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二邵"邵力子(1882—1967),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位著名报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所谓"浙江二邵"之称,这是指浙江人邵飘萍和邵力子,他们都曾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代巨擘。  相似文献   

2.
张徐剑 《民主》2012,(8):32-33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胡适在张謇去世不久的1929年有过这样的评论:“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相似文献   

3.
李秀云 《学理论》2009,(30):185-186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本内容充实、体例完备教材,以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与知识体系,完成少数民族新闻史学科的理论架构,并带动一批研究者加入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从而推动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学科的独立、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宾 《各界》2013,(8):76-78
有一个人,被毛泽东赞誉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之一”。他就是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造就了一番空前的事业中,其厉行勤俭节约的品德为世人所敬重。  相似文献   

5.
史伶 《各界》2014,(10):49-49
成舍我,一个中国新闻史上无法回避的人物,一个说到成思危时不可不说的父亲。 1898年,成舍我出生于南京下关,仅在“旅皖第四公学”读过一年半书。1913年时年15岁的成,被安徵的一家报社正式聘为外勤记者;1918年,经陈独秀的特批,成辗转成为北京大学学生;困难的时候,李大钊给他谋划了一份干报纸编辑的活,让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1925年,成创办《世界日报》;1927年,成在南京创办《民生报》。  相似文献   

6.
刘继兴 《各界》2013,(2):68-71
彭玉麟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他曾六次辞去高官,为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189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清贫的职员家庭。田汉从小聪明过人,上学读书过日不忘。参加革命后,在现代文化戏剧界才华横溢,声名显赫,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被誉为“当代关汉卿”。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2,(1):47-47
高建在2011年第3期《政治学研究》撰文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它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世界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一是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的根本保证;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模式”的核心: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模式”的基本手段,是区别于西方模式和其他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章士钊是我国近代著名报人,一生创办或参与创办报刊30多种。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他对于新闻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功能、新闻自由以及新闻业务等许多方面的独到见解,构成了他的新闻思想。其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对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略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肖一平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结局,不仅全部光复了自“九一八”事变以后所丧失的全部国土和收回了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割占长达50年...  相似文献   

11.
王岗峰 《理论视野》2012,(12):58-61
严复是中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原因有三:他是中国近代文化观,即“中体西用”观的批判者;他用西方自由观念改铸中学之体;他系统并创造性地翻译和介绍了西方著名现代思想家成熟的各种思想和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史上 ,有六位华裔人士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也有不少以中国人命名的科研成果 ,例如 ;“钱伟长法”中国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在力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地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 ,国际力学界将这种解法称为“钱伟长法”。”“华—王方法”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与数学家王元 ,1959年以后开拓了用代数数论方法研究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新领域 ,其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一王方法”。“侯氏制碱法”中国已故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世界上首创联合制碱法 ,被国际碱界称为“侯氏制碱法”。“王氏定理”西北大学教师王戌堂在…  相似文献   

13.
“政党”本系外来政治词汇,在近代“合群救亡”声中传到中国。人们在对它的接受理解过程中,经历了由“群”而“党”而“政党”的转变。清末民初的中国人认为,它是由精英分子自愿组成的、具有高度政治道德规范的、长期稳定的政治组织。这种解释,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近代政党的公开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承接了中国传统“君子之党”的公义精神,并对两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一时期革命党人对“政党”问题态度和认识的转变,反映出“政党”在中国社会最初得到认同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4.
李宗博 《侨园》2001,(5):48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还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民俗学家,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杰出历史人物。目前,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对黄遵宪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逐渐形成为有国际性的专门学问“黄学”。日前在北京召开的“黄遵宪与中国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就有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十几位专家学者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嘉应大学、云南大学的教授出席。著名汉学家饶宗颐、钱仲联先生为讨论会题词,祝贺首届国际“黄学”讨论会召开。在讨论会上,香港著名会计师梁学濂先生倡议:为振兴“黄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联络海内外有识之士,成立“黄遵完基金”和“黄遵宪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编  相似文献   

15.
“全盘西化”,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称“全盘欧化”,或全盘欧化派”、“传统否定派”、“时髦派”、“国新派”、“极端崇外派”、“西体中用派”等。它的简义就是中国的一切东西都要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但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不符合于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6.
江南尘 《学理论》2008,(5):96-96
因为看到大小媒体都在传播一个所谓的“国际笑话”,中国游客在美国纽约骑在那头著名的牛塑像上,又自豪地宣布:“我是中国人”,引来舆论一片,自然是斥责者众,赞同者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献解题》是1867年在上海出版的一部有关古代中国文献的西文目录学著作,作者为英国新教来华传教士、著名汉学家伟烈亚力.作为目前所见西方世界第一部按中国古代四部分类法编撰的指南目录,该书对2000多部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分类解说,撰写了较为详细的提要,为西方学者准确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典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西方汉学史上,《中国文献解题》因其资料翔实、考据权威,成为19世纪以来西人研究中国典籍最实用的参考书之一,在近代中西文献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元 《各界》2011,(6):34-37
大科学家沈括,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以官员和儒者的身份出现的。直到上世纪,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和“中国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人们这才开始以科学家的眼光审视这位八百年前的伟大人物。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苏州一个名叫张武龄的富商,除了拥有万顷良田,热心投资教育事业,还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被称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合肥四姊妹”。  相似文献   

20.
在追随过孙中山的众多保镖中,有一对“姐妹花”她们就是与秋瑾并称为近代中国“三女杰”的尹锐志、尹维峻姐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