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新加坡的华文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 ,华人占其总人口约76.9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英文在新加坡占主导地位 ,华文并不普及。为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基 ,加速现代化进程 ,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华文的地位。一、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的表现与原因独立前的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 ,殖民统治给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英语流行 ,各民族语言衰落 ,华文教育也不例外。1980年 ,新加坡南洋大学的不复存在标志着华文教育在新加坡的全面衰落。(一 )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的表现在新加坡 ,作为母语文之一 ,华文虽然较其他…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的多元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的人口总数310万(1995年),其中华人240.3万,占总数的77.5%;马来人44.0万,占14.2%;印度人(包括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和孟加拉人)21.7万,占7.1%;其他人种(包括亚洲其他国家人、其他各洲人和混血人)3.7万,占1.2%。①这个基本上都是外来移民的国度因其种族构成复杂,有“世界人种博览馆”之称,同时它又是除中国外唯一的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国内民族关系复杂的新加坡并未受到来自民族关系方面的大的影响,而且其相对融洽的民族…  相似文献   

3.
一、新加坡独立后的语言政策回顾新加坡独立后 ,为了能跟上西方的文明步伐 ,政府制订了一连串的教育政策 ,大力推行英文教育 ,处处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致使民族母语(包括华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强力冲击。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新加坡的语言政策自然是独尊英语。因此 ,在双语教育课程设置中一般都规定英语为必修课程 ,小学高年级直至中等教育都要以英语为教学用语 ,而母语只限制在小学低年级。从自治到独立前夕(1959~1965年)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实现与马来西亚合并的政治目标 ,在语言政策上 ,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和各民族交际的共同语 ,其他几…  相似文献   

4.
胡光明 《东南亚》2003,(4):58-62
新加坡是个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占全国总人口76%的华人的母语———华语,在新加坡曾广泛流行,自1970年以来,政府为了促进各种族的沟通和提高新加坡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力推行英语教育,英语实际上成为政府、教育及商业的语言。从此,华语在新加坡的地位日渐衰落。2 0世纪80年代,受“讲华语运动”影响,华语(普通话)一度在新加坡华人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使用。但最近十年来,英语在新加坡各族家庭用语中使用的比例越来越高,华语日渐式微,华语使用人数和水平都在下降,前景让人担忧。2 0 0 0年新加坡已基本确定了2 1世纪的新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为有关种族身份和种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利的社会试点。人们发现,在该地区有很多不同的种族共存于称为“单一民族国家”的现代独立实体中。东南亚各国的人口状况各不相同。在新加坡的人口中,华人占了将近80%,而印度尼西亚则拥有300多个种族和几百种语言,其华人仅占人口总数的3%左右(500万人)。东南亚各东道国对少数民族和少数宗教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同为多种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两国都有着不断接纳外来民族迁入的经历。15~19世纪,华人族群分别在这两个国家扎根并繁衍。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26%,而新加坡华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6.8%。由于华族在两国都为主要民族之一,华族文化的载体——华语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成为两国华人社会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对于华语教育的发展问题,两国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需要,  相似文献   

7.
周聿峨 《东南亚》2000,(2):55-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有为数不少的华文学校 ,但战后的几十年中 ,各国华文教育严重衰落 ,包括华人占人口比例 70 %的新加坡。惟有马来西亚是个例外 ,目前 ,全马有以华语为教育媒介语的国民型华文小学 12 82间 ,华文独立中学 6 0间 ,华文大专3间 ,建立起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究其原因 ,最根本的在于 :马来西亚华人把维护民族母语教育提高到维护民族文化高度。一再强调 ,我们的文化 ,便是我们民族的灵魂。这崇高的、圣洁的灵魂 ,必须受到极神圣的尊重。而我们文化的传递与发扬 ,必然寄托在华文教育的继续存在及发展的上面。①…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以华族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面对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 的现实,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 是其经济 繁荣、族群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 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和发展 而来, 是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实用多元主义的多元语言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马来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灿伟 《东南亚》2001,(4):46-50,56
仅占新加坡人口 14 1%的马来民族过去一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但是 ,随着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马来人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其他族群的距离不断缩小 ,并最终成长为完全融入新加坡主流社会、具有新加坡人特质的新加坡人。本人拟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马来人的进步及其原因作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一新加坡自 195 9年实行自治后 ,即开始现代化过程。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给新加坡各个方面带来急速而彻底的改观 ,使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社会走向成功的现代社会。在这一进程中 ,落后的马来民族同样追随着时代…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一个由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共同建立起来的国家,全国人口有250万,其中华人占76%,为新加坡的主体民族,新加坡是东南亚各国中唯一的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从1905年起,新加坡开始有华侨学校,侨校数和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华文学校在华人社会发展史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英殖民政府对华文学校的作用及它超过了英文学校的发展很不高兴,总是想方设法要改变这一局面,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仍然抑制不住华  相似文献   

