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满楼 《政府法制》2014,(23):33-33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冯玉祥请他讲授历史课时。让随从和亲朋好友也参加听课。一天正在讲课,蒋介石来到冯玉祥的公馆,冯玉祥向蒋介石介绍翦伯赞后,汇报说是请他在讲历史课,蒋介石连声说“好”:“你继续讲,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  相似文献   

2.
已铭 《政府法制》2014,(23):44-44
对蒋介石而言,“结拜兄弟”只是为了建立并维持小圈子,达到某些目的的手段而已,并无什么真正的“兄弟情义”。1927年年初,蒋介石为了拉拢李宗仁、冯玉祥充当北伐的先锋,先后与二人结拜为兄弟。蒋介石与李宗仁互换的兰谱上写着四句誓言:“谊属同志,情比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  相似文献   

3.
冯玉祥研究的回顾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祥研究的回顾与评估张连红冯玉祥是一位身经两朝四代、在中华民国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自滦州起义起,中经反对帝制,讨伐张勋,推翻贿选,首都革命,五原誓师,参加北伐”[1]到中原大战、张垣抗战,一直是全国政局更迭的关键人物之一.正因为...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7):26-26
“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中原大战”。  相似文献   

5.
一鸣 《政府法制》2013,(17):44-44
有一次,一个县长给冯玉祥送礼,被他狠狠地打了一顿,令其拿回礼物。消息传开,再也无人敢给冯玉祥送礼了。  相似文献   

6.
王贞勤 《江淮法治》2012,(12):58-59
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临阵倒戈并不鲜见,军阀中的“变色龙”可谓俯拾都是。但若论“变色”的次数,恐怕哪一个也比不上石友三.他曾三度投冯(冯玉祥)三次叛冯,投阎(阎锡山)反阎,投蒋(蒋介石)反蒋,投张(张学良)反张,联共反共,抗日投日,被冠以民国第一“变色龙”。  相似文献   

7.
肖耀南的“倒吴计划” 1924年9月8日,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兵山海关,北京政府总统曹锟发表讨伐张作霖的命令,委派吴佩孚为总司令,兵分四路与奉军激战于山海关、瓤可等地。9月23日,冯玉祥部倒戈,从古北口、密云、怀柔、高丽营前线秘密回师北京,包围总统府,囚禁曹锟,发动了震惊海内外的“北京政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拘留后的三日”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拘留后”;一是如何计算“日”。  相似文献   

9.
周云 《政府法制》2013,(32):23-23
上世纪20年代中期,有两大军阀突然崛起,一个是北方的冯玉祥,一个是南方的孙传芳。孙传芳集团后来在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打击下土崩瓦解;而冯玉祥,虽然其间小受挫折,但自从五原誓师之后,发展一路顺风顺水,  相似文献   

10.
这曾经是2010年一个非常流行的段子:一男见一女后起色心,女子誓死不从。男人大喊:“我有权力!”此女不甘示弱,回道:“我有微博。”  相似文献   

11.
童舟 《政府法制》2008,(13):43-43
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很穷。一次房东与他签订租契时,房东写道:假如克雷洛夫不慎引起火灾烧了房子必须赔偿15000卢布。克雷洛夫看后,不动声色,提笔在15000后又加上两个“0”。房东惊喜地喊道:“150万卢布?”克雷洛夫耸耸肩,说:“反正我也赔不起。”  相似文献   

12.
幽默大王     
最后一道菜 一台商到家乡 W 镇办厂,厂房奠基那天,台商设宴请镇政府有关领导。镇政府有关 领导酒足饭饱之后,无一人有离席之意。台商见状有些不解,便贴着堂弟的耳朵低声 问:“他们饭吃过了,怎么还不走?”堂弟回答:“我忘记告诉您,还有最后一道菜没有 上。”台商又不解地问:“饭都吃饱了,还上什么菜?”堂弟解释说“就是给在座的每位一 包香烟,这是我们这里的习惯。”台商明白后马上叫来服务员小姐给每人发了一包香 烟。于是,镇政府有关领导才高高兴兴地一一与台商握手散去。 镇政府有关领导走后,台商问堂弟:“我小时候在家乡可没听说有这个习惯?”堂弟 笑道:”习惯在发展嘛!”  相似文献   

