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现场指纹进行查询的工作中,由于指纹管理人员不直接参加现场勘查,对现场指纹分布、遗留情况的掌握有局限性,而指纹管理人员所面对的检材主要以现场照片为主,部分现场指纹照片与原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现场指纹入库前对指纹乳突纹线、方向、变形情况的分析判断,会直接影响到特征点的准确标注,也将直接对查询、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特别是杀人案件现场提取的血指纹,由于受遗留客体、手指粘附血渍量、受力等的影响,更容易产生变化。因此,在现场指纹入库查询前,应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以保证查询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陈敏  朱宇 《刑事技术》2006,(6):52-52
灰尘指纹是一种在现场上经常需要处理的痕迹物证,最正规、最传统的方法就是用照相直接固定提取。但是,在现实现场勘查实践中,由于受现场条件、灰尘指纹本身条件或其所粘附客体条件的限制,要清晰完整地提取一枚灰尘指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长期的现场勘查实践中发现,用胶带纸直接粘取指纹(再在暗室中用照相固定)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实际而理想的方法。1操作方法(1)在现场上的操作。勘查中如发现有灰尘指纹,先要观察灰尘的厚度、指纹是减层或加层和指纹的黏附客体,因为这3个方面都将决定提取指纹的质量;然后用胶带直接粘取,贴于一中…  相似文献   

3.
1案件简介 某年12月31日,某信用联社发生一起抢劫、强奸、杀人、放火、投毒、爆炸的特大刑事案件,影响十分恶劣。现场勘查时,在一个已引爆未炸的包裹物上发现并提取到现场指纹一枚。由于某些原因现场指纹照片没有比例尺,想补拍却由于汽油挥发纹线遭破坏,无法将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查询比对。针对这类情况,笔者采用"线数比例法"将该枚现场指纹录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分别编辑、查询比对,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石某。  相似文献   

4.
1 案情简介2 0 0 0年 3月 9日 ,我市某单位发生一起桑塔纳轿车被盗案 ,经现场勘查 ,在被盗车库的锁扣上提取到指纹一枚 ,分析为犯罪嫌疑人所留。此枚指纹系指尖所留 ,范围较小 ,变形较重 ,指位不确定 ,且无中心花纹 ,无左右三角 ,只有 1mm× 0 5mm面积纹线较清晰 ,一组特征较明显。2 现场指纹的检索认定过程将现场指纹利用该系统进行常规性处理 ,系统检索处理后 ,按综合分值的大小选取 5 0枚样本指纹备检。通常情况下能够直接认定的样本指纹 ,其上述指标值都很高 ,位次排列大多在前几位。而该枚送检指纹经计算机处理后 ,其上述指标值…  相似文献   

5.
1案例案例1:2001年2月24日,本市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现场勘查时,由现场出入口南阳台窗户下框,用炭黑刷显提取箕形指纹一枚。经指纹档案库检索出马某的指纹材料,比对时发现马某左手拇指个别特征分布与提取指纹基本相同,但是中心花纹左上角存在着差异。综合现场情况分析,差异的存在主要是犯罪嫌疑人在攀爬过程中,手指用力和移动使遗留指纹发生了局部变形所致。并不影响两者的同一认定(见图1)。图1嫌疑指纹与样本指纹比对案例2:2001年10月28日,本市某小区内发生一起杀人案,一位妇女被人杀死在租住房内。现场勘查时,在中心现场的一个衣橱…  相似文献   

6.
1案例简介2001年,无锡某区连续发生多起夜间拦袭女性的恶性案件。2001年3月19日,某厂一女工中班骑车回家时,被一犯罪嫌疑人拦路袭击杀害,在被害人尸体东北侧的油菜田里发现新鲜粪便一堆,粪便旁遗留有擦拭粪便用的油菜叶两张,在油菜叶上发现有手印两枚。2检验情况现场提取的油菜叶上的新鲜指纹,经肉眼观察,纹线隐约可见,反差较弱,似为减层手印,为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守候时所遗留的可能性较大。3拍摄方法将油菜叶提取回实验室,由于天气热油菜叶已呈干枯状。将油菜叶平置于操作台上,仔细观察,手印纹线反差很弱。用海鸥牌GZD-A摄影灯侧光照射,纹…  相似文献   

