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边外交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重新认识多边外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外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双边外交为主。自1971年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席位之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此后,我国多边外交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局部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二、多边外交政策大调整,全面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三、积极进取,开展多边外交,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在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这一重要理念的指导下,多边外交作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将为中国外交开创一个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其思想对我国外交理念和原则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孔子思想影响当代中国外交的表现;其次提出当代中国外交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为“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提出;最后分析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缘由及为此所作的努力,它的提出符合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理念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由认为世界是一个分裂的世界发展到认为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由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发展到大国责任意识,由坚持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和平共处发展到追求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理念的这种发展,既顺应了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潮流,又反映了中国对自我身份认识的巨大变化,反映了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普遍要求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蕴涵着丰富的政治内涵:构建和谐世界是针对当前不和谐的世界提出的真诚而正当的呼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外部国际环境的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基础上中国外交的价值回归,是中国和平国际主义的再一次宣示,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作为崛起大国的中国重塑国际新秩序的世界责任。构建和谐世界的倡导和理念必将在求和平、谋发展的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回应,必将在树立中国国际新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建立世界新秩序方面起到观念建构与行为影响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外交思想有着鲜明的特征,其在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外交战略的规则和外交策略的掌握上体现了务实的特性;雏护世界和平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则体现了其和平与开放的特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是其又一大特色,体现在中国外交的多个方面;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体现了其既着眼本国又面向世界的特性;邓小平善于立足长远和未来,其外交思想亦有高瞻远瞩的特点.这对我国外交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推动我国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在深入分析当今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并为构建和谐世界进行了不懈努力。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具体地对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特点及发展走向作考察和分析,进一步厘清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战略发展的前景,认为:坚持国家利益,参与国际制度,推进多边主义,建设和谐世界既是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主要特征,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导向.而这样的导向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邓小平外交思想,以及中国的全方位外交也是相互协调的.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理论与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在拓展外交空间、维护国家利益与探索“共建和谐世界”契合点的外交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极具和谐意蕴的外交思想。和谐理念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建国后周恩来外交思想中所蕴含的和谐意蕴对新形势下我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战略思想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9.
"和谐世界"是在世界变化新现实和新趋势下的中国世界观,和谐世界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也是中国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延伸。"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相映成趣,是内政与外交的有机统一。"和谐世界"的理念表达了人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诉求,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世界"应该并可以成为本世纪人类求生存、求和平、求发展的一种新文化、新政策或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集团的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于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特点都映射在中国多边外交思想中,从传统中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多边外交思想是对和合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格局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世界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世界是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理念和外交实践构想。它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家主张的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原则与和合为精神的文化价值体系作基础,弘扬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与致中和等价值观、方法论。取西方文化之长,补中国传统文化之短,将自己的文明传授出去,让文化成果得到共享。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普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的外交新理念——和谐世界的丰富内涵,及其理论和实践基础.分析了当前阻碍构建和谐世界的各种不利因素,提出了在全球范围内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构建和谐世界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世界思想是我国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的外交理念和基本主张。中国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的外交实践主要体现在:推动国际机制的发展;承担维护国际和平的责任;促进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发展,倡导世界新经济秩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和谐世界是中国人关于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的伟大构想。其深深地蕴藏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之中,扎根于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实践。研究发现和平的盈利大于战争盈利、中国独特的国家地理与小农社会形态及持续的政治大一统是华夏追求和谐的社会根源。当前所构建的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和谐的动态进程,其追求的是世界秩序的总体和谐、德威一体的对外关系及多元文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正确看待和谐世界理念的全球适应、中国的国际责任及积极开展和谐世界理念下的文化外交等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杨绍琼 《工会论坛》2008,14(1):148-149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表现在外交方面,周恩来坚持以人为本,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外交思想。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于中国以人为本外交理念的确立及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与时代主题做出科学判断,调整了外交战略和对外关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并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冷战结束后,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大战略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以"和谐世界"理念为核心的中国外交战略,是中国在新世纪应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产生的."和谐世界"理念对中国外交战略的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上确立了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以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原则;在经济上确立了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的原则;在文化上确立了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以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原则."和谐世界"理念使中国的外交战略布局得到充分优化,突出了中国外交战略的连续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8.
王易 《理论前沿》2007,(11):25-27
和谐世界观,体现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对文明对话的支持和对和合思想的弘扬。它的建设,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为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我国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外交战略,更加重视软实力建设,加强文化外交,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9.
世界持久和平是人类追求的梦想,康德文化对世界持久和平的建构与信念是对世界混乱、发动战争的批判。这种构建世界持久和平、合作共赢的和谐世界理念思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从共同愿景、实现路径、价值取向及理论威胁等角度分析两者的共性,同时从内涵丰富性上、理论渊源上、意识形态上、政策路径现实性上的差异性进行理论对话,可知康德文化对世界持久和平夙愿的思维只有内化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外交战略中,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和平发展道路既与老一代领导集体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同时又是新形势下对我国外交战略的创新发展。和平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和核心。更加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更加强调中国发展和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更加突出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的辩证统一。和平发展逆路的思想.既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