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欧洲虽然出现了诸多具有"逆全球化"特征的现象,但从意识形态层面看,"逆全球化"还没有成为欧洲的主流;从政策层面看,欧洲还没有明确地以"逆全球化"为目标;从社会层面看,"逆全球化"思潮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欧洲的"逆全球化"还属于弱表现的"逆全球化",其影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2.
正法兰克福位于德国中部,面积不到250平方千米,人口67万,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城市,近五年已连续三年问鼎德国城市潜力排行榜榜首,国际城市排名仅次于伦敦、巴黎居欧洲第三。法兰克福之所以从一个工业小城发展成为德国乃至欧洲交通、金融、会展、科教中心,得益于其完整的产业体系,广泛的科技创新,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目前,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是仅次于伦敦和巴黎的欧洲第三大机场;铁  相似文献   

3.
罗春雁 《人民论坛》2010,(8):236-237
"欧洲"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极其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一概念经过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在其形成过程中,多重因素渗透其中,因此,很难从某个单一的角度来界定欧洲。从词源、地理、文化根源和宗教信仰的角度来审视欧洲概念可以作为欧洲研究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4.
欧洲的渐进一体化过程,也是德国逐步担当起欧洲领导者角色的过程。德国在一体化的招牌下,实现着自己的"欧洲领导梦"。这种引领作用,从实体经济逐步走向金融,从经济逐步走向政治、外交等国际经济政治领域。  相似文献   

5.
七八年前,在一次关于中国"和平崛起"问题的研讨会上,笔者就当时欧洲和美国间的争端,提出欧洲对美国说"不",缘由在于欧洲经历20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整合后,如今正在复活其历史意志。会议主办者、某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却对欧洲的前景不怎么看好:欧洲无论对自身还是对世界,谈不上还有  相似文献   

6.
正从巴黎乘坐旅游大巴沿高速公路行进约5个多小时就到了布鲁塞尔。一路上不需停车即可进入比利时,有国界但没有边防海关,这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待遇。布鲁塞尔市是比利时首都,也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总部所在地,名目繁多的国际会议常在这里举行,因而被称为欧洲首都,同时又有"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称。坐落在市中心的冈巴拉斯大广场典雅精致、美轮美奂,被法国作家雨果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  相似文献   

7.
漫新闻     
《小康》2017,(32)
正1"脱欧"三条路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表示,欧盟给英国三个选项:达成协议后"脱欧"、不达成协议的"硬脱欧"以及收回"脱欧"决定。英国和欧盟国家做买卖将不受欧盟内部规则的限制,就和美国一样。这听起来似乎是摆脱了欧洲共同市场的枷锁,不过这也导致任何交易都需要一桩桩协商,复杂的交易将导致成本的增加。照这种方式,英国就会和挪威一样,仍然在欧洲做买卖,但不再是其俱乐部中的一员。唯一的问题是,这并没有真正让英国脱离欧盟的控制,因为欧洲经济区的许多成员仍然需要向欧盟的预算提供资金。同时,他们仍然需要遵守欧盟对于欧洲货品销售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难民危机的爆发持续难消,以及"逆全球化"潮流遍袭欧洲,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欧洲人曾经引以为傲的民族国家体系具有与生俱来的缺陷。"逆全球化"并非欧洲民族国家应对难民危机的理性选择,通过"逆全球化"应对难民危机,有似"己矛"与"己盾"之战。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为欧洲的大联合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欧盟抓住这一机遇,着手将"大欧洲"这一古老的政治理念付诸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欧洲"政治理念的由来及现状,为欧盟加快欧洲一体化,实现"大欧洲"观念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作了探讨,同时,对欧盟新一轮东扩产生的影响及其前景作了分析,指出欧洲实现一体化的进程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10.
<正>客户从国王开始瑞士有"欧洲心脏"之称,中世纪的时候,瑞士就成为了重要的交易枢纽。16世纪,约翰·加尔文在欧洲兴起宗教改革,严重挑战了天主教廷和皇权的权威,于是招来了激烈的报复。新教徒不仅在政治上受到迫害,他们的财富也会被天主教廷强行"借贷"。在接下来的100多年中,有大量受迫害的新教徒从法国和意大利逃到瑞士日内瓦,他们带来的大量金钱交由日内瓦银行家打理。瑞士银行业由此兴盛发达起来。与此同时,瑞士银行也逐步建立起了保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欧洲,以英国工党、德国社民党、法国社会党为代表的"老左派"如果继续趋于中间化,就将彻底失去社会中下层民众的支持,最终只能与现在的中右翼政党共同成为"中间政党"。它们的意识形态、政策纲领、组织结构、运作形式都已经不能满足欧洲左翼民众的需要,只有完成转型才能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2.
日本、美国、韩国、欧洲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传统领导者,素有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称的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就分属于日本、瑞士、德国。但近年来全球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四大家族"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以前的60%下降到了2014年的约50%,日益崛起的中国机器人公司使"四大家族"量价齐降,谷歌。  相似文献   

