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友曾经发给我一条短信:“如果你不相信爱情了,那么去看看夏加尔的画吧。”马克·夏加尔是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他的油画,色彩鲜艳,别具一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余姗姗 《检察风云》2013,(22):88-91
20世纪初,美国胜家公司的继承人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来到欧洲,他在众采纷呈的艺术界,找到了他毕生的兴趣所在。他以敏锐的眼光收集了一批囊括多种画派代表作的19世纪绘画,并成为美国克拉克艺术馆的创始人。今天“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来到上海博物馆,展期至2013年12月1日止。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20日,又一个令人震撼的死讯传来。这一次.是卡扎菲.在此之前,纵然被多种势力联手绞杀,卡扎菲依然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之一。但在这一天,他69岁的生命以“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惨烈方式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4.
1998年1月,罗兰·杜马发现他成了巴黎郊外自己公寓中的一名囚徒。他被迫站在一边,眼睁睁看着一个50多岁、留着一头金黄短发的妇女,有条不紊地翻着他的东西。举止文雅的杜马先生是前总统密特朗的亲密好友,当过法国的外交部长,此刻是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实际上是法国最高的法律权  相似文献   

5.
鄢筱苒 《政府法制》2013,(35):35-35
清末重臣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还很矮。他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个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画,画上的三个矮子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此画一经展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败坏总督名声,属下都看不下去了,要求张之洞把那个画家抓起来,关进大牢严刑拷打。以张之洞当时的权力,抓个画家当然是小菜一碟,可是,他却选择了“退一步”,居然自己掏腰包,把那幅闹得满城风雨的画买了下来。此举让轻视他的画家佩服不已。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的平阴县,是我国遐迩闻名的玫瑰之乡。在这块美丽富庶、花团锦簇的土地上,奔波着一位为群众排忧解难,从不知疲倦的法庭干部,他就是玫瑰人民法庭庭长姬长森。 他皮肤黝黑,一双深邃的眼睛,显露出他的干炼和正直。1978年他脱下了戎装,加入了人民法官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相似文献   

8.
法治刍议三题傅光明一、法典以通俗为上。法国的拿破仑于1799年上台后亲自主持制定实施了民法典。他要求法典简明,适合法国农民在烛光下阅读,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法律权利。司汤达曾夸法典的文风,说他自己每天读几页法典以改进自己的文风,法典的起草者也抱着让每个公...  相似文献   

9.
张蕾 《中国律师》2002,(3):75-76
武严平的遭遇真是应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这句中国古话。在出国的热潮中,已届不惑之年并事业小有成就的武严平动了出国的念头。他想通过中介公司,技术移民加拿大国,实现人生新的梦想。从1997年4月到2001年8月,近五年的时间里,武严平像做了一场梦,不仅移民没成,反以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关押近一年。最后终获无罪释放,拿回了属于他的2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  相似文献   

10.
陈甲取 《政府法制》2012,(11):51-51
世人评说吴作人的画“落笔惊风雨,画成泣鬼神。”其笔墨传情,已达出神入化之境。吴作人为人平和,朋友索画,只要得便,他总慷慨相赠。但总有些人想通过朋友作跳板求画,长久下来实在不胜其扰。  相似文献   

11.
市长的画     
凤凰 《政府法制》2013,(20):49-49
刘勇一直是小偷小摸,从没发过大财,但他做梦都想发大财。这天,刘勇得到一个消息,市长不但会画画,而且画得还很不错,一幅画少则能值十万,多则二十万。刘勇听了心里痒痒的,他想要是能弄到一幅市长的画就好了。后来,刘勇还真把市长的一幅画偷到手了。那是一幅山水画,刘勇偷得后欣赏一番,赞不绝口,果然是好画,他想这画肯定能卖二十万。这下可发大财了!刘勇笑眯了眼。  相似文献   

12.
奥地利的检察制度──欧洲三国考察概况之一中国检察考察团编者按,以中共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干部教育局局长雷铣为团长的中国检察考察团一行五人,于1994年4月14日至5月13日前往奥地利、德国、法国三个欧州国家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分别拜访了三国的最...  相似文献   

