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际概览     
A1月3日,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B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将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C1月23日,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日泄漏了约4吨"冻土挡水墙"冷冻液。但东电公司称,"冻土挡水墙"的功能未因此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石平 《河北党风》2003,(8):52-55
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人类拥有核武器已有近60年的历史。核武器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能量的开发和利用出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但从此人类社会也被笼罩在核战争的阴云之下。制止核战争,消除核威胁,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关注的焦点,其基本机制就是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核查机制及建立互信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际概览     
《党的建设》2014,(10):9-9
9月7日,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外长在开罗举行会议,并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各成员国要采取一切必婴措施共同打击“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  相似文献   

4.
10月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的重要讲话,积极评价金砖国家合作10年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就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挑战提出倡议,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携手规划金砖国家发展新蓝图,相信金砖国家合作会有力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习近平强调,当前,金砖国家发展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共同面对挑战.我们要贡献金砖国家的智慧和力量,携手寻找应对之道.第一,共同建设开放世界.第二,共同勾画发展愿景.第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第四,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第五,共同深化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     
正坚定信心共谋发展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10月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共谋发展》的重要讲话,积极评价金砖国家合作10年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就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国际大环境带来的挑战提出倡议,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携手规划金砖国家发展新  相似文献   

6.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关系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日两国人民为之奋斗了整整20年的邦交正常化终于实现了,这是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毛泽东、周恩来、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都为此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及其他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共同决定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80年代末以来中美间“摇摆不定”、“一波多折”关系的终结,新型双边关系的开始。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双方已达成的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我们把握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建设…  相似文献   

8.
每月大事     
1~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提出了中方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张,介绍了我国应对危机的举措和取得的初步  相似文献   

9.
2020年1月17—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不仅是中国最高领导人时隔19年再次访问缅甸,而且是中国领导人一次专程访问一个周边国家,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非常罕见。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缅甸,是党中央着眼外交全局采取的一次重大周边外交行动。此访时间虽短,但日程紧凑,成果丰硕。访问中,习近平主席出席了12场活动,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中缅双方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共同打造中缅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英方为会谈制造障碍 在中方和香港各界的反对声中,英方1993年初向中方正式提出:愿意通过外交渠道同中方就香港1994年、1995年选举问题进行会谈。中方从实现香港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稳定的大局出发,做出了积极的反应。然而,在磋商过程中,英方一再提出无理要求。本来贯彻中英联合声明,解决香港重大问题是中英两国政府的事,历次中英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都是中英两国政府代表进行的,而英方却提出港府作为一方代表参加谈判,企图玩弄“三脚凳”。中国政府为照顾英方的实际需要,同意港府官员可作为顾问或专家协助英国政府代表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6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倡议,亚洲各国"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一年多来,亚洲国家对此作出了积极响应,"和谐亚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反映在一些共同行动中:亚太经合组织发表的《河内宣言》承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前不久在伦敦举行的第36次会议上,双方就香港政权交接问题进行了磋商。中方首席代表赵稷华会后说,双方同意按照两国领导人所指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两国元首在会谈中达成多项共识,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这是两国继1997年确立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后,时隔12年后再谈“伙伴”。但双方在北京一团火热,回国仅一周,美国商务部就裁决对中国油井管实施反补贴关税制裁。就目前来看,既互利共生又磨擦竞争的中美两国,想说“伙伴”实在不容易。  相似文献   

14.
《福建理论学习》2009,(5):48-48
●1—2日,胡锦涛主席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提出了中方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张,介绍了我国应对危机的举措和取得的初步成效,表明了反对保护主义、关注发展问题的鲜明立场。  相似文献   

15.
<正>7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在俄罗斯乌法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罗塞夫、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五国领导人围绕"金砖国家伙伴关系"主题,就当前国际形势和金砖国家合作交换看法,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建伙伴关系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一致决定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当前,金砖国  相似文献   

16.
日前,美日韩在夏威夷举行三边外长会议,并时隔五年再次发表联合声明.在美国刚刚出台新版"印太战略"的背景下,此次美日韩三边外长会晤却了无新意.三国强调加强三边合作的重要性,罗列朝鲜射导、俄乌对峙、缅甸危机等"印太"和全球热点问题,着力宣示美国东北亚同盟体系的"团结一致".  相似文献   

17.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乘专机到达北京。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上签了字。《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1978年8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两国高级领导人的互访及民间交流日趋频繁,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成为世人议论、关注的焦点。那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而有些国家却不能发展核武器呢? 1958年,无核武器国家爱尔兰在联合国率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议案,要求核武器国家不要向无核国家提供核武器。1962年,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18国裁军议程。1968年美苏向联合国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即NPT)的文案并于当年6月获得通过,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为25年。1995年4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该条约无限期延长。目前除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古巴 4个国家之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已签署了该条约。 NPT的通过为核不扩散的国际体制奠定了基石,一方面禁止核武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1日,法国开始担任为期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一坐上主席国的位置,法国就办了一件大事:主导成立了地中海联盟。7月13日下午,包括以色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以及27个欧盟成员国在内的43国领导人在巴黎出席地中海峰会,与会者还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等国际和地区组织领导人。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拒绝出席此次会议,他指责“地中海联盟”计划企图破坏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团结。不过与会者还是皆大欢喜,会上通过了联合声明,宣布成立地中海联盟并正式启动“地中海联盟”计划。  相似文献   

20.
大事集要     
《党史文汇》2001,(4):47-48
国际 10月5日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五个核大国发表联合声明,对蒙古关于在其全境设立无核武器区的声明表示欢迎,并表示愿意向蒙古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