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缅甸型社会主义的破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序言缅甸社会主纲领党主席奈温在该党临时代表大会(1988年7月)上表明引退以来,缅甸经历了空前激烈的政治动乱。这次动乱之所以突然爆发是因为民众对奈温政权长年的政治压制和缅甸经济停滞极其不满。动乱之烈、规模之大也是缅甸历史上罕见的,尤其是,8月至9月间,出现百万人参加的总罢工的反政府运动。这个波澜壮阔的运动迫使过去的缅甸社会主义路线不得不作根本性修改。奈温将军率领缅甸军队发动政变,掌握全权。那是1962年3月间的事情。1962年至1974年,奈温在军人政权下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是缅甸唯一合法政党(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第一届大会(1971年)至此次临时大会期间的党主席。自1974  相似文献   

2.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政府全面掌管国家政权。由此缅甸成为亚洲唯一一个由军人执政的国家。在缅甸国内外一片谴责声中,军政府艰难走过20个春秋。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缅甸军政府之所以能坚持执政20年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1992年4月丹瑞就任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主席后,1989年9月通过军事政变掌握政权的该委员会已逐渐从以往的强硬路线转换为柔软路线。1995年7月,释放了约软禁6年的民主化运动的旗手昂山素季女士。对此,严厉批评缅甸压制人权体制的欧美各国也给予了一定的评价,从而使缅甸向对外关系的改善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缅甸:现政府和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和文化传统、复杂的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是其军人政权得以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军人集团的集中统一和近些年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政局和社会趋于稳定。未来几年,军人政权新老领导人交替、冷战结束后来自外部民主思潮的压力、国内民族矛盾的加剧和经济问题将考验军人政权,并影响缅甸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5.
《和平与发展》2021,(4):117-134
2021年2月,缅甸军方以民盟政府选举舞弊为由强力接管国家政权,再次使缅甸政局和东南亚区域安全形势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风险。本文简要回顾2020年缅甸大选的基本概况,在阐述军方与民盟权力博弈新态势的基础上,指出两个平行政府的合法性争夺趋于白热化、公民抗命运动加剧社会动荡、国内武装冲突趋于"全面化",是军方接管政权后缅甸政局持续动荡的新特征。缅甸危机对东盟的深刻影响体现在其中心地位、危机协调与管控能力以及东盟经济一体化三个层面,因此迫切需要东盟建设性参与缅甸国内和解进程,深度介入缅甸危机管控,并多措并举提高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序言本文中心分析缅甸奈温军事政权从1962年执政时起到1974年移政于民时为止这段所谓革命评议会政权时期的缅甸经济、探讨这段期间的经济改革、经济开发政策和经济成效等。这段期间,奈温政权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口号下实施了生产手段国有化、建立了农产品收购制度、国家全面垄断对外贸易等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7.
今年已经是缅甸的奈温政权执政的第十五个年头了,奈温政权可说是亚洲最长命的政权之一。但是,一直自夸缅甸强大的政府军队团结得坚如盘石的奈温体制,现在却由于深刻的经济危机,军队中青年军官所策划的未遂政变事件以及几乎包括了缅甸全部少数民族反政府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自1988年缅甸发生政变、军人政权上台执政之后,美国就以“民主”、“人权”为由,对缅甸政府进行孤立、制裁,同时支持缅甸国内民主势力发展,企图以压促变,使缅甸政权更迭,进而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西方民主式国家。然而,20多年的制裁并未取得美国期望中的结果,中国以及中缅关系的快速发展却使美国感到巨大压力,因此美国调整对缅政策,接触与制裁并举,企图以此促成缅甸的变革,同时离间中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前言缅甸于1974年1月3日公布了新宪法,根据新宪法在3月2日召开了人民议会,恢复了中断十二年之久的民主政治。在奈温军人政权长期统治期间,缅甸虽然一直处于沉默状态,但是这次“还政于民”之后,人们可以予感到缅甸将会有一个新的变化。我作为海外技术合作事业团派遣的“伊洛瓦底江建桥计划调查团”的一员访问缅甸  相似文献   

12.
1月 3日(缅甸)莫斯科举行集会庆祝缅甸独立二十七周年,苏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付主席雅斯诺夫、高等教育部长叶留金、外交部付部长费留宾出席。 (6月15日上) 4日(缅甸)苏缅文化联络协会付主席撰文《前进中的缅甸》,祝贺缅独立节。文章称苏缅关系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和平与进步的努力有着共同兴趣基础之上的,吹捧奈温已通过成立人民议会将政权交给了人民,缅甸纲领党已变成了人民的党等等。 (6月15日上)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86,(2)
1962年3月2日,以奈温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组成革命委员会执政。紧接着在4月30日发表《缅甸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文。7月4日,革命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建党时期的组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苏修学者对缅甸政权的理论基础和政策的看法。从文中摘引他们对缅甸问题的评论,可以看到苏修元恥地宣扬所谓“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恶毒地诬蔑缅甸工人阶级,别有用心地贬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缅甸与东盟关系:1988年以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9月18日军人接管国家政权以来,以1994年3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缅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标志,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缅甸与东盟各国关系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东盟各国对缅态度不一。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东盟战略的调整,东盟各国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积极发展与缅甸的关系,并最终于1997年7月23日接纳缅甸为东盟正式成员国。然而,几乎在缅甸加入东盟的同时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缅甸与东盟的政治、外交、经济关系并未按原来的轨道继续加速发展,反而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军政府执政后,美国对缅甸长期实行孤立和制裁政策,希望借此改变缅甸政权性质,但收效甚微。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开始检讨和调整对缅政策,采取接触和制裁并举的新政策。不过,这一政策调整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持续还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7.
授予昂山素季诺贝尔和平奖引起了世界对缅甸恶劣局势的关注。在缅甸,暴虐的军人政权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从1988年起就着手排除国内政党,并拒绝把权力移交给民选代表。至今,东盟国家仍没有谴责国家法律和秩序恢复委员会的行动。东盟的态度是以坚持不干涉独立国家内政为原则,这也是它对西方以人权的名义描述缅甸问题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直到最近缅甸军政府强力镇压了2007年9月的和平抗议之后,这个国家才重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这个事件只是专制政权的领导导致灾难性问题的最新事例。几十年来,军政府的治国之策导致国家穷困,完全无视缅甸人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现在,缅甸受到了全世界的注目。其理由大致有两个。其一是2011年3月自1988年以来持续了23年的军政(加上此前的1962年开始的奈温将军领导的"缅甸式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军政,约50年期间)转换为了民政,而且总统吴登盛领导的新政权显示出超乎人们预料的大胆的"民主化"动向。其二是因为缅甸国内从军政转换为民政与"民主化"的动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8年9月缅甸军人接管政权,建立“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改名为“缅甸联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来,已有十年了.这十年来缅甸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这些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