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从阿拉伯半岛迁移并定居巴勒斯坦,成为这里最早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各部落迁入这里,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历经千年战乱,兴亡交替。罗马帝国入侵使犹太人惨遭杀戮厄运,到公元132年,犹太人几乎全被赶出这一地区,逃向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与当地土著居民同化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  相似文献   

2.
1.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从古代城镇遗迹摩亨约达罗可以看出,这里设施完善,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卫生系统”。而且有证据表明,这里的数学、工程学等也非常先进。到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遭弃,这可能是因为印欧语系部族入侵或者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毁灭而人类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3.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的一天,东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中,一支不大的队伍艰难地开路前行。领头的是一个22岁的年轻人,他身材健壮高大,携带弓箭。走到沸流水边的卒本川一带,队伍停留下来,在这里搭起茅棚,建立了一个国家,实际就是一个村落。  相似文献   

4.
据青铜器铭文,可以判定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及吴虎鼎为周宣王时期器。以逨鼎、吴虎鼎等器为据,采有关资料,可以断定并证实宣王首立年为公元前825年,再立年为公元前824年,而纪年元年则为公元前811年。《史记》因限于材料,误平王立年数51年、幽王立年数11年及宣王立年数46年为相应各王之纪年数,故而未能在宣王年代以及共和元年上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5.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1年-公元前325年),这个人,有点像春秋时候的齐桓公,风流倜傥,英气逼人,慷慨好侠:少年多舛,中期强横,晚节不保。  相似文献   

6.
荀子,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人,生卒年代不祥.大致的活动时期是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38年之间,略晚于孟子. 做为先秦儒家的第三号人物,荀子的老师是谁,现在都搞不清了.荀子虽然很推崇孔子,但事实上,他的很多想法和儒家创始人孔子是很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刘宴斌 《各界》2014,(9):2-3
楚文王(?-公元前675年),熊氏,名赀,楚武王子。楚武王在位时,楚国国力空前强大,四处征战,扩大领地。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于伐随途中病故,熊赀继位,继续实施其父强国扩张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一、西部再造辉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西部在中华文明史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居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先进地位,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起源于西北的东部(陕西),陕西西安自公元前1134年至公元907年唐代止,期间10个王朝、历时1062年,为中国首都所在地,是中国古都中建都时间最久的,也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灿烂的时期。“西周是青铜文化的盛期,秦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王朝,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隋唐是封建文化的烂熟时期。这五个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规…  相似文献   

9.
扶风老城     
马科平 《侨园》2012,(8):45
扶风古称周原,这里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丘陵山区,中部山前洪积扇和黄土台塬,南部渭河川道.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设美阳县,唐贞观八年(634),改为扶风县,取“辅助京师,以行风化”之意, 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
阿以矛盾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从两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希伯来人(古代犹太人)定居在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在扫罗、大卫、所罗门这三代国王的统治下,该王国形成一个比较繁荣的统一的国家,在犹太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926年分裂为两个王国:北部的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的叫犹太王国。这两个王国还控制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722年和前586年,两个王国分别被亚述和巴比伦灭亡。此后,巴勒斯坦地区又先后被波斯、希腊和罗马征服。公元135年,犹太人不甘作奴隶,举行…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学术大繁荣时期.长期活跃于战国时代齐国都城的杰出思想家荀子(约公元前307年-公元前213年),批判地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流派的前卫观点,融百家之长,汇各派之优,并有所创新发展,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广博宏深,内涵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在学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他的思想有些已经超越了孔子.冯友兰说:"孟子以后,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  相似文献   

12.
骊姬之乱     
张惠诚 《各界》2011,(4):45-48
周成王在位时,封幼弟叔虞为晋侯,传九世进入春秋时期。春秋初年,晋国君权微弱,而国君的同宗大族曲沃庄伯及其子曲沃武公力量却很强大。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灭晋,尽有晋地。次年,周命曲沃武公为晋侯,号晋武公。公元前677年,晋武公死,子诡诸立,是为晋献公。  相似文献   

13.
无私为忠     
<正>"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释义】凡可以有利于国家者,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尽心竭力去做,这就是"忠"。【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都君(今山东省肥城市)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约与孔子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左传》《国语》等。  相似文献   

14.
云中君 《各界》2013,(1):32-35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五月,齐国发生一件大事,国君齐庄公被上卿崔杼弑杀了。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
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城市功能的显现和发展变化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镇远自公元前277年置镡成县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在其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里一直是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而在推动镇远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军事的需要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文章将分析军事因素对于镇远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期能够对镇远城市发展的历史有一明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张程 《各界》2011,(1):46-49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底的一天,长安城大将军府里传出了凄厉的叫声。  相似文献   

17.
云中君 《各界》2013,(2):47-50
解印出奔 时间约在公元前265年,赵孝成王二年的一天,赵国都城邯郸传出一个爆炸性消息,相国虞卿解其相印,丢下万户侯的爵禄,逃往国外了。  相似文献   

18.
正茶,古称"荼",又有槚、蔎、茗、荈等称谓。中华民族发现和应用茶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时期,茶最早是作为药用的,《神农本草经》记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就是说,神农氏发现了茶的药理解毒作用。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年)编写《凡将篇》,记载蜀地中草药材中有"荈诧",可谓是茶明确作为中药  相似文献   

19.
郭书林 《学理论》2012,(3):90-91
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夏、商、西周这1300年的历史是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和走向繁荣的时期。古代刑法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奴隶社会国家形成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和走向繁荣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刑法的发展。主要从三代礼与刑关系演变的角度看待三代刑法的发展,礼与刑的关系经历了平行发展、初步相融、交叉融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它们逐渐融合的趋势,而它们的融合程度与古代刑法的发展程度形成了正比例关系,促进了三代刑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东方学家李希霍芬在巨著《中国》首卷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从此这一概念广为传播。近百年来,经不同时期不同学者不懈的努力,"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相对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独立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接受。不同历史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南海起航线和东海起航线两条干线,它穿过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