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自身修养是所有道德建树的基点。所谓“官德建设,首在修身”。组工干部处在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岗位,一言一行,举足轻重。对组工干部来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修养,必须以公道正派为根本要求,力求做到“四正”。  相似文献   

2.
汤婧 《学理论》2012,(28):150-151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语》中的君子人格被视为儒家理想人格。本文以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为切入点,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进一步了解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养成和理想追求,由修身而化成天下,对现代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9,(10)
中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古代儒家重要的"孔门心法",更是儒家心性修养与伦理道德实践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庸思想中提炼出"过犹不及,强调适度;执两用中,强调整体;权宜时中,强调时中;和而不同,强调和谐"的方法论原则,对于现代人修养心身,合理对待人、自然、社会、国家关系,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承传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教育有其现实的可能性。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理应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而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优秀道德传统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它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审美功用。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在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过程当中处于枢纽地位,它继承了中国早期政治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对后世德治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德治的价值取向是"安百姓"、德治的起点在于"以修身为本"、德治的实现方式是"齐之以礼"。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先秦儒家治国思想由天人观、人性论和德治思想组成。天人合一、效法天地的天人观和人皆可成圣贤的人性论构成德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先秦儒家德治思想是特定时代的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在于:以国家公职人员道德建设作为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重心;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理念建设。  相似文献   

6.
种瑞 《学理论》2012,(35):269-270
近年来幼儿园频频发生教师失当事件,幼儿教师迫切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慎独"伦理是中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对幼儿教师职业人格具有重大启迪意义。幼儿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职业,尊重对面的儿童,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加强自身的慎独意识的修养,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从根源上解决教学失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修养论的实质是实现人际和谐。这种人际和谐是以道德自律作为修身的途径,以实现自身和谐为基础的。高校德育的终极目标即是实现人际和谐,因而,应当积极挖掘传统修养论的现代价值,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宝山区大场镇积极贯彻"开展市民修身行动,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工作要求,结合镇域文化资源特色,依托大场镇非遗传习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广泛开展"修身在大场,与非遗文化同行"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大场特色的非遗文化修身行动,努力塑造市民修身律己、崇德尚礼的社会风尚。中提升市民修养。如今,通过非遗传习所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已在大场  相似文献   

9.
审美修养由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等构成。审美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审美修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以"仁"为核心的一种美学思想。运用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4)
先秦儒学作为私学追求的是成就己身,儒家后学提出的"慎独"修身成己思想充实了儒家私学"为己"的理念。在春秋战国儒学不受诸侯喜好的现实环境中,儒家私学作为"为己之学"在讲学育人和传承中面临着践行危机。如果把"慎独"思想中的"修身成己"与儒家"为己之学"中的"为己"结合起来,儒家私学危机就可以迎刃而解。可以说儒家的"慎独"思想与儒家私学作为"为己之学"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1.
从政观,是从政者思想政治素养的核心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从政观对提高当今各级领导者的素质亦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什么而从政?——儒家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与道家“出世”迎然不同,儒家各派皆持“入世”态度。儒家经典《大学》提出实现王道政治有八个要点,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前六条是手段和途径,后两条即治国、平天下是目的。至于北宋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西铭D更成为后儒的座右铭。他们密切关注民生疾苦与社稷盛衰,要求从…  相似文献   

12.
王娜  邢振军 《学理论》2011,(35):30-31
面对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如何实现政治管理的更加有效性和人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民众的心里,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从现代政治管理学的角度阐释"修身"、"中庸"等儒家政治管理思想,分析"仁政"、"贵和"等儒家政治管理方式,对当代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创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任何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积淀在其文化传统中。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在于对和谐的追求。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和谐是其最高价值标准。儒家的理论和实践,无论是讲修身持家,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来,"修身为本"的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历代思想家在修身的目的、修身的境界、修身的内容、修身的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3)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修身思想所代表的自律文化对廉政文化有基础作用。墨家"修身"思想是古代廉政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墨家将修身作为人们学习和治国理政的根本,提倡"反之身者也"的根本修身方法,坚持实践和批判理性、强调实际能力,提升自我的批判理性和树立正确的交友文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0)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浩然之气"是他道德意志和道德目标修养的最高境界。简要概述了孟子"养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对其内容性质、修养方法以及西方文化中的有关现象进行了大致讨论,最终回归中国哲学史,对其意义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17.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修身成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修身成德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对于新时代个人道德养成、国家治理实践和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现代性价值;其核心要义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层面的价值要求和有机融合;其修养工夫注重学思行结合,通过学以修身、自省慎守、知行合一,以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一书具有其独特而全面的修身理论,不仅包括何以修身的形上基础,而且有其修养内容即德目,更有其修养方法。《老子》一书的修身思想主要包括:一、何以修身?这个问题包括修身即修德的前提基础问题、思维方法、修身目的等问题。二、身修何德?这是《老子》一书所提出的修身的内容或德目问题。三、如何修身?这是修身的方法与境界问题。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礼"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并分析了二者的关系。指出武术"礼"文化带有浓厚封建等级差异的痕迹,它体现出了儒家尊敬师长的文化思想,体现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等理念,包含了规范习武者的基本行为准则等内容。武术"礼"文化在国民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强民族自信和增加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以及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认知,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具有启发意义。爱国以个体人格的修养为基础,其逻辑是爱自己进而爱他人和国家;爱国是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意识及其天下为公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政治认同的出发点;爱国也是以返本开新的方式对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