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疯狂肆虐的“非典”,使我们又一次面对灾难和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考验,我们的“白衣战士”、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我们的民族精神又一次得到砥砺,我们党领导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又一次得到锤炼,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又一次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2.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上海卫生系统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也使卫生系统各级工会承担起特殊时期的特殊维护责任。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上海市医务工会与卫生系统各级工会组织紧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肺炎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让新一届中国政府甫一成立使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面前,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了“非典”的蔓延。数患者康复痊愈,疫情发生地群众  相似文献   

4.
抗击非典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的:一条是抗非典的科学研究、疾病预防和病患者的救治,一条是人们的心理、思想和精神准备。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两条战线相互交织和进退,凸现了在常态条件下人们难以感受到的许多非常态景象。非典突袭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抗击非典的战斗,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叹,太多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战友们: 今天我和王佐书副主席以及会中央一行人来,一是对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同志们以及北京市民进各级组织、广大会员表示慰问和感谢,二是谈一谈由非典所引发的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供同志们参考。刚才我们听了朱蓉先副主委以及三位第一线同志的发言,很受教育,很受鼓舞。这次非典的袭击,是对中华民族、对我们的共和国、对全国每个人全面的严重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民进的全面考验。考验我们什么呢?一,考验在突发的社会事件或灾害面前,现有的体制和机制能不能高效、成功地应对;二,考验社会制度是不是能够适应当代的形势,包括群体和个体成员对决策领导层的信任度、决策领导层调动和指挥各方力量的有效度;三,考验社会成员的心理、观念和习俗。从一个多月来的实践看,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进,都给出了合格的答卷,经受住了考验。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的一个参政党,在这场人类前所未有的灾害面前,和全国人民一样,众志成城,从容不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难,袭击着京城,侵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也向医务工作者发起了严峻挑战。非常时期,不仅考验着每个医 护人员,更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面对“非典”,北京 朝阳医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思 想政治工作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党团工会一盘棋,以“鼓干劲、暖人心” 为主要内容,激励全院职工团结一心抗“非典”,救死扶伤为人民。  相似文献   

7.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面对考验,思想政治工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危放在第一位,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心人、爱护人、引导人,为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与非典疫病的跨地区、跨部门的斗争中,人们看到了一个加速向务实高效转型的政府,看到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雏形渐具。 抗非典考验政府协调能力。发生像非典疫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政府能否有效控制和处理这个事件,关键取决于拥有反应灵敏、指挥有力的统一领导机  相似文献   

9.
4月,北京市爆发大规模非典疫情。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果断指挥,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考验,不仅衡量政府部门的危机应对能力,同时也检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病毒来源不明,传染性极强,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这场疫情使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破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不安。很多人紧张忧虑,大量进补,自我封闭,盲目消毒,集中抢购,听信流言,出现群体性心理恐慌。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恐慌比灾害本身危害更大。宁夏有8位住院病人,因为害怕传染非典,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出院回家,结果因延误治  相似文献   

10.
北京友谊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首都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医院,这支具有2100名职工、516名共产党员,具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团结一致,领导有力,全力以赴抗击“非典”,应对非常考验,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世纪救死扶伤的壮歌。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03,(7)
6月26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宣布把二楼感染科“非典隔离区”撤消的那天,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杨光博士显得格外激动。到那天为止,二楼感染科已经平静了两个多月,非典的阴霾在佛山人的记忆里早已远去。可是一直奔忙在非典病原体检测第一线的杨光,忘不了和全院医护人员共同抗击非典的那些日日夜夜。自去年11月25日佛山首发第一起非典病例以来,杨光在这个战场上整整奋战了180多天。这位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年轻博士,在佛山市一医院从事临床医学研究已经四年,然而却从未有过这次在抗击非典一线用生命拯救生命的体验。这场特殊的战斗,既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又唤起他对工作更炽热的激情。救治的非典患者,使医务工作者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杨光博士为全国第一例非典病人检测病原体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曾与死亡如此接近。首例,战役打响了 11月25日,佛山的白玉兰刚刚开过不久,花香飘  相似文献   

12.
创政绩重在求真务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大,但我们取得的成就比预料的要好,不仅经受住了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的考验,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了9.1个百分点,新的科学发展观也在付诸实践。这种发展态势,与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再三强调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潘燕 《瞭望》2003,(18)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不期而至的天灾往往也是一种考验,一次锻造。 一周来,北京的“非典”患者仍在增加。偶尔穿过小区,会听到大妈们忧心忡忡的聊天。“哪怕每天比前一天少两三个,这心里也踏实啊”;侧头看,则是一家三口在不远处打球跳绳的兴致勃勃。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03,(4)
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 你们辛苦了!我们——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代表全会8万4千会员,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慰问。非典型肺炎正在肆虐,多少患者正在经受着体内病毒的折磨,多少家庭正在忍受着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这是一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次对人的意志和感情、对各国政府社会的巨大考验。而你们,正是人类最坚强的意志、最崇高美好感情的代表,是社会主义中国上下一心、敢于迎战任何艰难险阻伟大精神的最集中体现。“非典”既然是一种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的疑难病症,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15.
防治禽流感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两件大事。最近国务院在研究部署当前工作时提出要“坚持一手抓防治禽流感,一手抓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在经受了去年“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考验的中国人民,正在经受一场新的考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蔓延,不仅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次在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爆发的疫情即是如此。以越南为例,截  相似文献   

16.
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在中国出现后一直倍受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研究并建立危机处理系统来应对这一卫生突发事件。非典事件不仅对公众身体健康形成威胁,造成社会一定程度的恐慌,同时也是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危机事件的处理要依靠政府措施的同时还要依靠媒体公正、及时、全面的报道和公众对政府措施的支持和反馈。  相似文献   

17.
数月以来,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肆虐。面对灾难,不同的人群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许多人产生了恐慌乃至恐惧的心理,但也有人不仅有战胜非典的信心,更为战胜非典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上海市长宁区人大代表、嘉定区政协委员、民进嘉定区委委员、上海上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邓莹就是这样一位带领他的团队为抗击非典献出爱心的人。4月24日上午,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邓莹把饱含其公司300多名职工爱心的500万元巨款送到了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上海市青年医务人员防治非典爱心基金”,用以慰问奖励在上海防治非典工作中作出牺牲的青年医务人员和在宣传普及非典防治知识以及组织实施防治非典工作中作出优秀成绩的青年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18.
商机与商德     
一场猝不及防的非典,使相当一批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非典也孕育着商机。一些相关的产业从非典中寻觅商机,既起到了防治非典的作用,又促进了自身发展。然而,值得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19.
唐敏 《瞭望》2003,(33)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下半年我国财政支出增幅将高于上半年,全年财政支出增长将在10%以上,高于7.7%的预算增幅,如何发挥公共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作用,合理安排地方财政专项补贴,防止非典影响到各级财政的其他公共开支,同时应对洪水灾害等增支因素,既是对当前财政体制的考验,同时也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3,(52)
非典是面放大镜 因为非典,北京和整个中国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春天:因为非典,中国成了伊拉克冲天战火之外全世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如同放大镜一样,非典放大了我们团结互助、誓与困难作斗争的优良传统,也放大了国人的种种陋习,放大了我们只注重GDP而不注重社会协调发展的失误,放大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作为从未见过的一种新型病毒,非典病毒像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一样袭击人们的肉体,引起了大面积恐慌。没人想到,春天带给我们的竞然是这样一朵“恶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