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企业是实施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企业既是国家经…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曾庆红副主席在杭州考察时强调:“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创新型县(市)的内涵和特征建设创新型县(市),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生产方式根本转变和科技跨越式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创新成为城市之魂。临安建设创新型县(市)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精神突出。自主创新精神深入人心市民普遍具…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自主创新,就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这是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一以贯之的重要方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和品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庞大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事》2006,(12):14-16
今年初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人才,重点是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十一五”  相似文献   

7.
彭其 《今日海南》2010,(2):38-39
自主创新,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而把自主创新提高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郭生练 《政策》2013,(6):8-16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湖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创新。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就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科教兴鄂战略。200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随后在省九次党代会上对创新型湖北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并提出把创新写在湖北发展的旗帜上。2012年,省十次党代会再次明确提出将"创新湖北"作为"五个湖北"建设之一,把创新作为推动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自主创新将为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郑宇民 《今日浙江》2005,(23):10-1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自主创新将为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自主创新将为浙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北京作为首都,贯彻实施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首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赋予北京的重大历史使命。20  相似文献   

13.
赵斌 《政策》2006,(10):27-29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湖北的战略重点、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十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把促进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攻克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胡锦涛同志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提出要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今年1月9日—11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进一步强调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请您从当代科技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下,我国作出这一战略选择的背景。徐冠华(以下简称徐):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党我国面向2020年乃至更远将来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既符合世界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也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  相似文献   

16.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已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求人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闻家巾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科技大会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和智力一样,是一个组合变量,是活力形态的智力,是综合运用智力结构中的多元智力对信息等要素进行整合加工的聚变力。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我国高校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是自主创新的源泉,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促使高校教师职业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实现从创造教学到发展教学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国家未来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大连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是完成这项工程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20.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楠 《传承》2006,(1):25-2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进入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日趋严重的知识产权垄断,不断增强的能源资源的约束,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它们在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