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运》2012,(12):60-60
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工会李斌撰稿,介绍了该公司在劳务派遣员工管理上实行的"工会组织建设一体化、开展各项活动一体化、民主管理一体化、教育培训一体化、扶危济困帮送温暖一体化、评先表彰一体化"的"六个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做法。与此同时,还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就该公司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雇佣更多知识性、专业性人才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入手,基于劳务派遣理论,对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改善的对策建议,认为在推进金融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和综合效益提升中,劳务派遣能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劳务派遣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又称“劳务租赁”,是一种雇用和使用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劳务派遣企业雇用人员但不使用人员,用人单位不招聘人员但使用人员,双方通过劳务合同的方式确立派遣和用人关系。劳务派遣包括劳务派遣型用工、劳务派遣组织、劳务派遣就业等三个方面,劳务派遣就业的实质是对劳动力的租赁,属于非正规就业范畴。最近,我们对劳务派遣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劳务派遣迅速发展,劳务派遣工、使用劳务派遣工企业、劳务派遣组织的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电信系统的电信、移动、网通、联通等四大集团共有职工118.3万人,其中劳务派遣…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维护劳务派遣工权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骨干力量,工会应积极推动本企业劳务派遣工加人工会,依法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让劳务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参与企业集体协商,把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延伸到劳务派遣工,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全总积极推进"两个普遍",其核心内容是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然而,有些企业已建立工会,也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却没能覆盖企业内一类特殊员工——劳务派遣工。据调查,劳务派遣员工加入用工单位工会组织比例普遍偏低,工资集体协商覆盖劳务派遣员工的更低。应积极吸纳劳务派遣员工加入用工单位工会,企业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应涵盖劳务派遣员工。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后,在开发区出现了多种用工形式。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劳务派遣用工,使得劳动关系再次出现新变化,给开发区工会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一、根据劳务派遣企业和员工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工会组织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中已有约20%采用了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使用派遣员工近万人。在劳务派遣工所服务的企业中,有的建立了工会组织,多数(未在开发区注册)尚未建立工会组织。在已建工会企业,多数将劳务派遣工视同于本企业工会会员一样进行管理,吸收他们参加工会的活动,享受相同工会会员待遇;部分企业则没有包括这部分职工。在未建立…  相似文献   

7.
《工友》2002,(7)
劳务派遣组织,是指下岗职工与原厂解除劳动关系后,与劳务派遣企业建立新的劳动关系,一般1至3年,再由派遣企业组织起来,输送到用人单位工作。即派遣企业雇用工人而不使用工人,被派遣企业使用工人而不招聘工人。发展劳务派遣组织的优势在于,下岗职工与派遣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将零散的劳工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用工量呈井喷之势。劳务派遣迅猛发展的主要表现为劳务派遣的滥用,劳动立法的缺漏、利益的驱动、企业的经济人本性、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滥用劳务派遣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滥用劳务派遣极大损害了劳务派遣劳动者利益,破坏了劳务派遣市场秩序,是本次《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处理的主要问题。通过劳务派遣行业准入制度的完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限制、同工同酬权的保障、劳动监察力量加强等多个层面的治理,将劳务派遣控制在合理的适用范围,引导劳务派遣规范化发展,落实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张永华 《工友》2011,(4):27-27
《工友》编辑部:年初,我到一家劳务派遣单位公司求职。我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务派遣公司将派遣我到一家公司工作,月工资为1800元。劳动合同还对我的工作岗位、工作期限等作出了约定。可我实际从劳务派遣公司领到的工资只有1700元。公司解释说,扣下的100元是中介费和劳务管理服务费。请问,劳务派遣单位能否向被派遣的员工收取中介费和劳务管理费?  相似文献   

10.
李芳 《时代风采》2014,(11):24-25
同工同酬让劳务派遣用工成本上升,企业无法再通过此途径节约成本。此外,企业还需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管理费,即人们通常说的中介费。这样计算下来。劳务派遣成本比直接招聘员工还高,企业自然就不会再选择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使用派遣人员有哪些好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天树 《工友》2007,(6):10-10
——可以减少劳动成本。 我省某外商独资企业统计表明,使用一名劳动派遣人员的支出仅为正式工的60%。该企业使用近50名劳务派遣人员,一年节省支出近300万元。某著名电子企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一年节省人力成本400万元。某银行为扩大营业需增加18名员工,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比使用正式工一年节省近10万元。据对多个单位调查,企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将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辅助性岗位认定的权授予用工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是"放松管制,增大自治"的体现。但是,在现实中,该条款在程序上很难操作。同时,不论在法律法规上还是现实中,被派遣劳动者的民主管理权利基本处于被剥夺状态。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宜昌市劳务派遣机构在工商注册的有50家(含县市),接受劳务派遣的单位近100家,使用劳务派遣工最多的企业有3家,其中一个派遣机构向一个化工企业派遣就达2万多人。  相似文献   

14.
劳务派遣逐渐变异,成为不少企业逃避日益严格的用工责任的"避风港",在不符合派遣条件的工作岗位实施派遣、利用劳务派遣把工作数年的老职工变相清退、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社会保险无人料理等现象仍然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2,(2):25-27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增强,我省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始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尤其是《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全省劳务派遣用工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目前全省共有劳务派遣机构1109家,劳务派遣人员总数已达11.7万人,约占全省企业职工总量的5.7%。  相似文献   

16.
姜明 《工友》2011,(11):40-41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局日前联合发布《天津市劳务派遣管理办法》,从10月起,该市对全市劳务派遣(包括人才派遣)行为统一进行监管,对劳务派遣实行行业准入登记备案制度、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同福利制度等“四备案、三相同、二统一”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00起劳务派遣争议案例的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进行了全面的分类梳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对劳务派遣的规制和不足,最后总结分析了《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用工模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郭艳 《工友》2007,(6):8-9
你可能听说过企业租赁设备、场地,但你听说过企业租赁劳动力吗?其实,所谓劳务派遣,就是用人企业向劳务派遣公司“租赁”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潘毅  邓韵雪 《时代风采》2011,(10):22-23
全国总工会“国内劳务派遣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已经达到6000多万,这比此前人保部公布的2700万多出逾一倍,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全国总工会建议修改《劳动合同法》相关“劳务派遣”内容。  相似文献   

20.
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解决劳务派遣用工的突出问题,需要工会组织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和企业结合实际,扎实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