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良好的市民文明素质,市民的文明素质是考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提升市民素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普通市民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刘惠音 《学理论》2011,(15):83-85
社区文明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整个创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的文明建设摆到一个重要位置,并充分认识到社区文明建设是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内容,通过加强社区文明建设,为实现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哈尔滨市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把提高市民素质放在创建工作的首位,提出了"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培养文明市民"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强化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这一根本任务,着力打好"唱"、"诵"、"进"、"学"、"兴"、"做"六张牌,取得了显著成果。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城市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机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  相似文献   

4.
刘轶梅 《学理论》2013,(10):93-95
从年初到现在,哈尔滨市涌现出多位道德模范人物,他们高尚的道德行为感动着这座城市,成为全体市民学习的楷模,催生了哈尔滨特有的"哈尔滨风尚"。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市民在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活动和公共关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与全国文明城市标准要求存在差距,有道德环境、公德意识、公德教育方面的原因,急需发挥模范道德人物事件直接教化功能,提升文明素质;以道德模范人物为引领,丰富城市精神内涵;形成全社会崇尚道德模范的氛围,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5.
城市管理文明是体现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了切实提高天津的城市管理水平,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天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千支万人城管文明督导队伍",这一活动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这支队伍在创建文明城市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文明督导活动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把天津建设成为整洁优美、生态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唐魁玉 《学理论》2012,(19):7-8
近年来,我们的家乡———哈尔滨市上上下下都在积极地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力争两年内进入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列。为了达此美好目标,我们的城市正在一边进行社会动员,一边切实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城市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城市要文明,这必将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个重心所在。作为一名普通的市民和社会学研究者,笔者想从自己的职业角色视角出发,谈谈对哈尔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几点认识,以表达对这个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贾吉峰 《学理论》2010,(25):79-81
城市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这个城市的语言和谐。"和谐保定"需要文明的语言生活。在建设"和谐保定"的过程中,保定人努力营造着与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语言环境,语言文明将带来城市的和谐。目前保定的语言文明建设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相和谐。推进生态文明,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进一步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当前,哈尔滨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保护环境、关爱  相似文献   

9.
刘冰 《学理论》2012,(24):259-260
目前,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力争2014年使哈市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是城市文明的根本,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阵地,责任不可忽视.如果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效结合,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朱连民 《学理论》2012,(28):10-12
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评价,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哈尔滨市正处于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实现市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制定的宏伟发展蓝图,迫切需要提高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迫切需要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宾县作为哈尔滨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文明城市上一直作着不懈努力,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公共建设为基础、以环境整治为保障、以文化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作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在推进城市文明创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裘冰燕  李颖 《学理论》2014,(20):58-59
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内在核心与灵魂,也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目前,学者们对于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的研究主要包括:内涵、意义、影响因素、途径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学者们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行信息分析,有助于提高市民公共文明素质,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加快文明城市创建和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鞠树文 《瞭望》2020,(8):70-71
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建设中国北方一流口岸城市。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下沉到基层,把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城市管理、物业等烦心事闹心事操心事办好。市容市貌、物业管理、交通秩序、文明养犬……每一件小事,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关系到口岸城市的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14.
马春雷的世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和上海城市文明的新进步一文指出,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圆满落幕。在世博筹办的八年准备、600天冲刺、184天拼搏过程中,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全市动员、全面宣传、全民培训,倡导全市人民自觉践行精彩世博、文明先行,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世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推动上海城市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和礼仪文明实现了较大提升,更推动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十二五时期上海城市文明的新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和自然关系的深入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进行社会发展的同时,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方方面面,我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的文明建设中,尤其在进行城市建设中更应将生态文明贯彻始终,实现构筑"五位一体"的建设框架和目标。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能够探索一条成都特色生态城市模式,显得极为必要。而成都所具有的先天的自然环境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生态基础,为成都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两个方面去分析成都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探索特色生态城市模式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创新理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为建设“文明长沙、和谐长沙”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和谐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调整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我国特殊的体制环境下形成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下的正和博弈关系。因此,要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在增强国家能力的同时,努力加强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3)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演绎单位,城市的兴衰反映了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进程。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积极探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城市"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新路子,探索龙城人文明城市梦的实现路径。文明型街道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公平正义的意识文明为目标,提升政府制度文明为重点,先进便利和丰富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依法依规有序德性的行为文明为标志。文明型街道建设的实践有五方面的内容:"作风务实、利益共享"的政治文明,"低碳、惠民"的经济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文明,"和合、共融"文化文明,"秀美、宜居"城市文明。通过"文明型街道"的全面建设,龙城发展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宜居城市,为"文明城市梦"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参照的样本。  相似文献   

19.
王刚  曹静 《学理论》2013,(4):28-29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及其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城市建设是我们实现经济与资源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田琳琳 《各界》2008,17(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