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0,(8):59-60
法官: 我与丈夫于2007年元月登记结婚,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儿。由于我丈夫及家人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我生下女儿不久后,我们便常因此事发生争吵。2008年3月,我带着女儿搬回自己父母家里居住。期间,我丈夫从来没有看过我和女儿。我几次要求他支付女儿抚养费,他都以我们没离婚,婚内不能追索抚养费为由推托。由于我收入条件不高,单独承担孩子的相关费用已力不从心。请问我可以要求丈夫支付女儿的抚养费吗?另外,我女儿的抚养费数额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07,(12):57-57
法官: 2004年,我丈夫把我们的400万元共同财产以其个人名义与朋友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我丈夫一直参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但我未介入。现我与丈夫因感情不和准备离婚,仅就公司的股权分割达不成协议,其他股东也不同意我加入公司。请问,对我丈夫名下40%的股权,能否分一半给我?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6,(11):47-47
问:我与丈夫于某结婚不到半年.他便在出差途中遇车祸当场死亡.于某没有什么遗产。现欧桌持于某写的一张婚前1年的欠条向我索债3万元。我认为丈夫生前欠钱没有告沂我,而且是婚前所欠,我没有还债的责任,现欧某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丈夫婚前债务妻子应否承担。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1,(1):58-59
法官: 4个月前,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可我在上班1个月后,即因病住院治疗56天。当我要求公司承担医疗费用时,公司不仅以没有来得及为我办理医疗保险为由拒绝,还提出因我在试用期内没有正常上班,不同意发放给我住院期间的工资,并表示要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请问:公司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5.
律师答疑     
《法律与生活》2010,(5):45-45
我们公司有一名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经工伤鉴定为五级伤残。请问:劳动合同到期后,我单位可以不与他续签劳动合同吗?社会保险机构和我公司分别应承担什么费用?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10,(3):57-58
法官: 2009年5月8日,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的内容之一,就是公司不给我投社会医疗保险,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年轻,不会得什么大病,当即便答应。谁知3个月后,我却因患病,先后花去177余元医疗费用。由于我没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只能全额由自己承担。鉴于该款大多系借的,为减轻负担,我遂要求公司适当补偿,但遭公司拒绝。请问:有约在先,公司应否对无法通过社会医疗保险报销的医疗费用担责?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2007,(4):38-38
我丈夫因车祸去世后不久,他家的一个亲戚拿着一张五万元的欠条找到我让我还钱。亲戚称是我丈夫在结婚的半年前向他借的,主要是为了筹办婚礼。丈夫家条件相对较差,我父母心疼我,故我们当时结婚的钱都是我父母给的,而且对借款一事丈夫在婚后也从未提及。请问:我需要为丈夫婚前的债务承担偿还责任吗?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11,(5):59-59
半年前,我被一家公司招收为针织工。一个月后,我在上班时因地滑而摔倒,不仅花去2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10级伤残。而今,我要求公司给予一次性赔偿,但遭公司拒绝,理由是其并无营业执照,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请问:公司的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9.
孕妇因难产生命垂危,丈夫认为妻子不需要剖腹产手术,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结果孕妇因没得到及时治疗而死亡。丈夫与妻子无合法的法律关系,丈夫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10,(3):59-60
法官: 2009年6月,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1个月后,我在为公司送货款中不幸因车祸受伤,不仅花费了3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8级伤残。可直到近日我请求公司给予工伤赔偿时,才知道公司早在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时,便已经被依法吊销了营业执照。请问:请问我能否要求公司赔偿?  相似文献   