7.
在指纹查询比对工作中,由于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系自动对十指指纹进行特征提取,检案人员应在把握系统特征比对算法基础上,根据已录入系统案件相关信息,如提取部位、提取方法、乳突线颜色等相对应的现场指纹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高指纹比中率。笔者结合_T作实践,就如何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防止指纹漏检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场勘查中,常遇到作案人遗留于平面或非平面光滑客体上的加层或减层灰尘指印,一般是先现场照相,后提取。而有些时候由于现场条件的局限,使现场拍照的效果不十分理想,往往需要提取后再次照相。如何提取灰尘指印更有利于再次拍照和长期原貌保存提取,这个问题是长期困扰基层技术工作者的难题,笔者在日常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便于提取后再次拍照,且可长期原貌保存的新方法。报道如下:材料:指纹胶带,硬纸盒(硬烟盒即可),剪刀。方法:将空纸盒用剪刀剪开一个与指纹胶带同宽的长方形窗口。将要提取的灰尘指印用指纹胶带按…  相似文献   

9.
徐磊 《刑事技术》2006,(4):17-17
现场勘查在遇到需要“502”胶熏显的指纹时,通常将客体放在容器中熏显,无法提取时就用滤纸贴附熏显。滤纸熏显这种方法使指纹显现得比较快,同时也存在难以把握之处。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502”胶滴在滤纸上的干湿程度较难掌握。以往要使“502”胶滴在滤纸上后,滤纸贴在客体上并在熏显过程中,不会将“502”胶转移到客体上从而破坏客体上的指纹,有时需要多次试验。如在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稍没掌握好,就很容易使滤纸上的“502”转移到客体上破坏指纹。好,滤纸上的“502”胶就已固化,特别是在熏显较陈旧的指纹时。三是熏显好坏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10.
基层的现场勘查,大多还沿用以往的粉末刷显、胶带粘贴的方法。提取后的指纹,通常用135照相机加接圈来拍照后,再冲洗放大。由于基层刑事案件现场多,技术人员少,现场又受到光线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往往不能及时地拍照,使现场提取的指纹丢失。如何将现场提取的指纹不经任何处理,快速地输入到电脑内分类保存和比对呢?在没有专用软件的情况下,通过实践,在总结了多次失败的教训后,找到了一个利用普通扫描仪将现场提取的指纹不经任何处理就可以输入到电脑内的理想方法。1材料的选择将粉末显现出的指纹,用指纹专用胶带提取粘贴张白纸,否则扫描不出…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升现场指纹的证明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指纹曾有“证据之王”的称谓,然而在实际办案中,常常因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现场指纹很难采信。笔者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流程着手,以现场指纹为轴心,在勘查程序、现场三录的制作、物证送检、鉴定文书的制作、刑事技术人员的出庭作证等方面,阐述了作为一名刑事技术人员如何规范自身的日常工作,同时提出加强技术人员与侦查办案人员在工作上的渗透,以及通过提取多个现场的指纹进行串案认定,来提升现场指纹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12.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黄科 《刑事技术》2002,(Z1):47-47
我市于 2 0 0 1年 5月购买了Cafis指纹自动识别查询系统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经常遇到下属各县、市局和分局刑事技术三级点的同志 ,在基层辖区勘查完刑事案件现场后 ,将在现场提取的现场指纹 ,驱车送来市局查询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侦察破案的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尝试了将数码指纹图像输入系统进行查询比对 ,成功地在局域网内利用网络传送数码指纹图像至指纹系统 ,进行异地数码指纹图像查询 ,这样就解决了基层单位一时配置不了指纹远程查询工作站 ,又急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现实问题 ,由于传统的光学相机要对拍…  相似文献   

