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苏碧芳 《学理论》2012,(9):192-19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三进"工作,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的氛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促进青年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对现代化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曦 《学理论》2012,(25):149-150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进行。其路径包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又要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水平,更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潘惠香 《学理论》2009,(30):266-26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能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指引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构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校园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共同理想凝聚师生,依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靠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以营造文明的校园风尚,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
和谐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视野下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当理清思路,找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本质、着力点和关键点。文章论证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本质是创新大学文化;着力点是加强师德建设;关键点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6)
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建设和社会文化链接载体。高校要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要科学地、战略性地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从创新型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弱化、校园文化指向不明、学生对未来展望不明确等问题。从而认为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创新素质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创新上为学生提供多种自由发展空间等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谢子娟  钟莉萍 《学理论》2012,(13):241-242
从探讨高校公寓文化的功能及其作用入手,分析了当前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四点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形势下公寓文化建设的导向和灵魂,并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三大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晓华 《学理论》2015,(3):125-126
文化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软实力",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软实力,不仅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导向作用,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渗透在学校的教育理念、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主要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作为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民族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采取措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有其现实的需要: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在需要,高校文化育人的内在本质需要和实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诉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从四个方面在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辉  杨柳 《学理论》2013,(30):332-33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新形势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如价值取向趋功利、校园文化内涵缺失、道德传统意识弱化等。因而,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高职校园文化新观念,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高职校园文化,创造优良高职校园文化氛围,实现高职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师生在文化认同、情感激励、品格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宁波市高校为例,从高校管理者、专业教师、高校学生三方面梳理了三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同地位,论述了其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不同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明确的情况下,着重强调从传统文化、学术文化、公益文化三个方向出发,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谭胜兰 《学理论》2010,(20):219-220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作为社会亚文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少挑战,导致高校校园主导文化功能弱化,校园文化价值冲突加剧,高校大学生文化取向低俗化等等。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主导作用,通过资源整合拓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通过思想引领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品位才能走出建设困境。  相似文献   

12.
戈丽薇 《学理论》2012,(29):247-248
如何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创新高校网络文化;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3.
李劲涛 《学理论》2013,(18):320-321
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紧跟党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放松,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创建文明、爱国、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  相似文献   

14.
何振  石义林 《学理论》2014,(9):233-235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医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独特的文化形式、道德教育,是对以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这些领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校园文化内涵以理性分析,按照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根据高职院校医学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高职院校的教学人员对当前目标,制定改善措施,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人才目标,改善对策从精神、物质、制度、行为这几方面做出解析。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长期以来创造和积淀的文化总和,是在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校园内各种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引领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精神旗帜。它通过正确引领、规范教育、陶冶情操三种方式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这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独特作用,是目前高等教育应格外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校园精神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反映一个学校的特殊个性、内在本质及精神面貌,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实践证明,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和活动载体,内化为师生一种坚强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诸多困境,高校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落实和提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占领校园网络舆论的主阵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杨晶 《学理论》2011,(16):32-33
云南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是多种文化形态共生、多项文化成果共享的典型地区。在各种文化思想的交融碰撞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根本指引。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民族和谐文化的优势,加快推进云南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高校主体力量的特殊构成,使得高校要承载此重任,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校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互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导和谐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的理想信念、建立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在主体性原则、价值论原则、实践论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方面相契合,二者间存在着互动张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价值引领、育人引领和行为引领作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在内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阵地、战斗堡垒和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