11.
《法庭内外》2011,(5):57-57
法官: 去年10b底我与某饮料厂签订一份代理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为,我要遵守公司关于推销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公司员工的名义代理公司生产的3种饮料;每月底薪为600元,每推销1000元的饮料再提成25元;在推销工作中交通、住宿等费用以及我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失以及给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由我本人承担,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公司的货车驾驶员,与公司所签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因开车造成事故,本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上个月,我开车送货时撞到路基,车上的部分货物脱落损坏,价值6000元。公司要求我赔偿这部分损失,现已扣除了我上个月的全部工资。请问,为公司送货造成的损失,我该承担赔偿责任吗?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11,(7):58-58
法官:我原来是某医院急救中心的护士。3年前的夏天,有一次随急救车去抢救伤员时发生车祸,从此成了残疾人。出院后得到40多万元工伤赔偿款,由丈夫以他的名义存到了银行里,后又被他拿去做生意了。不久前,我提出去住一段医院进行肢体伤残康复治疗。谁知竞遭到丈夫的拒绝。我便提出用自己的工伤赔偿金支付费用,要丈夫把我的钱还给我。丈夫却说又没有离婚。什么你的我的,哪里分得清?请问,丈夫擅自动用妻子的工伤赔偿金,可以要求返还吗?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7,(2):57-58
法官: 我儿黄某1992年与唐某结婚。2005年8月30日,黄某因病入院医治,同年7月16日经诊断为恶性胸膜间隔皮瘤,并于同月29日做了切除手术。手术前,唐某一直对黄某进行护理;术后次日,唐某确知黄某惠绝症后,即以借钱为丈夫治病为由离开医院,后既未借钱给黄某治病,亦未看望、护理过黄某。半年后,黄某因医治无效死亡。黄某住院期间,一直是我在护理,治疗费用也是我支付的。唐某的绝情让我伤心。料理完儿子后事后,我准备向法院起诉讨个说法。请问:拒不医治患绝症丈夫,构成遗弃罪吗? 安徽 李玉兰  相似文献   

15.
王京 《中国公证》2008,(3):42-44
《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实施后.刘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儿:自己和丈夫傅某于2004年订立了一份《夫妻财产约定书》,将两人婚后购买并登记在傅某名下的房产约定为刘女士的个人财产并办理了公证。2005年登记过户手续办到一半.登记部门要刘女士交纳相关税费并通知其要承担以后的物业费和供暖费用,刘女士考虑到当时傅某身患绝症正需要用钱,便没有继续办理过户手续。2007年11月傅某去世后,刘女士再次拿着公证书去办理过户登记手续时,却被告知因傅某死亡,该协议已经失效.必须持继承公证书才能过户。刘女士不能理解:怎么自己和丈夫生前订立的夫妻财产协议,丈夫一死协议就失效了呢?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1日,劳动者唐某与用人单位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规定:合同期限为5年,其中试用期为5个月,试用期工资为每月1800元,转正后为每月2800元。同日,唐某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培训协议,培训协议约定公司派唐某去日本培训60天,培训费用58000元全部由公司承担,并约定唐某在公司的服务期限为4年,如唐某在服务期  相似文献   

17.
梁军 《检察风云》2010,(12):48-49
她是一个苦命的女人,第一次结婚不到七年,丈夫在异乡打工不幸遇难。再婚后不到两年又离婚,并遭到离异丈夫的狠手,差点送了命。大难不死的她在伤愈后,要向畏罪自杀的男人索赔医疗、伤残等费用。但俗话说:人死案了。她的诉讼请求会得到法院支持吗?又该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就像一场噩梦—样。”今年5月10日,笔者在采访当事人晏小玉时,谈起往事的她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8.
沈涛 《检察风云》2014,(14):62-63
Q1:沈律师,您好!我这边碰上一起医疗纠纷,有一些法律问题不太清楚,想向专业的医疗律师请教一下。这起医疗纠纷的大致情况如下: 我的丈夫只有42岁,平素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2010年8月15日,因鼻塞、流涕到某私立中医内科针灸诊所就诊,值班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炎",予以克林霉素补液二天。2010年8月17日,值班医生又予以林可霉素补液1.2克治疗。2010年8月17日早上8点15分开始补液,8点50分左右,已经补液约200ml,在补液的过程中病人突发昏迷,而该私立针灸诊所内既没有任何急救设备,医生也没有采取任何急救措施,只是叫隔壁某公司的员工将我老公送往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但送医院时我老公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10,(4):60-60
法官:2007年1月初我父母协议离婚,我当时刚满16周岁。他们离婚协议中约定我随母亲共同生活,父亲每月承担600元抚养教育费用,他们双方还约定将其共同所有的存款3万元赠给我,供我在今后上大学的教育费用,并约定这3万元由我母亲保管。2009年我考取了大学,当我向母亲提出要这3万元作为上大学的费用时,母亲以她自己已下岗,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06,(2):36-36
问:赵某系我丈夫,2个月前,丈夫在与人争吵时不慎将人打死。丈夫逃往外地,给我打来电话,并告知实情。我没有将丈夫杀人之事向公安机关举报,当公安机关找我询问情况时,也谎称不知。后来丈夫被抓获,我心里害怕。请问:知情不举构成包庇罪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