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往来轨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和东盟分别处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是亚洲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自二战后至今,两大经济体之间保持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笔者认为,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到东盟成立,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兴起期;从东盟成立到20世纪末期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发展、成熟期;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以来,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新时期。笔者拟从这三个时期对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轨迹做一些探析。一、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缘起战后初期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困难重重。日本方面:二…  相似文献   

2.
一、泰国现代政治发展历程概述泰国现代政治的发展应追溯到1932年由泰国民党发动的6·24资产阶级性质革命。这次革命采用了政变形式,在政变成功以后成立了以披耶·帕凤中校为首的临时军政府,签署了泰国临时宪法,确认建立君主立宪制,结束了泰国持续约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制,泰国政治从此进入全新的现代发展阶段。二战期间,泰国在銮·披汶政权统治下,对内实行军人独裁政治,鼓吹大泰族主义,并将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对外投靠日本,妄图借助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南亚扩张势力。鼓吹“日本第一,泰国第二”。从而构成了泰国政治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论战后东南亚国家对日本认识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日本同东南亚国家外交关系的观念基础 ,即日本如何建构自己的形象。日本在二战期间侵略东南亚国家 ,战后初期的日本侵略者形象遭到东南亚人民的仇恨和敌视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日本作为一个战败者的形象 ,以赔偿获得了东南亚人民的理解 ,使其重返东南亚 ;70年代日本提出福田主义 ,以一个和平者的形象出现 ,采用官方援助基金形式帮助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 ,受到了东南亚国家的欢迎 ;冷战后日本利用其经济实力构建东亚领导地位 ,其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 ,使其作为修正者的形象出现 ,国内日益右倾的政治动向 ,导致东南亚国家的焦虑 ,给日本—东盟关系的发展布上一层阴影。日本—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 ,取决于日本建构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也取决于东盟国家如何认识日本。  相似文献   

4.
4年前的7月2日,在国际金融投机商联手阻击泰铢和官方干预外汇市场无效的情况下,泰国政府被迫宣布实行泰铢汇率浮动制,结果导致币值暴跌,经济急速衰退,并引发了一场波及整个亚洲地区的严重危机。经过几年的恢复和发展,泰国等受金融危机打击最深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已走上经济复苏轨道。而面对今年出现的世界经济增长整体减缓等新困难,东南亚国家正力争保持改革和经济增长势头,以求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外部经济环境多变和国内经济仍不完全稳定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威胁仍未完全消除。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5.
他信执政四年来泰国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他信政府上台执政至今将近4年的时间里,泰国经济从东南亚各国中脱颖而出,开始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崛起,且有可能成为东南亚经济的“火车头”,泰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也因此备受周边地区和国家的重视。本文总结了他信执政4年来泰国经济增长所呈现的主要特征,简要分析其经济增长的国内外因素,同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对泰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泰国未来的基本经济走势。一、他信执政以来泰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尽管他信政府上台伊始就面临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不利形势,紧接着又受到油价…  相似文献   

6.
浅析以出口为导向的泰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霞 《东南亚》2004,(2):12-16
泰国经济发展到今天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目前在东南亚国家中属于中上水平。其发展的特点在于充分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吸引外资、发挥本国资源优势 ,发展出口创汇产业 ,发展旅游业等达到经济的综合发展。但是经过亚洲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等因素对泰国经济的冲击 ,泰国经济发展脆弱的一面也逐渐显露出来。一、出口导向对泰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出口导向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 ,通过扩大具有比较利益的出口产品 ,改善资源配置 ,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上世纪 6 0年代中期以来 ,东亚国家纷纷采取了以出…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的对外关系中,东南亚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二战结束后,日本与东南亚关系曾一度中断.但从50年代初期起,日本以“战争赔偿”为手段,逐步在经济上重返东南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它又以贸易、投资、官方援助等形式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关系.70年代中期以后,以“福田主义” 的提出为契机,日本对东南亚关系的政治色彩逐渐加浓.但总的来看,冷战时期日本对东南亚关系仍以经济关系为主.冷战结束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日本对东南亚关系发生转变,即由冷战时期以经济关系为主转变为冷战后以政治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8.
农业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东南亚国家粮食、工业原料、就业机会、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然而 ,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开发中使用的扩大种植面积、移民垦荒、增施化肥农药、开发森林以及刀耕火种等生产方式 ,虽然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却带来了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一、东南亚农业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东南亚国家之所以重视农业发展 ,与其经济依附性、人口压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的依附性。东南亚国家除泰国外 ,在二战以前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长期…  相似文献   

9.
日本技术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主要采用既包括技术、又包括资本和经营诀窍的直接投资渠道。总部设在日本的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形态在东南亚国家里设立许多家生产合成纤维的的合资企业。合成纤维产业对东南亚国家工业化(特别是泰国工业化)起着重大作用。就日本技术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情况看来,泰国合成纤维产业的发展同日本企业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泰国印象     
1994年秋和1996年初冬,我有幸两次去泰国开会和参观访问。泰国古时称暹罗,位于东南亚半岛腹地,地处南太平洋边缘,面积五十一万平方公里,人口六千万。二战结束时,泰国还是一个落后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自五十年代以来,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八十年代末就被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