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陪父亲喝酒     
成年后,我长年在外,难得与父母相聚。父母舍不得离开家乡,他们守着海边那间小屋,守着他们生命底处的根,相依为命。偶尔,他们到我这儿来,必大包小包地带了许多家乡的海货。我下班后,会陪父亲喝两盅,我知道,父亲嗜酒,每顿都要喝上两口。酒对他是一种依赖、一种寄托,是他另一个兄弟。  相似文献   

2.
李樱 《中国减灾》2012,(2X):54-55
<正>"海猫!我认识你诶!刚刚公交车上的电视播报了对你的采访!我要跟你合影,给我签名!"穿着橘红色户外服的海猫在人山人海的香山脚下被驴友们一眼盯住,"刚刚电视播了你的新闻,你们就来这里设置路标啦,好快啊!""海猫"名字的响亮度远大于他的本名"吕忠洪",他在被推搡之中跟一个个驴友合影,眉开眼笑,"前两个合影免费,后面的十元一位啊!"这个快40岁的普通中年男人幽默的话语让他颇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没多久。我接到了廖老大打给我的电话。电话里,廖老大口气非常强硬。完全是一副黑道的口吻。廖老大问我:“你知道我是谁吗?熊老三花了多少钱请你?你在哪里做律师?”我不卑不亢,尊称他为廖总。说自己和他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只是在这个案件里面作为熊老三的辩护人,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希望得到他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博学新知     
《今日浙江》2007,(7):59-59
考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问:一个渔夫有一个鱼竿和一筐鱼,在路上遇到两个人,一个人要了一筐鱼,很快,他就把鱼吃光了,后来就饿死了。另一个人要了鱼竿到海边钓鱼;但是他没有到海边就饿死了。请你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不是童话     
<正> 朋友平时爱讲一些小故事给我听。最近,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上帝造物后,为他满意的四种动物驴、猪、狗和人分配年寿的故事。有一天上帝把驴、猪、狗和人召集到一块儿,他先是将驴叫到跟前:“驴啊,我想为你安排三十年寿命,你看好不好?”没想到驴反应极为冷淡,言语中甚至还透出几分忿恨:“三十年太长了,我每天干活那么累,我才不想活这么久!”上帝很扫兴。就对猪说:“猪,给你三十年,你认为如何?”猪回答得漫不经  相似文献   

6.
幽默天地     
唠叨 约翰的妻子很爱唠叨。一次他对朋友说:“我的妻子去海边度假,你猜结果怎么样?” 朋友问:“怎么样?”约翰说:“结果舌头被晒黑了!”省电 丈夫临睡前在看书,可是每隔几分钟关一次灯,一两秒后又开灯。 妻子忍不住问:”你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杨丹 《人民公安》2013,(11):17-17
13岁那年,父亲有一天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1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2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中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你知道的,家里日子并不好过,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  相似文献   

8.
转眼间,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几个月来,我自始至终都不敢相信斌斌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事实。白天,一闲下来没事,我总会听到斌斌那亲热地喊“妈”的声音;一听到有人敲门,我就忙不颠地跑去开门,总以为是斌斌回来了,到了晚上,我几乎夜夜失眠,偶而闭上眼睛,全都是斌斌的影子,有他小时候的模样;有他穿警服的神态;更有他在大街上躺倒在血泊中的惨状……   斌斌,我的孩子,你回来吧,我已经做好了你最爱吃的抓饭、拌面,就等着你回来和爸、妈一块品尝;斌斌,我的孩子,你快回来、快回来吧,你难道忘了,全家人都等着你参加明天的订…  相似文献   

9.
蓝色情愫     
清晨 ,繁华的综合集贸市场。各家摊点都在上货、清扫、擦拭。各色车辆进进出出 ,讨价还价 ,鸡吵鹅叫不绝于耳……突然 ,一处肉床前传出吵闹声。一男人手拿一杆大称 ,冲着位手把编织袋的中年男人叫道 :“怎么?涮我?讲好了价 ,称也称了 ,你说不卖就不卖?”握口袋的人不甘示弱 :“怎么?不卖就是不卖 ,你的称不准 ,我这头猪在家都称过 ,再掉称也不能掉了好几十斤。”买肉的 :“嗬 ,你反恶我一口 ,折腾我一大早晨 ,末了埋汰我一顿 ,你是活腻了!”卖肉的 :“活腻了?我是宰猪的 ,见红见惯了。”买肉的把称往地上一摔 :“好!正好灌肠子没血”…  相似文献   

10.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相遇了。是偶然?还是所谓的缘?我也说不清楚。他长相平平,高个,看上去有些单薄,但不乏男子汉特有的刚毅。他正直,坦率,更令人迷恋的是他幽默的说话艺术,跟他在一起你会感到快乐无比。看得出他不是那种油腔滑调的人,虽然他说话总是嘻皮笑脸,但是每句话都那么实在,那么有份量。交谈中,我得知他是德州开发区保安公司的一名保安员。说实话,他的出现使我对保安的印象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他的谈吐、举止和我想象中的保安大相径庭。我略带怀疑地问他:“你真的是保安?”他诙谐地说:“没错!假了包换,这是商标!…  相似文献   

