合理运用公共权、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2.
加强廉政法制建设是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治本措施,是保证干部廉洁从在,是规范社会行为的迫切需要.当前要加快立法步伐,构建完备的廉政法律体系,建立公正廉洁的执法和司法机制,加大依法惩治腐败的力度,深入普法,增强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3.
权力腐败现象蔓延的现实原因分析庄元有腐败作为一种违反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社会现象,其滋生有深刻的思想和社会历史原因(本文从略),它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够消灭的。但是,腐败特别是权力腐败现象近几年在党内的大量增加和迅速蔓延,却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对策思考胡煜一、权力商品化──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对于现今的腐败现象,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认识。从广义上讲,腐败是以权力为轴心的可能蔓延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的腐化堕落现象,包括权力腐败、行业腐败和社会生活腐败三个层...  相似文献   

5.
权力的特性决定了权力走向腐败的过程,权力腐败是一切腐败的根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同权力腐败的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权力腐败渗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从权力腐败的产生与发展可以透视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本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则是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判定当前不断蔓延的腐败现象是体制性腐败还是素质性腐败,这是反腐败斗争的首要问题。当前的腐败现象首先是体制性的腐败,其次才是素质性的腐败。体制(包括监督机制等)的缺陷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反腐败成效不尽人意的主要教训。从体制性的角度来分析,吏制腐败是体制性腐败的核心环节。必须以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现象的出现和蔓延并不是偶然的 ,腐败与新旧体制的交替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生活中某些腐败现象何以滋生和蔓延的原因,必须同“机制”联系起来。机制问题,是产生现阶段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腐败的实质是权钱交易。只要权钱交易的机制条件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腐败行为的产生就不可避免。可以说,探讨权钱交易的机制条件,乃是研究现阶段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趋势为何难以有效遏制,反腐败的信誉度也还不够高。关键在于社会对腐败与反腐败的价值导向上。腐败成本低,收益高;反腐败成本高,廉正收益低。因此,要使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成效,必须加大腐败成本,提高廉正收益。  相似文献   

10.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当前,腐败现象在党内仍有滋生蔓延之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要深刻认识腐败现象的新特点,坚定不移地把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抓好教育,从思想上不想腐败;建立完善制度,从客观上不能腐败;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加大惩罚力度,使其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11.
深化改革消除腐败李宗轩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都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势也不容乐观,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仍在蔓延滋生,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强烈不满。要更加有效地消除腐败,保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就必须深化改革,从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是现代化迅速起飞的时期,同时也是腐败现象的易发和高发时期。腐败的产生与蔓延无疑会加大现代化的成本,引起社会的混乱,阻碍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认识目前腐败现象的特征和危害性,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治标又治本──遏制腐败的有效途径王栓正消除腐败,惩治腐败分子,杜绝腐败现象发生,几乎是与腐败问题的大量出现同时提出来的。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腐败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一大毒瘤。它如同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大有蔓延之势。那...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一个社会毒瘤,它严重侵蚀着社会主义国家健康的肌体。尤其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特定历史时期,两种体制共存并相互碰撞,为腐败现象的孳生提供了可能的空间。要想真正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遏制;其次要正确处理反腐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再者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腐败现象孳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5.
行政伦理责任——制约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严重困扰着社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行政腐败滋生蔓延的原因及其危害,治理腐败不仅要从体制入手,还要加强对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责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加强廉政法制建设 坚决惩治腐败──关于反腐肃贪的法律思考胡永君“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脏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现象。”“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内腐败现象日趋滋长蔓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因此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党内存在腐败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不是普遍现象,要有恰如其分的科学估量。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任务,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要依靠群众和法律法规,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权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失去监督制约的权力导致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必须针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地遏制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国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象一场瘟疫迅速蔓延开来,使得各国大伤脑筋。韩国迫不得已,近年来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廉政风暴”,被誉为“不流血的革命”。韩国把两个总统拉下了马,送上了法庭,去接受法律的审判。这一举措促进了韩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腐败现象不是西方所独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目前我国约权遏腐方面的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干部人事制度和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四个方面。我们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进一步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严控用人腐败歪风并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