14.
王涛红 《刑事技术》2004,(4):42-43,19
近来,盗窃电脑主机内的CPU主板、内存条的案件逐渐增多。此类案件现场勘察技术处理手段通常是有针对性查找主机机箱内侧遗留的指纹以获得案件线索。最近,在我辖区内发生的一起类似的盗窃案现场勘查中,一枚遗留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灰尘减层指纹的发现和提取方法,给此类案件的勘查和痕迹提取以新的启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5月 31日夜 ,某财务处的 6间办公室被盗 ,3个金柜被撬 ,盗走现金 15万余元。社会影响极大。为此 ,领导指示限期破案。6月 1日早技术人员对整个现场全面勘查 ,认定此案系两人所为 ,并提取了大量的痕迹物证 ,特别是对 3个金柜内的包钱纸进行了提取。发现包钱纸上有两枚指纹系犯罪分子遗留 ,及时送检。网上查询结果 ,在 5 0名候选名单中 ,2 10 0 0 30 2 0 39号十指纹卡排在首位 ,分数为 110 0分 ,系左食指。进一步查询省厅指纹中心 ,2 10 0 0 30 2 0 39号指纹卡的文档 ,得知叫郑某某 (男 ,因盗窃分别于 1986年、1990年被警方处理 )。…  相似文献   

16.
人工直接比对法 此法分两种:一是指将现场提取的指纹直接与捺印的嫌疑人指纹进行比对。此方法多针对嫌疑人范围较小的现行案件的现场指纹。例如对一些经勘查确定为内盗的现行案件,可以直接将纳入排查范围内的人员捺印指纹比对;二是案件现场提取的指纹比对条件太差,或特征干预不规范,可能进入不了比对结果候选范围。当现场指纹比中嫌疑人后,根据现场指纹编号原则,将同一地区相近时间段内的现场指纹在计算机屏幕上逐一调出,与嫌疑人捺印指纹比对,因工作流程类似人工翻档,故命名“人工”比对法。  相似文献   

17.
某年1月29日,某县吸毒卖淫女杨某(22岁)被人杀死在出租房内,现场勘查在浅蓝色塑料脸盆表面发现了多个血指纹,其中血量较大的血指纹已自然脱落。技术人员在现场首先测试了压敏胶粘取易脱落血指纹的可行性,将白色“迪丝飞丝”牌(德国产)即时贴压敏胶轻轻粘贴于血指纹上,压实后等待5min揭取下来,取得了较好的粘取效果(见图1),成功固定和提取了残存的疑难血指纹。  相似文献   

18.
在现场勘查实践中,经常遇到罪犯出入口的门窗及玻璃上被雪雨淋湿或被犯罪分子故意用水冲洗的情况.一般认为,被水浸过的客体上指纹已经遭到了破坏,因而就没有再寻找的必要.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只要是经过干燥处理,并且注意掌握干燥时间,选用适当的提取方法,是能够提取到有价值的指纹来帮助破案的.案例:1994年6月10日夜,我县见义勇为捐款办公室和希望工程捐款办公室被盗现金及存折近两万元,现场勘查发现,犯罪分子破门上方窗子玻璃入室,但落地的碎玻璃不知去向,后在勘查外围现场时,从厕所便池内发现已被水冲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将碎玻璃片提取,首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10月11日,我县某地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在现场勘查中,技术人员发现事主卧室内布满灰尘的乳白色梳妆台台面上有一枚减层汗灰混合指纹,用多波段光源掠入射观察,仅中心部位纹线清晰,但反差非常小。照相提取后(见图1) ,用5 0 2胶滤纸贴附法熏显约5秒钟,再用软毛刷轻轻刷去  相似文献   

20.
郭勇  郑杰 《刑事技术》2009,(5):26-26
近年来,犯罪分子破坏变压器以盗窃铜线的案件时有发生。而铜线圈缠绕于硅钢片上,浸泡于变压器油中,犯罪分子将铜线圈盗走后,遗留在现场的硅钢片上可能会发现犯罪嫌疑人的油性指纹。传统意义上所称的油手印或油脂手印,指的是人手指、掌皮肤在粘附了油脂之后接触物体,在其表面所遗留的印痕。这种情况下,只有手印遗留部位才有油脂,而且多分布在乳突纹线上。而本文所涉油性指纹由于其遗留过程的特殊性,在指纹及其承痕客体表面均附着有油脂,乳突纹线及小犁沟对应部位物质基本没有差异,手印以浅表立体的形式遗留在硅钢片表面。笔者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利用紫外反射照相进行拍照同定是提取此类手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