11.
廖丹 《东南亚纵横》2002,(10):33-36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与其他国家相比 ,新加坡社会的文化基础更具有多元性。本文试从新加坡社会的儒家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和多元民族思想三个方面分析新加坡社会的政治价值观。一、儒家思想华人在新加坡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英国人登陆新加坡之前 ,就已经有华人在新加坡定居。在莱佛士宣布新加坡为自由港之后 ,华人更是大量地涌入 ,逐渐成为新加坡第一大种族。据统计 ,到1995年止 ,在新加坡310万人口中 ,华人有240万人 ,占了将近77.5 %。新加坡的华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长期的生活中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704平方公里,其人口约300多万,华人占70%以上,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等。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自治,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1965年正式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本文研究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中国和新加坡都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有相似的文化根基,但也受到多种现代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新加坡英语(Singlish)是一种通用于新加坡的英语方言,最早的新加坡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由亚洲各地贫苦劳工在街头把母语与英语混合使用而产生。随着新加坡政府在全国推行双语教育,早期的洋泾浜语在新加坡社会各个层面推广,并由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以母语的形式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等逐渐定性,日趋成熟,最终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英语方言。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在有关华人社会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采用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两国具有以下这些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难得的条件:有着曾是英国殖民地、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3个种族组成的所谓“复合社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有着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原因之一、即华人约占人口77%的特殊种族构成比这样一种不同点。 在国民统一过程中实施的国语、通用语政策下,在新加坡,英语是事实上的国语(法律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在马来西亚,一直将马来语(曾有一段时间称为马来西亚语)作为国语,但华人们曾经为华文的通用语化开展运动,至今仍在要求继续保持华文学校。 本文拟从“国家的政策与民族的共生”这一观点,以马来西亚为主,以新加坡为比较对象,就两国华人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以及在采取原住民政策(马来人优先政策)的马来西亚,这些政策在华人与其他种族、尤其与马来人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或共生关系做一个考察。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是世界上和东南亚的一个独特国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对全世界国家,特别是对东盟国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了一种关于新加坡独特性的意识.尽管回答调查的人对东盟作为-个区域性集团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把新加坡视为基本上有别于东南亚,而不是属于东南亚的一部分.本文参照在其它4个东盟成员国进行的类似调查来研究从新加坡得出的调查结果.关于新加坡独特性的独特意识归因于新加坡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与民族特性作斗争和高于一切且关乎国家存亡的经济规律.这种独特性意识是对东盟一体化的挑战,这不仅关系到新加坡,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地区.  相似文献   

16.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腹地,是中国的近邻。周边与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接壤,南部半岛东面濒临泰国湾,西南面向印度洋的安达曼海。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万,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占40%,老族占35%,华人占11%。全国95%的人信奉佛教,200多万人信奉伊斯兰教,30多万人信奉基督教。首都曼谷,人口600多万,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官方语言是泰语和英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香港和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已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而来自新加坡的投资却受到少得多的注意。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虽比香港或台湾的投资少,但在90年代因得到北京的鼓励而迅速增加。中国也一直扩大它在新加坡的经济活动。 新加坡具有三个特点,使得它同中国的经济交往令人关注。第一,新加坡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在1993年年中,新加坡的人口约为287.38万人,其中的77.5%是华人。虽然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一直努力树立新加坡的民族特性并坚持认为新加坡居民是新加坡人而不是华侨,但新加坡的华人特性仍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新加坡是国际社会承认的一个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虽处于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合点上,但却做到了花园城市、廉洁高效政府、良好社会秩序、青少年犯罪率世界最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此篇文章通过介绍与分析新加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作品,旨在探究新加坡儿童文学中的美好教育元素如何影响新加坡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越南的民族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民族学研究院公布了一份全国民族名单表,将54个民族划属以下3个语系:南亚语系、汉藏语系和南岛诏系。 南亚语系 这是一个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语系,约有51,184,000人,在全国总人数(1979年统计数据)中占97%。该语系有36个民族,分属4个语族。 1、越一芒语族:含4个民族(越族,芒族、土族和哲族)约46,778,000人,占全国各民族人口总数的88%强。其中,除人数最  相似文献   

20.
序言 1976年年中,新加坡的人口为二百二十七万八千二百人(估计数字)。其中华人人口为一百七十三万四千六百人(男性人口八十七万三千二百人,女性人口八十六万一千四百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6.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