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007年初以来,我省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创建“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的“三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12月14日至15日,全省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暨“三新”工作会在安顺召开。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曾祥权说,“三新”活动是我省人口计生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农村的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农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安全等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任务和重要前提。人口计生部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既是责任所驱,也是事业所需。作为一个以农村型社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相似文献   

3.
被省委、省计生委评为计生“双进、双建”先进单位的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认真落实人大代表“让计生工作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把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大力实施以“婚育新风促村风文明、利益导向促生活保障、致富帮扶促生产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生温馨工程,使该镇的计生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同频共振”,收到两促进、两提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峰 《人大论坛》2010,(8):33-33
近年来,贵州省务川自治县柏村镇后坝村计生协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计生协组织建设新模式和工作的新方法,开创计生协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行“支部+协会建设新农村”试点活动。带动了广大计生户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和人口计生事业的同步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兖州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为发展目标.按照以工促农、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呈现出“五新”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程文 《江西政报》2006,(19):48-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事关万年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具体工作中,将以实施“五民战略”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泽洲 《新重庆》2007,(6):25-27
秀山县位于武陵山腹地.历史上素有“武陵明珠”和“小成都”之称.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农业人口54万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全力做好“促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和谐”、“工作机制建设”四篇文章,在切实促进秀山县的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被省委、省计生委评为计生"双进、双建"先进单位的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认真落实人大代表"让计生工作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把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大力实施以"婚育新风促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梨树县委统战部立足统战特点.切实开展10项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即:动员引导统战成员围绕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调研,献计献策;组织动员统战成员为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和人才;调动统战成员到农村开展扶贫济困回报社会活动;引导统战成员参与农村文化卫生建设;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在统战成员中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努力为统战成员服务新农村建设构筑各类平台;  相似文献   

10.
黄筱娜 《桂海论丛》2007,23(6):77-80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其中,“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乡风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乡风文明”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之中。因此,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俊 《政策》2006,(2):18-19,3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与时俱进、总揽全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湖北的长久之策。本期《特剐策划》栏目,特采划、组编这组文章,旨在突出这一主题宣传,促进这一工作的全面而稳妥地开展。全省上下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华侨农林场展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有利于促进华侨农林场改革与发展。侨联与海外华侨、华人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的工作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开创新时期侨联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国珍 《理论月刊》2006,(8):167-17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确立新的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战略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左权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80%,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我县意义重大。我县的总体构想是,瞄准“建设晋巾重要新型能源基地、太行山中段明星城市、特色旅游名胜景区”三大目标。按照城镇化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倡导乡村文明,扩大基层民主,逐步把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我省人口计生工作从实际出发,把人口计生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五结合,六关爱”活动即:少生与优生相结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少生与快富相结合,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少生与保障相结合,解除后顾之忧;少生与健康相结合,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少生与文明相结合,推进现代生育文化建设。关爱计划生育家庭,加大利益导向和宣传教育作用,继续降低生育水平;关爱育龄群众,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争做育龄群众贴心人”活动,满足育龄群众对计生与生殖健康需求:关爱新生儿,预防和减少出生数目;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  相似文献   

16.
王远玉 《今日海南》2006,(11):32-32
在新时期开展农村生育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生育文明是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生育文明的核心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1,(1):2-3
“阳光、和谐、惠民”,这是杭州市“十一五”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词。“十一五”期间,杭州市人口计生委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目标,通过政策创新,让计生家庭实现老有所养;通过生育文明建设,让新型婚育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让计生优质服务普惠于民;通过人性化工作,让低生育水平得以继续稳定;通过均等化服务,让流动人口共享品质生活。五年来,杭州市人口计生事业重点推进、卓有成效,成为全省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章丘市以建设新农村新家庭为契机,把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工作融合贯穿于计划生育业务工作之中,通过抓业务工作促进新家庭创建,通过新家庭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确保计生业务工作、新家庭创建、新农村建设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人口236.69万人,占总人口的71.4%。  相似文献   

20.
孙燕丽 《群众》2011,(4):23-25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事关江苏“两个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