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一带一路"是一条文明之路、融合之路。一座座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引人瞩目、魅力无穷,一次次博览会、旅游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场场论坛峰会、交流对话精彩纷呈、活力四射,文明的种子在"一带一路"上四处播撒。于是,人们在不经意间发现,"孔子像"成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8,(12)
正"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路"的地理学概念,而且是文化和文明的概念。"丝绸之路"是整个欧亚大陆上的文化交流之路,是东方与西方各民族的相遇、相识、沟通与交流之路。丝绸之路上内容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首先而且主要的,是物质文化的交流。这是整个文化交流的最初的方面、基本的方面。在各民族的接触中,首先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唯科学主义是随着我国近代救亡图存而向西方学习中所形成的、并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有所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分析其与科学精神的背离,有助于祛除现代迷信,整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分离与冲突,进而使我国走出一条避免西方现代性弊端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是外来先进文化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先是从自我中心的文化幻觉走向自我反思的文化自觉;再从对西方现代化的文化幻觉走向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文化自觉,进而在积极探寻中国社会出路的过程中走上了一条从"破旧立新"到"返本开新"之路,它既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涵,也开创了"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历史定位,为振兴中华民族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追赶先进的雄心壮志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逻辑起点,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建设,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按其特有的实践逻辑依次展开,反映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条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理性之路。中国梦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理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性,二者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化精神是一个地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位于伟人故里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融入独特的区域文化精神教育,从"担当、坚韧、创新、进取、自律、奉献、博爱、乐学"多层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出一条特色德育的校园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张聪丽  丁孝佳 《学理论》2012,(20):246-247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正根、正道、正宗、正统。用文化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促进河南高校美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河南高校美术专业的竞争力,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同时通过教学,普及民族传统文化,也是爱国教育的潜移默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国力不断增强,如何将大国的综合实力转化为大国的外交能力,这就关系到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问题。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是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内涵深刻,体系丰富,特征鲜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使命凝聚着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精髓。"和合文化"构成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根基与渊源;"合作共赢"是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内涵;"命运共同体"是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及历史使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探索与历史上崛起大国根本不同的新理念、新道路、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探求一条自立自强的复兴之路。如果说衰落是传统社会的宿命,那么对于近现代的中国来说,现代化则成为中华的复兴之路,它的目标是实现传统社会的转型,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现代化之路已走过170多个春秋,不同时代的引领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航向。然而纵观历史,却有一条曲折的航道清晰可辨,那就是从技术到文化的现代化之路。首先阐释何谓现代社会;然后简述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最后从历史的进程中得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并总结出其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历史名人文化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增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为高校实施大学生德育提供价值导向,有助于培铸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地方高校应积极开发本地区的历史名人文化,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办学之路,使其为校园所有、所用、所享。  相似文献   

11.
"廉洁",修养学范畴中一个兼具伦理属性和政治属性、精神价值与实践品质的概念;"比德",儒家的一种修养美学思想,它为古人的廉洁修养提供了一条善美相融、情理相通的进路。借鉴古人,当代"大学廉洁文化"的"比德"式建构可以落实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将"以美养廉"培育成廉洁文化制度化建设的良性基础和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1)
校园"短信文化"是学校的个体间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社会交往及在校园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交流讯息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它主要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学校个体和群体间。文章从社会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功能三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校园"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论述大学校园"短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国际竞争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如何正确认识文化软实力的现代价值,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崛起之路,就成为当前极具紧迫性和重要性的研究课题。阐释了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分析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用生态文化构建和谐湘西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西州由于受历史、区位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低,深层次的根源是文化因素。生态文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新的形势下,要用生态文化来构建和谐湘西州,走一条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观是处理"老左派"与"新右派"福利争论的理念创新,它力图摆脱"左与右"两派对某些基本福利概念之间非此即彼的攻讦。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转型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但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社会政策仍有很多不足。我国的社会政策履行时代使命需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动画电影与写实电影相比,它更多采用2D或者3D的纯数字技术来实现,从空间上有着无限想象力,因此电影气氛的烘托和渲染,需要多方面因素去完成整部电影的制作。受日本"禅宗"影响,以宫崎骏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多以2D形式呈现,无论从色彩、人物、场景还是电影配乐,都有一种"禅宗"的韵味。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受到启示,在动画电影中逐渐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元素,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之路。2016年,被誉为"国漫崛起之作"的《大鱼海棠》在万众期待中问世,创下国产动漫电影的最高票房。除了精致的帧数、唯美的画风、感情的剧情和丰满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国族"构建是晚清政治变革中的一大核心问题。康有为"国族"构建说的出发点,源于他对"保全"中国的强烈冲动。依托"去种界同人类"的乌托邦设想及"天下主义"的理论框架,并辅以文化、政治、物质整合之具体对策,康有为坚信,作为"国族"的动态、开放、融合的"中华民族"之构建,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康有为显然是文化族群主义谱系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揭示了一条新的"国族"构建之路--强调文化价值的整合,将"中华民族"视为超越族群关系的政治和文化象征,通过渐进的方式克服帝国内部多元族群及其政治体制所造成的分裂威胁,致力于实现超大型、多民族国家的近代转型,并为未来的大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乳山市把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作为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出一条以特色文化支撑城市品牌、以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以文化教育凝聚发展合力的文化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海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文化先进县等称号。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Z2)
<正> "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项目的实施,让这个从前的伟大宫殿、从前欧亚大陆的主角不会消失在历史中,它让全人类能够共享这样一批东方文明财富,它将重新开启积极、频繁的东西方交流,恢复唐代时期东西方交流的盛况。"9月19日,在古都西安召开的"大明宫——世界的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西方的文化考古学界专家罗森夫人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这条创新之路将以群众的需求为原点,以提高政府效能、改善民生为指向在北京市怀柔区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社保所、残联、民政、计划生育科、教委、文化服务中心、综治办等部门都在大厅设有窗口,来办事的群众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