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4月12日至27日,即农历三月三期间,台湾台北、花莲、苗栗、南投、台东、宜兰等市县基层民众、少数民族和青年学生代表33个团组,应邀分赴广西全区14个区市,与广西各族同胞第三次跨海执手,共同举办"2018年中华一家亲·相约美丽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各市有关负责人、台湾政商界知名人士参加活动。活动以"中  相似文献   

2.
<正>"共种同心树、同度民族联欢、共谈民族团结发展、共展民族风情……"农历三月三,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诞辰,两岸少数民族都会以独特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欢度"三月三"是两岸各族同胞的共同文化传承。4月21日,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民族节日到来之际,来自海峡两岸的200余名少数民族同胞欢聚惠水,共度传统佳节。此次活动以"中华一家亲·两岸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9)
正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广西农历三月初三,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2014年3月13日,广西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旨在通过这一民族传统节日,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3月24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西创新2020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  相似文献   

4.
李富强 《桂海论丛》2011,27(1):96-101
广西之所以堪称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主要是应归功于党和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脚踏实地地带领全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兄弟省区、兄弟民族的无私、大力的支援;广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不移的认同。要维护和发展广西"四个模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加强宣传教育,推动民族交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新冠疫情未能阻挡广西与台湾两地同胞共襄节庆盛举的执着与激情,双方将活动从往年的线下联欢转为线上互动。2016年以来连年举办的桂台大型民族节庆交流盛宴,在疫情中精彩依旧。5月上旬,持续了1个月的2020年桂台各民族网上欢度"壮族三月三"活动落下帷幕,画上圆满句号。盛宴虽已散去,馨香仍在萦绕,留下回味无穷。网络互动,最强的脉动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阻碍,网络两地同胞互动的主场。中国新闻网,中国台湾网,"桂台之声"今日头条号、微信公众号担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民族之间也呈现出大融合的发展趋势。然而,国际上,部分地区还是因为民族纷争而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使人民群众饱受磨难。纵观广西,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呈现的却是一幅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在广西,民族经济得到发展,民族文化得到发扬,民族习俗得到尊重;在广西,你既可以尽情聆听壮族同胞嘹亮豪放的山歌对唱,也可以领略红瑶同胞的轻歌曼舞,抑或是静静品味侗族人家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和别具风情的风雨桥……各民族的团结营造了广西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八桂侨刊》2004,(1):28-28
1月8日晚上,广西侨务办公室和广西海外交流协会在南宁明园新都酒店共同举办2004年广西侨界迎春酒会,在南宁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等300多名广西侨界宾朋出席,大家同迎新春,共叙友情。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16)
<正>7月28日,"中华一家亲·布依风情浓"2017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六月六"活动在贵州省贞丰县纳孔布依古寨举行,来自吉林、云南、广西等部分地区及周边县市区布依族同胞代表、台湾阿里山邹族群同胞代表和当地布依族群众上万人汇聚贞丰纳孔布依寨,共享传统文化盛宴,同庆一年一度的布依族"六月六"民族风情节。国家级"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在贞丰县设立。"六月六"是布依族作为古老农耕稻作民族的历史见证,以祭祀、歌舞  相似文献   

9.
正3月1日至3日,以"开放、合作、团结、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节在云南德宏州府芒市举行。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受邀参加"中华一家亲·相约美丽德宏"活动,与大陆各民族同胞共同欢度"目瑙纵歌"节。期间,海峡两岸同胞共跳万人之舞,并举行海峡两岸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两岸关系已经开创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已经开辟出和平发展的道路。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骨肉天亲的一家人,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我们要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通过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增进民族认同,增强文化纽带,融合彼此感情,深化相互信任,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正>在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致辞中表达了"共同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论坛形成的19条"共同建议",更是着眼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着眼于共同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竞争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对凝聚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促进两岸同胞并肩携手、振兴中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历史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新疆自治区呈现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27日上午,正在广西南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观看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展示,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习近平高兴地说,广西这些年发展进步很大,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了,630多万人脱贫。我说过,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4.
龙涛 《两岸关系》2009,(9):69-69
8月9日至15日,由广西台办和广西民委组织的“2009桂台少数民族交流周”在桂林举行,两岸同胞共同开展“同绘一幅画”、“共栽一棵树”、“同叙一片情”、“同赏一批景”和“同唱一首歌”等活动,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情谊。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1,(5):1
今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年头,受到各方关注。大陆方面在两岸关系上的主要看法可以用三个"共同"来概括。首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应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20,(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巨大反响和积极响应。同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在新时代,两岸同胞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大势,携手同心,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他强调:"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前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要积极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激发各民族团结进步力量,加快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3)
<正>两岸历史文化本来一体,两岸本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唯因"台独"的存在,造成两岸历史断裂与文化心理伤痕。两岸不缺共同记忆,唯缺美好的共同记忆。增强两岸历史连接,可以从八个方面着力: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物、遗迹等;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庆、习俗等;三是近代历史上两岸同胞共同抗击列强侵略、建设台湾的历史;四是两岸同胞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19.
3月29日,在昆壮族同胞和来自北京、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的壮族同胞及各界嘉宾共1200余人欢聚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共同欢度"三月三"暨<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首发式、演示会.  相似文献   

20.
蒋燕 《当代广西》2004,(15):20-21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民族之间也呈现出大融合的发展趋势。然而,国际上。部分地区还是因为民族纷争而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使人民群众饱受磨难。纵观广西,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呈现的却是一幅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在广西,民族经济得到发展,民族文化得到发扬,民族习俗得到尊重;在广西,你既可以尽情聆听壮族同胞嘹亮豪放的山歌对唱,也可以领略红瑶同胞的轻歌曼舞,抑或是静静品味侗族人家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和别具风情的风雨桥……各民族的团结营造了广西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