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军 《法治研究》2014,(3):71-77
对2013年度若干“影响力个案”分析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刑事法律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六大困局。在现实政商生态、市场环境、社会氛围、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制约下.民营企业家在“依附权力”与“远离政治”、“潜规则”与“明规则”、“经营创新”与“刑事陷阱”、“老经验”与“新规矩”、“高收益”与“高风险”、“高调”与“低调”之间很难平衡把握,从而将刑事法律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只有从制度安排、机制运行层面入手,为民营企业家提供宽松的生存环境,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引导民营企业家潜心经营、积极创新、44造财富,才能有效破解民营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控制中的种种困局。  相似文献   

2.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效提高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从基层检察工作实际出发,以"刑事检察+民营经济"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找准依法打击危害市场经济犯罪与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探索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维护合法权益的渠道,浅析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吕斌 《法人》2009,(3):30-34
建国60年,中国商界风云变幻,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步脚印都与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息息相关。 在此,我们甄选出十位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案例及企业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超过了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个亿,并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民营资本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超过了40%。毫无疑问,这些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此相呼应,近期有一批民营企业开始大步进入长期由国有企业唱主角的产业领域,比如石油、航空、保险等。但是民营经济发展依旧遭遇政策面上的“有形障碍”,而且“无形障碍”并没有完全解除,那么如何消解这些对民营经济的非政策性歧视,如何继续在政策、法律、意识心态上继续突破,如何让民营经济形成更大的发展浪潮?《法人》杂志社邀请经济学家、法学家、民营企业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余江 《中国司法》2023,(8):51-5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6.
民企的传承焦虑与长寿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江苏将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这是江苏在"富二代"命题上的率先破局.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例高达51.3%,能否有一批高素质、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不仅事关企业自身兴衰,也与全省经济发展、百姓就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促进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吉林省民营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强化与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了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无数人还在竭力谋求资本的原始积累时,一些人却陷入将手中的巨额财富交给谁的困绕,并为之感到“手足无措”。这样的事实,已经摆在了不少中国家族企业面前——家族企业的“接班难”问题,如今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严峻问题。由于那些创业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们,如今大多已步入花甲之年,他们不得不考虑的是,当自己退休后,将庞大的家业交由谁来经营管理才能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9.
《法人》2005,(8):44-46
合众人寿这样的民营保险公司出现,主观上是由于民营企业家进入金融领域的冲动,客观上则是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后要求与金融业相结合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0.
陈代东 《法人》2005,(1):126-128
在民营经济影响力日渐扩大的现代 社会,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渐次成为社 会的主流话题。 在中国,一提到“民企”,很多人立 即就会联想到暴发户、投机、剥削、原 罪等贬义词,就算是考察民企的积极因 素,人们想得最多的,也囿于灵活经营、 成本控制等技术性环节。通常,很多人  相似文献   

11.
识法代言人     
沈阳于洪:“三个聚焦”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检察院创新探索了“三个聚焦”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模式,提升服务保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聚焦司法监督,助力企业堵塞管理漏洞。开辟涉民营企业、企业家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完善案件办理机制,快速受理、优先办理民营企业的申诉、举报和控告。对于涉民营企业的轻微刑事案件,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原则快办快结。建立健全涉民营企业、企业家案件办理全流程跟踪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全力维护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12.
乔新生 《法人》2014,(2):6-7
正相当一部分深陷法律泥沼中的企业家,都是因为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被揭发而受到牵连1月12日,《法人》杂志与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2013中国企业家犯罪研究报告》显示,在四省市357例企业家的犯罪案件中,国有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案件为87件,占比24.4%,民营企业家犯罪或涉嫌犯罪的案件为270件,占比75.6%。这是一份有着说服力和值得研究的报告。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在企业家犯罪的背后,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可能被夸大了。企业家是一切要素的整合者,  相似文献   

13.
识法代言人     
《方圆》2020,(9):76-80
河南唐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近年来,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从健全机制、营造环境、贴心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统筹推进检察工作,不断打造优质检察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精准施策,构建服务长效机制。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该院联合工商联会签了《唐河县检察院与县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沟通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法人》2023,(10):10-11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具有“56789”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然而,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一段时期以来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10日,他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随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加拿大;2006年9月12日,他再次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随温家宝总理赴芬兰参加第三届中欧工商峰会,他就是河北建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新。  相似文献   

16.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亮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托。然而。民营经济在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仍面临不少的困难。其重要原因源于现行法律保障机制的缺陷,在有关民营经济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仍存在观念和体制上的障碍。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设计和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为民营经济的壮大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7.
宋燕静 《法制与社会》2011,(10):110-111
"民营经济"——这个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日渐明晰的概念,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开始释放其耀眼光芒。特别在改革开放最前线的广州市,近十年来民营经济更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作为检察机关,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发挥自身优势,把检察职能融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当中去,积极探索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吕斌 《法人》2007,(6):84-85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活跃在收藏品市场上。他们的欣赏品味、购买能力、收藏规模甚至令很多国立博物馆汗颜初夏的四、五月份,正是各大拍卖行春季大拍最集中的日子,收藏市场一如既往地疯狂。4月7日,书画大家徐悲鸿的大型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在苏富比香港春拍中以6400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创下中国油画的最高纪录。而这幅画之前的估价为3000万港币。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力量。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在税收、国内生产总值、技术创新成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贡献比重均已占到国内总体的50%以上。但民营企业在其创建、发展以及进行商事活动的过程中又往往缺乏合规意识,而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在规范层面的缺陷就与不断细化的监管体系产生冲突,导致企业发展无法适应趋严的规范体系。民营企业家作为企业负责人,又同时往往是法律意识不足的自然人,容易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法律风险,尤其是受到刑事追诉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10年,人们的总体感受是,这是中国安防行业发展非常迅猛的一年。企业业绩增长幅度很大,市场扩展迅猛;更多企业的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一再凸显;大型安防项目不断涌现;安防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范围越来越广;安防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行业的渗透越来越深,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涌现。行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安防行业本身,地位在更大范围得到认可。资本市场日渐青睐这个行业,安防上市公司日渐增多,行业发展被市场看好,受到更多的资金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