13.
1598年12月,有着“荷兰神童”之称的胡果·格劳秀斯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法国奥尔良大学罗马法博士学位.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授予格劳秀斯一枚铸有自己头像的金质勋章,连声称赞道:“这是荷兰的奇迹!” 20年后,格劳秀斯越狱成功后化装成泥水匠重返巴黎.  相似文献   

14.
姜森 《检察风云》2023,(6):68-70
<正>一个曾以残忍手段杀害法国爱国人士和犹太人的纳粹战犯,二战后竟未伏法,而是远遁南美,后于冷战中充当了西德(联邦德国)间谍。直到1983年,他才被引渡回法国受审。50年后,欧洲媒体披露了此人恶行累累的一生。据法国《欧洲新闻》报道,对于见证过纳粹暴行的法国人来说,1983年2月5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绰号“里昂屠夫”的克劳斯·巴比终于被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驱逐出境,并被引渡到法国,在里昂接受审判。  相似文献   

15.
父亲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耐心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或上万元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知名的人身上?”  相似文献   

16.
这位英国巨人,以他画中的投射光而载入史册。在艺术之都一巴黎,正在举办他的画展,直到5月24日。  相似文献   

17.
大师的败笔     
张秀芝 《政府法制》2013,(23):38-38
乔治·勃拉克是法国的著名画家.一天,一位画家朋友来他的画室参观.闲聊时,勃拉克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画了一个多月,可有一处小失误,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朋友看了看画说:"这处败笔来得恰到好处啊,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画跟你交换."勃拉克一惊:"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画跟你换,还是扔了好!"但朋友一再坚持说:"这幅画根本就没问题.你换一个角度欣赏,那‘败笔’就是锦上添花!我要将它挂在画室,让学生和收藏家们学习鉴赏." 朋友这么一说,勃拉克想:可能是自己把失误看得太严重,否则人家怎么愿拿精品来换.于是,把画换了出去.后来,勃拉克看到那幅画果然挂在显眼的地方,更相信朋友的话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人画到了清“四王”以后,已入衰退。是徐悲鸿大胆冲破重重束缚,经过卓绝的求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揭开了复兴中国画的新时代,奠定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19岁慈父病逝,寿康百感交集,改名为“悲鸿”。鸿是一种大鸟,他希望能像大鸟一样高飞。从此“悲鸿”两字成了画家一生的预言和写照:以情待人,胸怀大志。1915年夏天,徐悲鸿来到了上海。当时审美馆的高剑父和高奇峰看到徐悲鸿画的马图,盛赞道:“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之。”并为画家公开发表了第一张画马图。1917年在名流康有为的影响和劝说下,…  相似文献   

19.
《法人》2006,(3):122-122
1928年,米老鼠形象问世。关于迪斯尼怎么会突发奇想选择老鼠作为卡通形象的故事有好几种不同的版本。其中被引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说法是.这个灵感产生于他参加完一个糟糕的商业会议回家的路上。在那次会议上,他被剥夺了对野兔奥斯瓦尔德的控制权.这是他当时创作的最成功的动画形象。在去好莱坞的火车上.迪斯尼做了一个“白日梦“.他梦到了那只经常出没于他那间陈旧办公室的老鼠朋友.这激发了他的灵感。原来.迪斯尼想给他的新动画形象起名叫莫蒂默.但他的妻子却表现出敏锐的市场营销才华.建议他改叫米老鼠。1928年,在世界第一部有声卡通影片《威利汽船》中米老鼠初登银幕。这一年,迪斯尼只有26岁。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他以画家、书法家、散文家与翻译家集一身而闻名于世。他的散文淡雅、含蓄、亲切、幽默,看似平淡朴实的字里行间,往往能让人悟到一种饱含哲理的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近日笔者读到《丰子恺作品集》中一篇短小的佳作———《斗牛图》,深感耐人寻味。文中称,唐朝有位叫戴嵩的名画家,以画牛见长,被称为当时独一无二的画牛专家。到了宋朝,有一位叫杜处士的,家里收藏了一幅戴嵩的真迹《斗牛图》。这几百年前的古画自然令杜处士视为至宝。一天,杜处士拿出这幅古画来欣赏,被一个牧童看见了。牧童笑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