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意义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亚文化 ,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因此 ,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包括体育设施 ,体育活动 ,体育竞赛等表象内容 ,同时也包括体育风尚、道德观念、体育精神和价值等深层内涵 ,它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 ,为校园群体所共有、共享的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不应是校园体育现象的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2.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等腰三角形”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与廉政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共同协调发展。只有这三个层面同时都得到重视和发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最终形成。结合工作实践,笔者给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设计一个等腰三角形战略。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校各方面的长期共同经营和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其次,要整体规划,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再者,要科学管理,创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积淀中升华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张玮 《世纪桥》2012,(3):110-111
历经世代人的拼搏膜拜和丰富创造,体育文化早已不是最初的为了生存而"体育",更多的是为了精神享受而"体育",这里的精神享受不仅包括体育带给人们的娱乐上的享受,更包括精神品质、人格魅力上的享受。特别是后者,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与其说体育是对战的精彩,不如说是一次文化上的革命、精神上的洗礼。当精神成为一种文化,体育精神便成为了精神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出显明的传承、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为大力推进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本文首先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深入研究了精神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形势,从而提出大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凝练与彰显大学精神、切实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七个方面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总和,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弘扬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观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就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宋明丽 《世纪桥》2011,(5):8+22-8,2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既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03,2(3):38-40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任何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中所取得的文化成就,它在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及其产品,都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就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包英杰 《世纪桥》2008,(9):105-106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指向,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实现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略论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强 《世纪桥》2009,(15):154-154,156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活动影响和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体育精神一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本文探讨了体育精神的内涵和影响体育精神的基本因素。体育精神的内涵主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刻苦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影响体育精神的基本因素有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指向,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实现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克服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障碍,逐步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加强残疾人"柔性维权"的工作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不同类型精神文化需求保障措施,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维权,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精神支撑.和谐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文化层面的变化、发展过程,需要形成社会的共识,而深层次的文化启蒙对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直接的现实作用,对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在普通民众中形成和谐文化的思想和在社会层面形成和谐的氛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为城市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因素、农民工所处的工作居住因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缺失的因素以及农民工的社会交往程度及其评价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民工精神文化困境。解决之路在于政府、文化骨干部门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实现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物质文化这一固化的载体建设,需要强化对主流文化主导性和多元文化共生性统一、育人性与制器性统一、格局的整体视野与特色的个别视角统一以及物质形态的美学准则等原则的认识,以增强物质文化对精神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有效的凸显精神文化的内在力量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魂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重大,地方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谐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举措多种多样,内涵极其广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发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并且强调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这是实现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魂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重大,地方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和谐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举措多种多样,内涵极其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