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日本的贸易政策开始从单一的多边贸易政策向注重FTA的多重贸易政策转变.日本把发展FTA的重心放在了亚洲,但日本与亚洲国家发展FTA面临着国内市场保护问题、历史问题、控制权问题等诸多障碍.日本的FTA战略构想从总体上提高了日本在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但把中国排除在优先次序之外不利于两国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2.
奉行积极的亚洲政策是保障德国未来的一项战略。德国的新亚洲政策旨在通过加强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在经贸和投资方面的全面合作,开拓亚洲大市场,促进亚洲国家的进一步开放,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梁志 《当代韩国》2007,7(3):65-72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美国对国家安全基本政策和亚洲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此同时,朝鲜半岛的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第6018/1号文件,对韩政策出现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更加重视韩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并有意识地推动美韩关系走向平等化。虽然此次政策转变是艰难的、渐进的和不彻底的,但它奠定了60年代美国对韩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欧金融合作的过程、动因、路径以及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欧盟国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不仅意味着中欧金融合作经过多年努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而且也标志着中欧关系开始走向新的阶段:双方通过不断加强的资本纽带,正从传统的贸易伙伴逐步转变为全球合伙人。本文认为金融合作对于"锁定"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避免欧洲走向封闭的"大西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墩  姚帅 《当代韩国》2010,(4):39-46
本文首先阐述了韩国过去与现在的贸易政策,以及韩国FTA政策从区域内向区域外的转变,并分别从国际、地区和国内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韩国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东亚区域主义的影响。随着更多的亚洲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将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积极影响。东亚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东亚各国是否有能力来共同协调相互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对外政策决策体系中,思想库在政策理念创新、人才储备、打造政策辩论平台以及教育和引导公众等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新近兴起的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影响巨大。该中心的亚洲政策研究强调务实的态度,注重美国对亚洲事务的重新"参与",倡导强化和升级美国在亚洲的联盟关系,推动美国积极介入地区多边制度,其政策建议通过"旋转门制度"等对当前美国的亚洲政策决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原有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向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金融体制转变的过程,相较于日本由政府高度保护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护航舰队”式的金融体制向自由的资本主义金融体制转变,虽然它们是以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和各异的改革背景为基础的,但是在政府与金融的关系、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及其他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根本上讲两国都是由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向以市场为指导的金融体制方向改革,所以分析日本的金融改革的过程及其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金融体制改革是有很强的借鉴和现实意义的。一、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特点和弊端日本在…  相似文献   

8.
金融创新与宏观管理万岚内容提要编者按: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行,金融制度政策、金融市场在中国经济中日益成为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近年来兴起的金融创新适应了金融制度本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引起了金融秩序的混乱,宏观管理在稳定与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9.
行政监管领域行业监管和竞争监管是规制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政府经济政策上表现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在金融领域就是金融监管与竞争监管的关系问题。日本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军主导下形成了严格的竞争监管和金融监管框架,伴随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转变,金融领域出现了长期竞争监管当局淡出、金融监管当局主导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逐渐放松金融监管中的限制竞争规制,在金融领域融入了自由竞争理念,特别是日美经贸摩擦时期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形成了以金融稳定为共同目标的金融监管和竞争监管协调格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欧美国家强化金融监管和竞争监管的背景下,日本并没有采取特殊措施,在危机过后的10多年间,建立了新型的金融监管和竞争监管的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相对于贸易、投资及产业合作,中日金融合作相对滞后,中日共同推动亚洲金融一体化进程以及中日之间双边金融合作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中日金融合作受阻,表现出以中日为代表的亚洲区域内共性缺陷以及两国间既存的阻碍因素,如依赖美元体制、合作平台制度性功能不充分以及缺乏政治互信等。伴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中日金融合作面临新机遇,两国在推进多边金融合作的同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强化中日金融合作机制,拓宽金融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1.
(一)苏联新亚洲政策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制造舆论,树立形象。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就提出了举行全亚洲会议通盘解决亚洲安全问题的设想:1986年4月,苏联政府发表了对亚太地区政策的声明:1986年7月及1988年9月,戈尔巴乔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两次讲话中,则是一次比一次更全面更详尽地阐述了苏联的新亚洲政策。四年多来,苏联人在亚洲四处游说,  相似文献   