13.
朱健 《传承》2009,(13):36-36
在18世纪以前,中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水平与西方相比一直都遥遥领先。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很多产品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与当时欧洲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相比,中国产品是真正的"巧夺天工",无论是丝绸、瓷器、漆器,还是其他工艺品,都让西方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相对风平浪静的欧洲饱受恐怖主义冲击,以"伊斯兰国"武装及其追随者为主的恐怖势力不断在欧洲腹地滥杀无辜,造成严重生命损失,引发罕见恐慌,使欧洲迅速上升为恐袭重灾区。欧洲恐袭频繁,既有中东恐怖主义演变的历史因素,也有欧洲国家内政外交失败的现实问题,以及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弥漫的"末世"情绪。解决与中东相关的恐怖主义,必须从地区治理和国际关系两个维度寻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蒋卫武 《小康》2009,(3):80-82
加拿大是一个福利制度非常完善的国家,即使同美国和一些欧洲发达国家比较来看,像加拿大这样福利体系完善的国家也是难得的。更引人注意的是,加拿大对下一代的重视。从其母亲孕期开始,就可以因为孕育"加拿大小公民"而受到诸多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存在差异,才会出现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俄罗斯国家和民族认同形态长期受意识形态影响,惯常用"东方-西方""欧洲-非欧洲"的公式解释。这一解释是欧洲的"东方-西方"神话而已。就俄罗斯历史理论遗产,建立完整的俄罗斯国家认同的探索,只是知识精英的财富,没有渗入大众意识。俄罗斯人在生活中能够感到一致性和共同性,但并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内部不存在离心倾向。"民族主义"部分内容被放大,成为俄罗斯政治领导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12)
<正>"丝绸之路"在2000年前贯通,从古老的中华文明,跨越千山万水,穿越亚洲腹地,直达欧洲与非洲。如今,这条被称为人类最伟大道路的沿线再次被唤醒",一带一路"将重新把沿线人民联通"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相似文献   

18.
张向军 《人民论坛》2014,(14):233-235
中国与欧洲在城镇化进程中均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城市病"、资金、人口转移、公共服务保障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中国与欧洲城镇化在社会转型任务、资金来源、政府主导模式、人口转移规模以及经济增长认同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借鉴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一体化机制、就地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以人为本、因时因地制宜的城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同舟共进》2012,(8):3
100多年前,斯宾格勒在其著作《西方的没落》中,将文化比作"一个包含着从出生到成长、从衰老到死亡过程"的"有机生命体",断言20世纪的西方正处于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如同古代文化的没落一样,其衰落已不可挽回。100多年后,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欧洲大陆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停滞,债务问题积重难返,财富创造机制失灵,福利保障制度正在透支未来……一时间,"欧洲衰落论"充斥了外媒乃至欧洲本土的媒体。这让人不禁疑惑,曾经引领世界进入现代社会的欧洲,是否真如斯氏所预言的那样,已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20.
荷兰虽是欧洲小国,但历史上也曾有过辉煌的"黄金时代"。而就在其远洋实力最雄厚的年代,荷兰成为最早与中国发生接触的欧洲国家之一。荷兰人通过各种手段,在明、清两朝渴望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甚至一度殖民台湾,其在华人眼中的形象也发生了或明或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