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次产业结构一、以全部经济活动来划分,巴西的产业结构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别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种产业结构也就是所谓的三次产业结构。在巴西,第一产业一般包括农业和牧业;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矿、制造业、民用建筑以及为工业服务的公用事业等  相似文献   

2.
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应当遵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顺次演化和递进的一般规律,但印度却是例外,其产业结构直接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呈现出典型的"跨工业化"特征。自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开始驶入快车道,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发力。本文通过构建随机静态优化模型,探讨印度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和路径选择,旨在为印度以及广大新兴发展中国家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上升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相对下降 ,第三产业急速扩展 ,为了推动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必须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取向 ,确立产业调整路线 ,使其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 ,要开拓市场 ,强化自己的主导产业 ,以支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重视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4.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产业结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生了自发性调整,出现了第一、二产业结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结构比重上升的趋势。这不能从表象上认为是俄罗斯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产业的某些内部变化依然表现出结构衰退的迹象,如第二产业出现了重轻结构畸形加剧和经济能源化、原材料化趋势加重的迹象,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以低端的商业和餐饮服务业...  相似文献   

5.
一、东南亚国家的就业趋势二战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为了发展本国民族经济,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挥充足劳动力的优势,使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缩小,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使得第一产业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领域之中。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受经济运转周期和产业结构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各国劳动就业市场在不断发生着变化。1997年,始…  相似文献   

6.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区域引力与产业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成立,为东北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虽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存在着两个经济中心,但延图龙地区的经济发展辐射能力明显低于长吉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使得长吉图的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该核心区的第二产业实力雄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而延图龙核心区第二产业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存在脱离现象,未能实现优势互补,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现阶段的辐射能力不足。因此,必须加大延图龙及珲春市的建设,推进另一个经济中心的快速增长;大力推进长吉图区域的交通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及转变产业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铁流,著名公关专家,北京铁流公关策划有限公司总裁。铁流的公司广揽人才,正在飞速向集团化迈进。铁流先生很成功地策划与组织拍摄的电视剧《请拨315》在全国播放,影响深远。他策划与组织编纂的书籍《中国市长话开放》、《中国县长谈改革》、《铁流公关谋略与铁流文笔》、《中华国产精品荟萃》等,也广受读者的好评。人类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起来的。出于人们生活的需要,出现了第一产业一农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需求,以及相互间的补充和交换,称作第二产业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商业便相继产生了。第三产业的出现,刺激了工业和…  相似文献   

8.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成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定量分析显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国内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比例,明显提高国内第三产业结构的比例.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应该选择制造业作为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注重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对优势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应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沐涛 《西亚非洲》2002,(2):14-15
在岁末年初,以色列中央统计局和财政部相继公布了以色列在2001年的经济状况: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5%,是自1953年出现1.4%的负增长以来最大幅度的下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辽宁省畜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成为农村中发展最快的产业.畜牧业已成为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闪亮点,在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显示了空前的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纵观30年来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0年,结束了畜产品长期依靠外调的历史,畜产品生产实现了自给;第二阶段是从1991年到2002年,一跃发展成为畜产品调出大省,步入全国十大畜牧主产省行列,第三阶段是从2003年到2007年,以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为中心,步入加快建设畜牧业强省的新阶段;第四阶段是从2008年开始,以<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为主线、通过大力发展全省畜禽业,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30年的发展壮大,辽宁省畜牧业已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业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1.
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表明:后起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离不开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有效运用。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外资不仅提高了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促进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还加大了产业带动作用;同时,外资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依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采取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嫁接国有企业,盘活国有资产的战略措施来优化产业结构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与俄罗斯拥有最长共同边界的省份,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与俄罗斯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主要平台。由于俄罗斯轻工业基础薄弱,俄罗斯国内对高档家电的需求只能依靠进口满足。我国家电产品无论从生产数量和质量均属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家电出口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省应积极运用自身对俄贸易优势,成为对俄家电产品出口的大平台,进而使产业结构顺利升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层次低, 3次产业结构偏差突出、信息产业规模偏小。同时,吉林省产业结构与辽、黑两省产业结构存在同构严重等问题。为了加速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按照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提出改革国有资产配置结构、融合信息产业的牵引、利用外资的产业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等战略来实现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这标志着这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将有90%的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随着双边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区域会计协调就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分析了东盟会计师联合会在中国—东盟会计协调中未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地区与东北亚的经济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北三省中 ,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 ,贸易量也最大 ,目前正在寻求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吉林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韩国 ,有大量的劳务输出人员 ,突出的问题是边境流动人员复杂。黑龙江省主要从事对俄贸易 ,在外派劳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东北亚地区间的贸易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但仍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6.
涉外信托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随着国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发生,许多与辽宁省相关的涉外活动可能同时受数个不同国家法律法规共同调整。在这些国际活动中,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在辽宁省加以运用,与涉外信托相关的争议也会日益增多。辽宁省在发展涉外信托业务中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涉外信托立法的不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信托受托人责任界定不清以及涉外信托业务的不规范性等。有效解决涉外信托在上述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有利于辽宁省涉外信托业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是中国第三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的地,10年来,双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着一定变化。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特征,特别分析了双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中所发生的变化,并提出未来促进双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China has witnessed a continual drop in the labour income share of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a steep rise in income that has caused a savings glut and high investments. China’s shrinking domestic demand indicates that its output growth must increasingly rely on expanded manufacturing exports to the US. China’s state accommodation for US offshoring further aggravates trade imbala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experiencing a rise in social inequality associated with a decline in savings that is a fundamental cause of its current-account deficit with China. The swelling US service sector interacts with a high ratio of consumption to income, and the liberal US policy for cost outsourcing to China has a complicated impact on employment and an adverse effect on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国际与国内的发展趋势来看,吉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和特色,已经拥有了一批龙头企业,掌握了一批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了一批高新产品。但吉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吉林省应从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培育重点企业,加强组织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出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大优势、做强特色,力争使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若干领域跻身国内乃至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