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尽管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全国持续一年多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中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资,但仍有一些农民工干了活却得不到报酬。“有的民工生计难以维持”、“工资无法兑现,数百名民工子女辍学”……2005年2月1日,离鸡年春节只有一周的时间,一份反映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信访情况摘要放在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案头。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自2004年10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检查以来,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建设、公安、工商、总工会密切配合,采取了巡视检查、重点检查和举报专查的方式,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至2004年11月30日止。追回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8257.34万元。随着追薪步伐的步步紧逼,人们明显感受到政府整治欠薪的强硬行动。按照行动计划,福建省要在2005年春节前全面完成2003年以前拖欠的清理任务,  相似文献   

3.
民风·八闽     
福建省建设厅发文为农民工讨工资近日,福建省建设厅对进一步清理拖欠工程款作出要求,要严厉打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和包工头,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支付制度,2003年以前历年积欠的农民工工资,2005年春节前必须全面兑现。要重点解决政府工程拖欠问题,以设区市为单位,制定还款计划,从本级财政建设资金中做出还款安  相似文献   

4.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2004年是开展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的第一年,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清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至2005年春节前,全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偿付比例达到99.5%;清理拖欠工程款的比例达到54%,其中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比例为45%,完成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年度清欠目标。2005年是做好清欠工作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而紧迫。为做好年度清欠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05年度清欠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两了期间,农民工工资问题又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但在连城农民工追讨“血汗钱”有了依靠,连城采取“三招”打造“清欠防火墙”。2005年连城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78起,涉案金额150余万元,追回95%以上。近年来,赣龙铁路、冠豸山机场、龙长高速公路等一些国家、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纷纷落户连城,每年吸引了五六千农民工,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业内人土分析,清理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难在,农民工法律意识普遍较淡薄,没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耍赖,卷款逃跑等。  相似文献   

6.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农民工的关心.被拖欠了两年的工资在今天终于拿到了手.我们全家可以过一个好年了”.去年12月.在福建某工地打工的农民李世一边数着刚领到的3万元钱一边高兴的说。据悉,去年福建已追讨拖欠的农民工工资1.2亿元。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清欠工作顺利进行。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共清理2003年年底前拖欠的工程款33郾74亿元,清理拖欠工程款的比例达到53郾6%。然而,清欠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近日,自治区副主席郝益东强调,今后,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清欠力度,三年内实现“零拖欠”。  相似文献   

8.
2007年,吉林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9月末,吉林省共检查用人单位8637户,涉及农民工355,462人,依法补签农民工劳动合同318,856人;查处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315件,涉及农民工152,507人,清回拖欠农民工工资2749.2万元;清理历年陈欠工资259.2万元,涉及农民767人;全省9个市(州)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673户,存储保证金1.7亿元。实现了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率100%,监察案件结案率98%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拖欠工程款的现状据统计,全国建筑企业(四级以上建筑业,下同)累计被拖欠工程款 1996年1,360亿元;1999年累计2,221亿元;2001年累计2,787亿元;2002年累计3,366亿元;2003年累计3,660亿元;2004年累计1,782亿元。数目惊心,巨额的拖欠工程款背后,连带的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据统计,2002年累计拖欠农民工工资400亿元;2003年当年拖欠162亿元;2004年 8月6日累计拖欠41亿元;2005年2月4日累计拖欠3亿元。前一阶段,笔者接受对2003至2004年度福建省级预算内投资安排社会公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贯彻落实(铹动合同艺勘、铹动合同法实施条侈岈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做好解决企业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日前,泉州市劳动保障局、中级人民法院、建设局、总工会、泉州电视台、泉州人民广播电台、东南早报等单位决定在2009年元旦至春节‘两节’期间联合开展以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宣传待动合同艺勘及其实施条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欠薪举报、法律咨询”现场接访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出台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办法,多为应急措施,存在着责任主体过于分散、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为使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收到实效,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的有效机制,特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一箩筐     
《时事报告》2011,(1):82-83
八部门要求各地保证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 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8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到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劳动争议案件春节前基本办结,因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正>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近几年来,我区在认真清理解决农民工工资历史积欠的同时,全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眼标本兼治、清防并举,主动探索防欠思路,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了解决和预防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有效管理机制,为从根本上扭转"边清边欠,防不胜防"被动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防欠关口前移。一是实行用工信用审查制度。2005年12月,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建设厅、公安厅、监察厅、工  相似文献   

14.
2  0  0  4 年  1 月   1月 2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进一步清理拖欠工程款电视电话会议。秦光荣副省长在会上要求各地、各部门确保春节前让农民工拿到被拖欠工资 ,一季度基本解决重点工程拖欠征地补偿费问题 ,3年内全部完成清理拖欠工程款任务。1月 4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计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5,(1):67-68
2004年8月,建设部宣布,2005年春节前解决所有2003年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2006年底前基本解决经确认的已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其中.中央本级预算拨款项目拖欠工程款2004年底前还清,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工程的拖欠款2005年底前完成清欠任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相应制定了清欠时间表。  相似文献   

16.
12月5日,做好2012年元旦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9部门联合部署,要求各地在2012年元旦、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确保工资基本无拖欠。(2011年12月6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拖欠农民工工资成建筑行业“潜规则”每年的岁末年关,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会关注一件事情:建筑工程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2006年初的一个清晨,记者见到了正在重庆大坪一处建筑工地上施工的杨金和他的同伴。34岁的他守在四面透风的大楼水泥框架中,等着建筑老板发这一年的工资,好回家过年。杨金在2004年本该领到5000多元工资,但实际到手的还不足300元;到2005年年底,老板不仅没还清旧的工资拖欠,还发生了新的拖欠。  相似文献   

18.
“追薪”龙卷风席卷各地2003年10月24日,重庆云阳县农妇熊德明向温家宝总理反映她丈夫的2240元工钱被拖欠,此事引起温总理的高度重视,指示地方政府要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熊德明一句“实话”引发的总理为农民工追回工资一事,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重庆市率先开展百日欠薪大检查活动。随即,北京市政府部门也宣布,凡是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将被逐出北京建筑市场。江苏无锡市规定,欠薪的企业主不得出国。广东、湖北等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追薪”龙卷风迅速席卷全国各地。“清欠”工作形成浩大的声势…  相似文献   

19.
刘瑛 《当代广西》2005,(16):10-11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城市,为城市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然而,我们的农民兄弟在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同时,却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欠薪”问题更是成为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2003年年终岁末,一场被称为“清欠风暴”的行动在全国展开,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清欠”行动,体现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关爱农民工,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强音。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中央有关部委全面推介了我区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一、我省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状及危害2002年以来,浙江省已连续5次开展以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最近一次是从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2月12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春雨行动"专项检查,累计检查用人单位3.78万家,涉及劳动者243.53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