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缘优势加上经济互补,在政策护航下,环渤海地区有可能成为中俄油气合作的新热土环渤海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于全国前列。近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上,权威人士表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环渤海地区具有与其合作的有利条件,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环渤海地区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召开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投资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深圳能源集团“能源与环境促进事业国际合作奖”。市领导在致辞中指出,目前深圳已经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新能源企业,涵盖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垃圾发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还授予深圳能源集团董事长、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主任高自民“国际能源与环境促进事业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3.
俞海萍 《求知》2012,(3):45-45
能源合作新端倪2011年10月11日,在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期间,中俄两国总理在北京举行第十六次定期会晤,此次会晤的联合公报指出,两国总理高度评价中俄能源合作的丰硕成果和广阔前景,双方就管道原油贸易价格问题达成一致。从而使谈判了多年的东西"黑金"大通道又显露出合作新端倪。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9,(10):19-19
谈合作、签协议陕豫桂黔等为“保增长”寻找“援兵” 两会期间.多个省的领导都积极寻找保增长的“援兵”。3月6日,陕西省与神华集团在京举行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综合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3月7日,陕西省又与中科院签署了科技与经济全面合作协议。与能源集团牵手的除了陕西,还有河南、广西等。  相似文献   

5.
李传勋 《学理论》2008,(4):48-48,49,50
冷战结束后,中俄毗邻地区传统安全威胁消除,而“三股恶势力”、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人口危机、能源和食品匮乏、生态破坏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亟待两国合作解决。相互一致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内容趋同的新型安全观是中俄安全合作的基础。建立中俄非传统安全风险和危机的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进而构筑东北亚次区域集体安全机制,是我国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消费趋势及政策走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而且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到 1996年底 ,我国能源市场全面转向买方市场 ,结束了长时期的能源短缺局面 ,对能源消费趋势的分析 ,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费政策 ,引导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7.
能源安全和代际公平共享是中国能源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后中国能源战略中的新重点就是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税收对能源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企业可再生能源投资或再投资。二是会导致消费者对非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从而促进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中国税收立法尚未专门以能源税命名的税收,中国应当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环境权的价值目标,应利用税收"中性"原理,在提高"肮脏"能源和"富碳"能源税收的同时,降低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的税收,逐步建立以生态利益为基础的税收。结合正在进行的立法工作,本文提出了法律条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能源效率及其与经济系统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能源效率的概念、内涵及其测度性问题;从结构异质性和要素替代性视角,应用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分析了能源效率与经济系统、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源效率的内涵在于所消耗的能源量对于维持或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量。在能源经济系统研究和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到能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以及各类能源之间的不完全替代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2)
俄罗斯作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能源大国,与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形成强大的能源互补,特别是近期乌克兰危急中俄罗斯与欧盟产生政治分歧,俄罗斯更需要通过能源外交来拉拢中国,所以,加强中俄两国之间能源领域贸易合作,加大相关产业发展,对中俄今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合中俄能源合作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中俄能源贸易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针对中俄能源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能够更好地促进中俄能源合作,促进两国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需要核电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对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必要。中国经济重心偏东南,能源资源偏西北,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是能源消费的独特状态,必须通过发展水电、核电来改变这种能源资源与经济中心错位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简爱 《学理论》2012,(5):5-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安全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话题和全球关注的焦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快完善能源市场体系,成品油定价市场化;二是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三是开展多边能源合作;四是加强能源外交战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能源供需已融入世界能源市场,由此我国能源安全与国际能源形势变化间形成互动关系.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导致石油需求降低和价格回落,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在新形势下,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必须采取以下可行性战略:立足本国优势能源,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调整国家石油战略.提高应对能源危机的能力;加速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优化能源结构;倡导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方位地参与国际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1,(7)
人们衣食住行,国家经济振兴,无一不依靠能源。于是,能源问题应运而生,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现将有关情况向读者作一些介绍: 能源和能源开发 能源分两大类,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如植物能源、太阳能、水能等,另一类是不能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当今世界关注的能源问题,指的是后一种能源供不应求。 我国以煤作能源,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相似文献   

14.
韩鹏 《学理论》2012,(19):83-84
生物质能源是指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生活垃圾、能源型植物等生物质内能量的有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既有利于哈尔滨市经济发展,还能有效保护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从哈尔滨市农村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础条件入手,分析了哈尔滨市开发农村生物质能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编制哈尔滨市农村生物质资源发展建设规划、加强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需要核电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对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非常必要。中国经济重心偏东南,能源资源偏西北,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是能源消费的独特状态,必须通过发展水电、核电来改变这种能源资源与经济中心错位分布的格局。鲍云樵对本刊记者说,核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在常规能源日益逼近枯竭并带来生态危机之时,可再生能源以其特有的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煤炭作为中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整个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实现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段培君 《理论视野》2012,(12):30-34
从高层领导的眼光和视角,分析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形势,设计中国能源发展的模型,提出发展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源破解中国“世纪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将能为中国缓解“三农”、环保及能源问题发展生物质能源,直指中国三大世纪难题:“三农”、环保、能源问题。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产业可做到不争粮、不争地,在缓解中国能源紧张和环境压力的同时,拉动农村经济、促进捉民增收,推进新捉村建设,发展潜力巨大。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等有机废弃物和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新 《理论视野》2009,(2):43-44
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和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政府必须重新考虑能源发展战略,坚持把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高度重视石油安全和新能源发展,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制和现代石油储备制度,实现能源发展多元化,着力解决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