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据如下:从内在逻辑结构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基本内容,堪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从纵向源流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贯穿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连续性的重大社会理论中,堪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脉络;从横向社会基础看,富裕、公正、民主、自由是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价值,堪称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系统。  相似文献   

2.
王勇 《奋斗》2005,(1):13-14
政冶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基于法律至上原则而实现的良好法律秩序,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蕴含着的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等价值。法冶是建设政治文明题中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和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尽管表述各异,但是在人类的终极关怀上却有一致性,区别仅在于实现它们的路径选择不同.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基本理解上的偏差,是导致在实践中我们没有自觉追求它们的重要原因.要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对自由、平等、民主这些基本价值进行再确认.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的民主理论家之一,托克维尔对现代民主发展背后的文化逻辑给予了重点关注,这集中体现在其民情思想当中。托克维尔的民情概念源出于拉丁文,意指整个社会的道德和知识因素的总和;其民情观意在处理平等与自由的冲突,期望民情能够在不平等但却自由的过去与平等但自由命运未卜的未来之间充当传承自由的载体。然而,由于托克维尔在民情内涵、判断标准及其政治观和殖民主义立场等方面存在着的一系列缺陷和不足,造成其民情思想也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三个倡导”的表述形式.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在总体上是反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其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主要包括自由、公正(平等)、互助,其自由观带有浓厚的空想性,把自由和专政对立了起来,同时又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其平等观是希望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实现公正的价值目标;其互助观是期望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7.
为现代良序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核心价值,大多与公共生活有关。在民主共和政治构架中策划重建公共交往、恢复公共自主,展现出通往良序社会的一种可能。以公共交往拓展公共生活空间、消除“自我”的封闭、唤醒尘封的公共关切,恢复公共性’的供给,才能在这个充满分歧与不平等的社会世界中调和冲突,延续共和、和谐、自由与公正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7)
官本位体现着人治社会专制集权的制度安排,体现着等级特权观念和"以官为本"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民本位则体现着法治社会民主法治的政治安排,体现着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以及"以民为本"和"法律至上"的价值规范。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是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只有扫除专制体制残余,完善民主法治制度,打破特权等级观念,构建自由平等理念,破除官本位的传统文化残余,达成以民本位的现代价值共识,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官本位的人治社会传统,建立起民本位的现代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9.
黄树东 《红旗文稿》2012,(2):8-11,1
有一种看法认为,公有制同民主不能兼容,似乎私有制同民主和法制必然相连。从历史长河来看,私有制的大部分历史才是不民主的。旅美学者黄树东在《公平是民主的基本精神》中指出,公有制的精神是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政治程序,必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必须是直接参与的民主。公有制改革的目的,是如何让所有社会成员能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公有财产的管理,让国有财产为全社会及其每个成员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摘     
《红旗文稿》2012,(16):40-41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在价值群中居于主导地位,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和集中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价值规范。它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利益;二是反映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的核心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根本不同。有人认为,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其实不是。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它的根本原则是私有财产制度神圣不  相似文献   

11.
张潇文  陈璐 《唯实》2014,(12):35-37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长期形成并经其成员认可的基本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国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是社会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价值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增强本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其中一些有效做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借鉴。一、部分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现状美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正义、博爱。  相似文献   

12.
在苏东剧变解体以后,福山鼓吹的"历史终结论"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却从根本上"证伪"了这种"历史终结论"。本文针对福山的基本观点,强调资本主义绝不是"历史的终结";西方社会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在人类社会并不具有普世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在人类文明史上开拓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现代社会的合法性危机,晚近西方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秉持立法和公共决策的合法性应当源于自由平等公民间的协同商议立场,并通过国家的宪政制度设计以实现真实自治的民主理想。作为宪政民主理论的新范式,协商民主以维系理性共和国的宪法秩序为旨归,具有彰显人民的宪法主体地位、形塑和谐的国家与公民间关系、矫正自由民主的内在缺陷、控制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培养公民宪法认知力的重要价值。协商民主还蕴涵着深刻的宪政品格:尊重宽容是理性协商的前提,积极参与是公民的协商美德,互惠合作是持续协商的基本原则,程序正义是有效协商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方“防止多数暴政”思想论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施雪华  胡勇 《唯实》2004,(3):31-36
"防止多数暴政"思想产生于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转型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所带来的阶级结构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政治结构与政治思潮的转型反映到近代思想家的观念之中,产生了"防止多数暴政"思想.就整体而言,它不是一种反民主的思想,其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地域性,体现了现代基本政治价值--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冲突;它是一种在现存体制中试图调和现代社会冲突与阶级对立的努力;它完善了民主的传统经典定义;它还成为调节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5.
韩桥生 《求实》2012,(5):41-43
制度与人的关系具有内在性和紧密性,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制度德性建设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人的发展视野中,自由和平等是制度德性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自由与平等的和谐是制度德性建设的灵魂,自由与平等在现实中的冲突,使得国家的干预成为必要.构建合道德的制度是国家干预自由与平等关系的着力点,而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则是制度德性建设中协调自由与平等关系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判定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状况是文化多元性的危机,他关注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社会的改善问题。差别原则的价值目标除了要谋求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或者说是构建合法的不平等之外,还服务于构建一种公平有效的社会合作体系,以利于缓和自由与平等之间的价值冲突。尽管其差别原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认为还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民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核心是法治教育,一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二是法治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秩序、正义等方面的价值与现代公民意识相契合。  相似文献   

18.
<正>有关"普世价值"的争论,近年来延续不绝。认同西方"普世价值"者认为,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怎么能否定呢?我们不是也把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我们不也讲人权吗?进而提出,谁否定"普世价值",谁就是站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对立面。这种观点容易引起思想混乱,颇有澄清的必要。澄清"普世价值"的是与非需分清三个层面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宣扬和推行"普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贡献在于它把正义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和评价一切社会实践及其理论的最高标准,揭示了消灭私有制和其它个人权利的想法不但不切实际,而且违背正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是一个正义的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公平、效率等其他价值的实现都要以正义为基础和前提。一个正义的社会是一个个人权利或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由得到有效保护的社会。正当的平等的自由、私有制度、民主(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主)等等都是个人不可剥夺的应有的权利。私有制的所谓剥削不过是非民主制度下一般掠夺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理论导报》2014,(3):57
正参考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概括,与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典型特征,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是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