13.
卖茶壶     
龙泉镇小学教师许峰酷爱写诗,最近接到“诗歌月报”社通知,邀请他去景德镇参加“新诗笔会”。许峰接到通知后喜忧参半:因车费自理,学校难以报销;妻子一人在家耕种责任田,收成总比别人差些,哪儿有多余的钱呢?老校长善解人意,对许峰提示道:“你可以找找姚镇长,只要他表态,完全可以解决车费问题。”傍晚,不会吸烟的许峰咬咬牙买盒“红塔山”,找到了正在酒后品茶的姚镇长,小心翼翼地递上“通知”。没想到姚镇长看后竟爽快地答复道:“这是一件大好事嘛!我表态:不但车费报销,开会回来还要按有特殊贡献发给1000元奖金!”“…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起蹊跷的“入室抢劫、强奸案”。“歹徒”竟然在大白天入室“抢劫”,并将留守在家里的一位年仅14岁的少女“强奸”!案情重大,社会各界深感震惊。可是,当警方介入此案后,却发现此案疑窦重重。警方深入调查后惊讶地发现:制造这起“入室抢劫强奸案”的竟是“受害者”本人——一位年仅14岁的初三学生。  相似文献   

15.
纵观刑诉法条文,运用“立即”一词有十余处。如第六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三条:“……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第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第七十条:“……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第七十二条:“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第六十八条:“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第一百三十四条:“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等等。上述条文,虽运用“立即”一词,但均没有明确其具体时限。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双休日,我和妻正在家看报,忽听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位在乡下工作的年轻办事员。给他泡上茶,寒暄几句后,我便直奔主题,问小伙子有什么事。他哼唧了一下,说:“你知道,我在乡下已经摸爬滚打了五年,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家在城里……”我一听,立刻明白他的来意了,就说:“组织上会考虑你的工作调动问题的。这样吧,你回去后写张申请给我。”小伙子说:“申请我已写好带来了。”我说:“行,你就交给我,我会尽力的。”小伙子很知趣,说了几句“拜托”“谢谢”的话,就起身告辞了。客人走后,妻在客厅发现了问题:原来茶几上搁…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桩不大不小但很奇特的官司:“主人公”是只通人性的鹩哥,每天跟在主人身后“散步”,会说“您好”、“谁要鸡蛋”等十多句话,还能背诵唐诗,见者无不喜爱,当地媒体曾专题报道了这只“小东西”。谁料想,“小东西”有一天飞走后迷失方向,被人捉去后出售,乌主人费尽周折讨也讨不回,买也买不归,一怒之下,打起了一场鸟官司……当地法院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说:这鸟官司在平顶山市是第一桩,爱鸟如此执著的马主人也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18.
革命志士、女中豪杰秋瑾生于1875年,算不上“80后”。她曾写道:“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豪杰。”在另一首满江红里,她这样说:“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  相似文献   

19.
柳萌 《中国监察》2010,(21):61-61
偶然读到一则消息: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组织部门会议上,说要“三个方面留人”,一日“事业留人”,二日“感情留入”,三日“待遇留人”。这三方面的留人对策,尤其是“感情留人”,我看后颇有感触,曾接触过的那些官员,有情者与无情者,立刻都呈现眼前。  相似文献   

20.
“散”,青海方言中大吃大喝,享受荣华富贵之意。某日,乡下二位老者赶集,时至中午,饥肠辘辘,便去一饭馆就餐,进饭馆后大声叫到:“上两碗面汤!,”随后从布包中取出“白面”馍馍泡入面汤中大吃大喝起来。其中一位说:“‘散’哪,不‘散’着咋哩!”两位老者面汤泡馍时的喜悦心情自然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