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3,(8):50-50
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该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相似文献   

2.
声音     
我多年没有见到小儿子了。希望法律能帮我找回“儿子”来。--6月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对此,年近80岁的湖北老人邢秀兰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根据规定,子女若不能经常看望或问候父母属违法。"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的同时,我国也规定了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事实上,1981年我国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但30多年来,此规定竟如同虚设,变成了一纸空文。人们对此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2,(22):25-25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条例》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同时,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子女在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知恩图报是不是法律该管的事儿?道德的裂缝是否需要法律来弥补?  相似文献   

5.
王琳 《理论导报》2013,(1):37-37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舆论的回应来看,媒体和网民最为关注的,乃是"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被套上"应当"这一法律用语,道德责任就上升到了法律责任的层面。客观评价,这样的立法表态,对于强化全社会的尊老意识,  相似文献   

6.
刘灵芝  夏琳 《世纪桥》2012,(19):47-48,63
对于拥有1.85亿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国,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机构养老服务正在逐步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增多,社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法制化管理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规制,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在反腐败工作中,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应当积极探索家庭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发挥家庭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家庭监督在反腐倡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干部与家庭成员有共同利益,家庭成员愿意  相似文献   

8.
李洪祥 《新视野》2012,(4):98-101
我国《婚姻法》明文禁止家庭暴力,但对如何禁止则缺乏具体规定,于是地方性法规对此开始加以规制。目前,主张应当通过国家立法对家庭暴力进行规制已形成基本共识。家庭暴力之主体限定在家庭成员间,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面临一些困难,应对策略是:立法方面,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执法和司法方面,参与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相关部门应改变不利于解决家庭暴力案件的工作惯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制止家庭暴力;社会和个人方面,应当建立和完善家庭暴力受暴者救助机制,解决家庭暴力受暴者寻求救助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1,(6)
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现阶段城市“低保”对象主要包括哪几类人员 ?  答: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所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国发 [1997]29号 ),现阶段“低保”对象主要包括三类人员: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二是领取失业救济金期…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再婚是其行使婚姻自由权的表现,也是其晚年享受健康生活的一种需求与保证。目前,我国老年人再婚自由权法律规定较为原则和笼统,再婚老年夫妻财产权利保障较难,法律对老年人非婚同居现象未作相应限制,老年人权利保障刚性规定较弱,现实中难以实现。为此,实践中,应完善法律以保护老年人再婚自由的权利,明确老年人再婚的各自财产权,加强老年人银发同居现象的规制,不断完善老年人再婚各项权利的保障措施,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日本目前已形成了以《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护理保险法》《国民年金法》四部法律为主体、全方位、多层次的老年人福利法律体系,而我国仅有一部专门性法律,即《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且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既不配套,也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因此,可借鉴日本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经验,在我国大力推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向法律的转变,完善立法体系,依法对老年人长期护理进行规范。同时,还需要在老年人福利人才培养方面,设立专门的法律以确保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待遇和晋升路径,从而增强老年护理的职业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5,(5)
<正>司法部、全国老龄办最近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对深入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作出全而部署,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老龄工作机构深入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通知》要求,深入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要明确服务重点,着力解决医疗、保险、救助、赡养、财产继  相似文献   

13.
房香荣 《世纪桥》2007,(3):70-71,78
家庭暴力存在于古今中外,当前家庭暴力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而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法律问题。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成员中,其主体和形式都十分复杂,本文拟从家庭暴力的内涵、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着重针对我国家庭暴力法律干预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目前,家庭中存在的种种违法行为,直接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人身关系方面的违法行为辱骂殴打家人许多人都认为打骂自家人特别是打骂自家的孩子是家务事,与犯法不沾边,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打骂别人犯法,打骂自家人也犯法,因为家庭成员包括未成年子女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规定了保障他们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如…  相似文献   

15.
法之 《支部生活》2009,(5):52-53
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不履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部门或者组织,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学习导报》2010,(2):55-55
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家庭成员的心灵港湾。经营一个家庭并非易事,我们应当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家人,以免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之间越来越大的距离使本应是最亲密的人们形同陌路。  相似文献   

17.
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家庭成员的心灵港湾。经营一个家庭并非易事,我们应当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家人,以免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之间越来越大的距离使本应是最亲密的人们形同陌路。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工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公民都可以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力,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受援人给予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救济和法律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呈较快发展的势头。老年人的矛盾纠纷相对较多,如何解决这类群体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太原市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增加值和财政贡献率占比不断提高。但中小企业法律服务缺位及质量效果欠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健康发展,应当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应当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组织协调与指导,发挥省会城市法律人才资源优势,培育和优化法律服务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中小企业也应当提高法律意识和对法律服务的价值认同感,主动接受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20.
用于支持老年人生活的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来自老年人个体先前的储备、老年后的收入以及老年人自身的各种行动;其次来自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亲戚朋友的支持,相关保险项目的支出以及国家随着人口结构变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而出台的新的福利政策与项目的覆盖。利用CLASS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国老年人的养老资源仍然主要依赖于老年人对自身资源的发掘以及家庭成员的支持,而政府与社区的支持还处在起始阶段。政府已经推行的养老项目,除医疗保障有较广泛的覆盖性以外,只有极低比例的老年人享受到政府推出的专项养老保障项目。与此对应,老年人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也很低,他们获取为老服务的渠道狭窄,购买服务的意愿也不强。尽管养老的制度性资源与老年人的个体依赖之间存在某种"阻隔",但是,中国老年人的养老心态仍然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