12.
金大中总统执政已经一年,时间虽然不长,但韩国新政府在国内和对外政策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金大中总统提出的“第二次建国”的号召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始。1997年末金大中当选总统的时候,韩国正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韩国经济发生空前严重的困难,外汇短缺,难以偿还债务,金融形势恶化,企业破产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在政治上,错综复杂的国内矛盾,敏感棘手的改革难题,以及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等,更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新政府将要走的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13.
亚洲货币基金的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当代亚太》2001,(1):18-24
清迈协议被认为是亚洲基金的复活.亚洲货币基金至少可以起到威慑、救援和监督作用.它的设立对于避免或减轻东亚可能再度爆发金融危机、促进东亚地区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起到重大作用.亚洲货币基金的贷款条件应较为宽松,基金的规模不应太小.东亚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我国应当重视并积极参与亚洲货币基金的设立和其他形式的东亚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赵洪 《当代亚太》2001,(9):28-32
政策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在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这种政策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政策性资金运用过于集中,造成产业结构畸型发展;资金运用效益不高,最终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东亚发展中国家政策金融形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发展我国政策金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发生的以美国为源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在大幅度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日本银行在2010年时隔4年后再次启动了宽松货币政策,至今这一政策已经实施了5年之久,中间经历了重大的转变,由2013年3月以前的"总括性宽松政策"变为其后的"异维度量化宽松政策"。文章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背景出发,侧重于日本银行体制和决策者政策理念对政策决定的影响,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发生的重大转变。具体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宽松政策的再启动与黑田日本银行实施的"异维度量化宽松政策"、日本银行决策体制与政策理念的改变对政策转变的影响和后一政策实施的效果及展望等3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张浩淼 《德国研究》2009,24(3):32-36
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政策话语从再分配话语转变为社会融合话语。伴随着政策话语的转变,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也在酝酿之中并于2003年经联邦议院通过,最终在2005年得以实施。改革把社会救助与失业救助合并在了一起,这表明,受助者不仅是被同情的弱势群体,不再是单纯的权利享受者,政府开始承认他们必须承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义务,并希望通过改革促使失业者不再依靠社会救助,而是重返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融入社会。通过对德国经验的考察,可以获得如下启示:第一,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政策话语的转变对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在相关政策话语的构建和转变方面,学术界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社会救助政策话语的选择只有符合本国的国情与时代要求,才有助于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果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金融危机因果剖析陈乔之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迭起,金融狂飚于1992年横扫英伦三岛,导致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1994年又横扫墨西哥,直接影响北美大陆,波及欧亚市场。当时,就有经济学家预言,下一次的金融危机可能在亚洲爆发,果然不出所...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韩国相继实现经济起飞,与此同时韩日也实现了农业的高速发展。在韩日农业发展中,其农村金融体系功不可没。韩日两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属于发展型金融,将政府、社会与市场相结合,在推动农村再组织化的同时充分运用金融资源,并且借助包括成立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借贷、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等金融手段,促进了其农村金融与农业的发展。韩日两国的农村金融体现了发展型国家的理念,是发展型金融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一、动荡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金融形势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继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处于经济衰退的困扰之中。在亚洲地区,中国是既未采取货币贬值政策、经济又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1411亿美元;尽管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国际收支仍保持着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199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望达到8%左右。  相似文献   

20.
20国集团由20多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旨在国际层面进行合作以克服全球经济危机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围绕着加强金融监督、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宏观经济政策共助等核心争论点,由于主要参与国之间的观点差异非常大,预计在第二次20国集团首脑峰会上很难在短期内达成有效的国际性协议。与巴西、英国一起担任20国首脑峰会“主要三国”(Management Troika)的韩国,应加强外交方面的努力,调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立场,提出在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