11.
从小爱吃 倪萍:张越,你小时候就这么爱吃吗? 张越:小时候就挺爱吃的。有件传为美谈的事:有一次我出去买年糕,用两毛钱,到门口去买一盘切糕,撒白糖的那种,我特别爱吃甜食。然后我就托着那盘切糕,走到我们家楼底下,不知道谁把井盖偷走了,井开着口,我不知道,然后“咚”的一下就掉下去了。据楼底下坐着  相似文献   

12.
学钢琴     
小孩子缩在角落里,一副疲惫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四周都是琴房,参差不齐的琴声像一队队散兵游勇从四面八方围困过来,小孩子深陷其中无力自拔。他闭上眼,是那种很大人般的闭眼姿势逃避着周围的一切。我问他,你几岁了?他不睁眼看我,只用手伸出一个“六”字。我说噢,六岁了。那你学了几年钢琴了?他细眯着眼睛,从一条眼缝里打量我,然后再从小豁牙口吹出老到的几个字:我?两年琴龄喽!大有老江湖的那种派头,我就对这个小孩子有了兴趣,我说你一定不喜欢学钢琴吧。他就倾起小身子向廊道里看了看低声说,我妈妈喜欢让我学,开始我还行…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4.
今年30岁的麦邦轩是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闻名遐迩的养猪大户。1983年初,他花1000多元,从市场购回10多头猪苗精心饲养,可是卖完猪后~结算,扣除本钱,纯收入还不足400元。后来,他在《上海畜牧兽医通讯》上看到“猪粪也可以养大肥猪”的信息。于是,他按照书中的指导,盖起了沼气池,引进高温设备,用猪粪薄造饲料;以降低饲料成本。开始,这种再造料猪不爱吃,可麦邦轩并不气绥,他对同料配方进行反复试验,终于配出猪爱吃的代用饲料。这种自配饲料在90天p可使瘦肉型猪从20公斤生长到90么斤,每日平均增重850够克,饲料成本降低了60%以…  相似文献   

15.
当你想握手的时候,心自然是暖的。列车在三月乍暖还寒的黑夜里疾驰。车厢里,两个人,上铺女孩,下铺男孩。他在打电话,声音很轻:“大毛,你那里要不要人?不要?好的。再见。”他又拨了一个电话:“五子,我小强啊。有消息了吗?哦,没关系。我再想办法。再见。”接着又拨了一个电话:“志强叔,麻烦你对我妈说一声,  相似文献   

16.
●在去戒毒所的长途汽车里,母亲把全身溃烂的他搂在怀里。他说:“妈,我身上脏,你别碰我。”母亲说:“傻孩子,哪有娘嫌弃儿子的 ?”   ●戒毒所里,妻子守护了他 15个昼夜没合眼,第 16天清晨,妻子又从楼下一家饭店里给他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甲鱼汤,他刚接过碗,妻子就昏倒在地上。一位护士对他吼道:“你要是再复吸,你就是猪 !”   ●他毒瘾发作时将姐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姐姐含泪说:“只要你能戒掉毒瘾,哪怕你把我打死,我也愿意 !”  相似文献   

17.
他回过头来,似乎没有平坦的路,曲曲折折、沟沟坎坎,但他没有后退,就象荒滩碱地上的盐蒿,不管盐分多重,土地何等板结,都是使劲地从缝隙中冒出地面,有一种执着的信念…… 今年的生日,他总算是在家里度过的,忙碌了一天的他准时下班,他告诉爱人今天又发出1000多吨盐,是个双喜的日子。他要开个戒,好好地喝上几盅。他躺在沙发上,  相似文献   

18.
数年前,我在同事那里第一次听到鲍勃&#183;迪伦(Bob Dylan),他的一曲《随风飘去》尽管很老,有唱烂之嫌,但我还是听忘了周围。“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叫做人?白鸽要航多少海才能在沙里栖息?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随风飘去。”一下就记住了他孤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与己无关     
与己无关客轮着火了,哭声、喊声一片。只有一名乘客不动声色。“你怎么啦,疯了?”有人对他喊。“没看见出了什么事?”“出了什么事?”他问。“客轮快要沉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客轮不是我的啊!”与己无关...  相似文献   

20.
创造与奉献     
我在很久以前曾写过一张条幅,写的是“学术关乎心术,人格现于风格。”有人跟我开玩笑,说“我给你看一部物理学著作,你能不能看出作者的心术?”我说“不能。”他又说“我给你看一幅无名氏的画,你能不能评说作者的人格?”我又是“不能。”于是他笑我在条幅上写的是空话。我感到自己对治学与做人的关系的确并未深思,只因传统观念中认为二者有关系,我也便人云亦云了。 近年来,治学与名利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无论是学术界或文化艺术界都出现了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现象。于是,我又觉得有关的传统观念还是有道理的,只是不能过于机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