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证“秀     
自打“脱口秀”“脱颖而出,各种“秀”便“秀”起云涌。作秀之事闹在其外,作秀之人乐在其中。现在倒好,连端庄的公证也演变出“公证秀”,众目睽睽下作起“秀”来了。 4月26日《南方周末》报  相似文献   

2.
所谓“官场秀”,说白了就是担负一定党政领导职务的人搞形式主义。近几年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作秀”歪风呈蔓延之势,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作秀”种种归纳起来,“作秀”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形式:急于表功的“政绩秀”。热衷于搞“政绩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好大喜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作秀大王”起诉搜狐一案。这位“作秀大王”叫马献青,河南濮阳人。此前,他曾“秀”出过“卖屁股”、“征伴侣”、“卖孩子”、“大耳怪”等热门新闻。“作秀大王”状告搜狐,缘于他策划的一场“街头求助秀”: 前不久,为救助一位湖北的大肚女童,他搞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策划”,共筹捐款11万元。这场“街头求助秀”被媒体追踪报道后,也被网站转载。但搜狐网在转载时,因标题的一字之差,激怒了“作秀大王”。  相似文献   

4.
官场双面人     
综观这些年落马的腐败官员,他们几乎有一个带共性的特点,就是善表演、爱作秀,最典型的如语言秀,如什么“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就睡不好觉”;什么“我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飘浮、不作秀、不忽悠、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什么“廉洁是一种幸福,做清官是大智慧”……啧啧,听听其说法,再看看其落马后披露的腐败事实,常常示人以滑稽,进而感到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5.
杨速炎 《政府法制》2009,(15):12-13
近来,海珠桥几乎已经成为广州的跳桥“胜地”。从4月1日到5月21日,“跳桥秀”一共发生了11起。海珠桥每每被封,公众的态度也渐渐从同情、理解转向麻木、厌烦乃至愤怒。甚至有老伯将一位跳桥者从桥上一把推下,致其多处骨折……跳桥者为何总是选择海珠桥?在所有“跳桥秀”乃至其他“自杀秀”发生的背后,又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万静 《法人》2008,(6):76-77
因怀疑银监会“征求公众对部门规章意见”涉嫌“做秀”,北京律师要求公开商业银行通存通兑《暂行办法》的清理结果信息,由此引出话题——政府信息公开如何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杨涛 《政府法制》2009,(15):1-1
连日来,诸多媒体热议杭州公车改革的问题。 媒体与公众热议的焦点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有人责问在车改的同时发放“车贴”的合理性,有人怀疑车改能否持续进行,还有人认为车改是一种作秀。但我想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忽略了,那就是:凭什么公检法机关的公车要置于车改的门外呢?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颁布了《2000年-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纲要》,针对贫困地区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这无疑是一项造福贫困地区的“民心工程”。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有一些“官场作秀”现象。如“数字秀”。有的贫困地区扶贫项目不多,扶贫效益不高,却在汇报总结时大做数字“技术处理”,想办法把人均纯收入加上去,把贫困发生率降下来,以此捞取政绩。又如“工程秀”。一些贫困地区不搞体现贫困群众根本利益、有可持续发展意义和典型示范作用的精品工程,却搞一些仅限路边道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21日,胡小燕当选全国第—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两会之后,有媒体公布了她的手机和QQ号码,随后公众对其质疑不断升级。在三四月的大量报道和评论中。任职三水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成品车间副主任的胡小燕被描述成一个善于“作秀”的人物:获得人大代表身份后,就离开厂房,搬进条件优越的私人办公室,  相似文献   

10.
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在建设现代化法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力量。然而,当前的听证会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媒体和公众认为是"作秀",本文针对这一尴尬局面,对现行听证会的各种不足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完善听证制度的若干方案。  相似文献   

11.
“作秀”是从港台娱乐界引进的新词,其本意是指各类“星”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故作姿态的种种自我表现。其实,作秀并不是“星”们的专利,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们,也时不时地表演一把,“作秀”一番。比如,明明是视钱如命、贪得无厌,却要装成超凡脱俗、两袖清风;明明是好色之徒、男盗女娼,却要装成正人君子、道貌岸然;明明是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却要装成正直无私、清正  相似文献   

12.
金言 《政府法制》2005,(21):26-29
“做秀”是从“做作”引申而来的,指 有意造作、不自然、卖弄的意思。说白了 就是搞形式主义。近几年来领导干部“做 秀”歪风呈蔓延之势,其危害之烈、损失 之重、群众怨恨之深,令人触目惊心,成 了劳民伤财的祸根。 “做秀”歪风四处蔓延 有人总结说:“做秀”歪风如同臭豆 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此,一些人对 “做秀”乐此不疲,几乎“秀”到了经济、社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从何时何地开始,本是建筑上常用的“工程”二字被引入了政界。于是,各种各样的“政治”工程纷纷出台,而这几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形象工程”、“明星工程”、“标志工程”、“亮点工程”、“盆景工程”等等,所有这些工程,又被人们称之为政绩工程”,亦称为“作秀工程”。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心浮气躁,耐不得寂寞,喜欢追潮赶浪,热衷于大手笔,大动作,追求轰动效应,喜欢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喜欢做无人知道的“小事”。所谓做“大事”,就是不惜花费巨额财力、物力、人力,以“天下第一”为目标,以“国际一流”为水准,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余秋雨被指“已为灾区捐款20万元”不实;2010年初,章子怡被曝“诈捐”,这些频频发生的“诈捐门、慈善秀”引发了公众对名人“诈捐”现象的愤慨。对慈善捐款是否能够执行到位以及捐出去的钱用在了什么地方的思考,也成了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当前,必须制定明确的法律条款,用制度来规范和引导慈善行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评论说,现实生活中,很多贪官善于作秀,用各种“正面宣传”来掩护自己。然而,邱晓华显然不是一个善于作秀的贪官那么简单,那为何“善”与“恶”如此矛盾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16.
说法     
《政府法制》2013,(27):63-63
这两天看了不少东西,接了地气,颇有收获。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农村推行的直接选举,因其鲜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被人喻为“草根民主”。“草根民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政治秀”,它活生生地凸现在大众面前,并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的具体实践,推进“草根民主”,我们需要完善的法律,也需要公正的司法体制,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霜沐 《公民与法治》2010,(18):18-19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败的成本将越来越高,腐败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腐败的手段方法也将越来越隐蔽多样。在这样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下,有一种“全懂全能型腐败”悄然而生。搞这种腐败的官员有文化,懂理论;有知识,懂法律;有权力,懂运作;有谋划,懂造势;有人缘,懂作秀……他们参加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把手”是在具有中国特色政治生态中的特定称谓,长期以来普遍成为官员履政的追求目标,但在公众的心目中大有贬义化的趋势,前者“爱”之深,后者“痛”之切。原因无他,在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十七大语)的当前,“一把手”腐败尤属其中焦点与“枢纽”,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20.
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中国西安邂逅一名七岁的中国小女孩。“你很想看见我,是吗?”“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民的”。“唔,……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这段对话最先刊载于《女友》杂志1999年第1期,后又经许多传媒传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克林顿对这名七岁小女孩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之时,我看不象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公众场合刻意说出些言不由衷的话来做“政治秀”,而应当或多或少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或许就是不经意之间向一名中国小女孩吐吐苦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