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人大》2006,(10):11-11
目前,占世界人口40700的8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针对水资源十分短缺这一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例如先进的节水措施和调水措施,以及包括工程技术、组织、制度和市场经济等多元化的综合管理模式等。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使这些国家的水资源利用更加规范和合理,进而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与人民生活水平休戚相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严重匮乏,而且水污染也相当严重,自然的破坏必将会让人类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日益枯竭的水资源,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当采访到今日中国论坛组委会委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晓东和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高而坤时,两位都说到:“一定要不遗余力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张涌 《岭南学刊》2007,(4):54-56
地方政府竞争是政府之间区域的竞争,其实质是地方政府围绕非流动要素展开的对流动性要素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形成合作和增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但又带来重复建设严重、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随意滥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负面效应。争取地方利益是地方政府不良竞争的根源,现行的财税政策不合理是其体制性原因、政绩考核不规范是其制度性原因,市场管理行为不规范是其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俊杰  吴佩林 《前沿》2009,(1):99-102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工、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长迅速,再加之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年来该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异常突出,严重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显得非常重要,针对该区域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坝河千亩湖雨洪利用工程建设背景鉴于“7·21”特大暴雨造成多处严重积水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防洪安全体系建设,把绿化隔离地区和郊野公园作为“雨洪利用”实施对象,将区域积水治理与“雨洪利用”工程建设相结合,形成“集分洪、蓄滞、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雨洪利用格局,实现集“雨洪蓄滞和利用、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范燕青 《群众》2011,(1):58-58
经历了“十五”夯实基础、“十一五”局部加速,常州站在了“十二五”转型发展的新起点上。 面对区域竞争、产业竞争、人才竞争“干帆竞发”的新挑战,500万常州人民使命在肩,豪情满怀。  相似文献   

7.
《天津人大》2006,(12):39-40
为了依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9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为让大家全面了解这部地方性法规,下面,就《办法》规范的主要内容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8.
观点     
《今日浙江》2011,(15):5-5
破坏水资源的发展是“失血的发展”。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时评说,破坏水资源不仅有损公众健康权、生命权,更会让地方陷入发展的贫血。  相似文献   

9.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髓,437公里水路是沿江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资源,是桂林市赖以生存的“母亲河”。37年前,邓小平同志视察漓江时就曾饱含深情地叮咛: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那是功不抵过啊!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和到广西考察调研时也一再嘱托:“漓江不仅是广西人民的漓江,也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漓江,还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呵护漓江,科学保护好漓江。”“漓江生态保护要高起点规划。”  相似文献   

10.
观点     
破坏水资源的发展是“失血的发展”。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时评说,破坏水资源不仅有损公众健康权、生命权,更会让地方陷入发展的贫血。  相似文献   

11.
我省水资源状况与水环境问题堪忧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乡人口不断增多,我省水的供需形势已经越来越紧张。再加上水体污染、水合理利用水平低、全球气候异常、人为生态破坏等因素影响,四川水资源在时空上严重失调,淡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短缺局面...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路径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由于黄河流域也是贫困问题集中区域,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问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在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利用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大核心:水量、水质及水效。围绕这三大核心问题,剖析了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路径抉择,并从顶层谋划、提升供应能力、完善水权交易、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鑫 《淮海论坛》2010,(2):34-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不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一重大举措.为有效解决目前区域协调发展中所出现的功能紊乱、区域之间无序竞争等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黄委会民主党派纪念人民治黄50年自194o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以来,已走过50个春秋,黄河从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害河已成为造福人民的一条母亲河。黄委会各民主党派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置身于黄河治理,在防洪、水电开发、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5.
魏玲玲  李万明 《求索》2014,(3):55-59
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干旱区受地理因素影响,水资源尤其短缺。新疆是干旱区之一,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利用2004年-2011年新疆14个地州市的水资源量、耕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人口的数据,计算分析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并对其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新疆水资源与耕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的匹配关系在不断波动,水资源与耕地面积和人口的匹配程度较好,与国内生产总值处于极不匹配状态。通过计算新疆14个地州市2011年的水资源一经济发展要素不平衡指数,分析了空间规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力 《当代广西》2006,(8):26-26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4月15日起正式施行,国务院决定对农业生产取水征收水资源费。在作出规定时,国务院统筹考虑了减轻农民负担与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两个因素,分不缴、免缴和低标准缴纳3种情况作了规范。  相似文献   

17.
区域公共管理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公共问题丛生提出的新型治理理念。目前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省、市政府之间自发协调两种形式实现。总体而言,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社会参与水平还比较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辖区政府的不规范竞争、参与主体协作机制的缺乏、GDP至上的绩效考核制度、区域公共政策的缺乏都制约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间竞争、构建多元共治的网络化治理机制、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公共政策成为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文管理,规范水文工作,为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灾减灾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9.
江津市环保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深化环保改革,紧紧围绕改善江津环境质量、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实施“一路三化”战略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举措,积极防治大气污染,加强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保突出问题,使江津市环境保护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重庆市环保先进典型。一、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三峡库区水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库区人民生存安全问题,江津市地处库区之尾,是库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区域。江津市环保局领导一班人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重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水污染治理。1.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管理。几江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作为库区首批国债资金的重点环保工程项目,运行正常,对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严格监督其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20.
中部地区要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制度安排上,必须加强利用价格管理水资源的力度,通过水价调整,制定市场化的水价体系;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深化产权体制改革,强化流域统一管理机构权威,推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同时引入中央政府主体和水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建立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经济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