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愚贩︾的启示(杂文)○杨永康张恨水先生有一篇小品《愚贩》,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小贩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将一只公鸡剪去尾巴和鸡冠,冒充母鸡卖给了一位熟人。不久这只被“处理”过的公鸡就开始打鸣了。主人通过观察发现,原来这鸡是一只公鸡。这家的主妇有一天在...  相似文献   

2.
菩萨都喜欢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喜欢人们烧香供奉。所以,那些前来烧香的、还愿的、捐献财物的,都被称作香客。这些个菩萨,追求的就是个香火旺盛。然而这些个菩萨,也正是被香客们点燃的香火熏黑的呀。母鸡打鸣母鸡会生蛋,便能得到主人的偏爱,喂食都要多撒上一把,老了也舍不得杀。公鸡不生蛋,只打鸣,常常不等长成勇猛的“雄鸡’,便成了主人餐桌上的佳肴。然而现时有些主人却不喜欢会生蛋的母  相似文献   

3.
公鸡下蛋,这似乎是天方夜谭,但十多年前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居然创造出了这一“奇迹”:某村有鸡数千只,其中有公鸡数百只,村干部为了邀功请赏,在上报年终收入时,不管是公鸡是母鸡,一律按年产蛋多少、价值几何报上去。这件事后来成为群众的笑柄,“公鸡下蛋”就成了弄虚作假的代称。遗憾的是,这种弄虚作假的坏作风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至今仍有市场,不仅“蛋”越下越大,过去只敢在几万、几十万上做手脚,现在动辄上千万、几亿还嫌不够品位,而且造假的胆子越来越大,技术也越来越精,已经到了“机器没响,产量增长”,“没有投入,照样产出”的化境。难怪群众说他们“增不增产全靠‘嘴’,丰不丰收全在‘水’”。“公鸡下蛋”本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工作中屡演不止呢?笔者认为:一、有些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基层,  相似文献   

4.
“公鸡下蛋”“公鸡下蛋”的事儿,发生在13年前。那时候,有的乡村干部为邀功请赏,常在年终收入上做手脚。譬如某村有鸡数千只,其中有公鸡数百只,但他们不管是公是母,一律按年产蛋多少、价值几何报将上去。此事一不留神传至民间,便在农民的笑骂声中留下了“公鸡下...  相似文献   

5.
一个农妇养了两只鸡,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农妇对母鸡很偏心,每天总是等母鸡吃饱了,公鸡才能抢一点儿残渣剩食充充饥,大部分时间公鸡只能自己在草丛或墙角找几个  相似文献   

6.
“打鸣的公鸡唤醒千千年太阳,点亮的油灯照亮万万年月亮。八百代子孙把黑土期待,八百代祖宗把黄土守望。双手捧起那汗水浸熟的稻谷,肩膀扛起那天下的粮仓……”2009年9月1日,在一曲荡气回肠的川腔民歌声中,新型川剧情景剧《巴山红叶》在英雄王瑛的故乡巴中拉开了帷幕。其后,演出剧组驱车两万里,在全省17个市(州)、38个县(市、区)巡回演出近60场,观众多达数万人,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郭燕带着父母准备的一篮鸡蛋和一只公鸡来到县城,终于见到了10年来默默资助她上学的向叔叔。见到向建全夫妇时,小郭燕哽咽着叫了一声“爸、妈”。向建全夫妇鼓励她好好学习,表示无论读中专,还是读大学都将资助她的学习费用,临别时,还在她包里放了200元生  相似文献   

8.
行在鄂伦春     
《实践》2014,(7)
<正>儿时,在偏僻的古里猎民村,常听到的除了马嘶牛吼犬吠,就是公鸡打鸣,远处偶有一声轻微的汽车鸣笛声,全村人的耳朵都要竖起来,孩子们更是兴奋得跳起来,循着车声往林场方向跑。来的车多半是旗里、镇里下乡干部的吉普车,一路颠簸,车身被烂泥糊得脏脏的,但在小孩们眼里它依然是稀奇无比的东西,围着司机央求坐到车里面看看,摸一下方向盘,有幸坐到里面的感到无上光荣,那叫一个美!那时我经常问大舅妈:"东山后面是北京吧?"逗得她老人家哈哈大笑:"那边是河东村,北京远着呐!"记得那时去大杨树镇、旗所在地阿里河镇,古里人  相似文献   

9.
<正>从库尔勒沿着218国道831公里处往北行走800米,就到了二师三十三团二十连毛腊湖村,只见这儿胡杨泛金,连队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站在刚修建起来的格(尔木)库(尔勒)铁路路基上,俯瞰营区以北1公里处,"咯、咯"的鸡叫声划破了芦苇、红柳丛中的宁静,远远望去,4排砖混结构平房掩映在密林中,走进农家院舍,房屋东边30亩梨园里饲养的一群群大红公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生态养殖遵循"土"字穿越二十连一条自然形成的溪水沟排渠,鸡打鸣的声音清脆悦耳,让静寂的荒野显得生机勃勃,走过一  相似文献   

10.
“花鸟鱼虫”与“弃恶扬善”──田东海花鸟画小析西北大学雷树田展现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一只绛冠直竖、怒目圆睁、尾翎随风飘动的大公鸡,正曲缩着身姿,向一只卷地而起的黄蜂啄去。黄蜂可厌可恶,雄鸡英俊威武,维妙维肖,而黄蜂必然为雄鸡所食,已成定局。画题为...  相似文献   

11.
“花鸟鱼虫”与“弃恶扬善”──田东海花鸟画小析西北大学雷树田展现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一只绛冠直竖、怒目圆睁、尾翎随风飘动的大公鸡,正曲缩着身姿,向一只卷地而起的黄蜂啄去。黄蜂可厌可恶,雄鸡英俊威武,维妙维肖,而黄蜂必然为雄鸡所食,已成定局。画题为...  相似文献   

12.
<正>西城区牛街街道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24户居民大都是中国集邮总公司的退休职工,他们对邮票有着深厚的情怀。2022年,牛街街道党工委利用这一特点,在15号院里建了一面“邮票史上的党史”宣传墙,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小院基础设施改造,让小院变身“红色宣传阵地”。“你看,这枚邮票是我收藏的……”家住牛街街道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刘大妈一有空闲,就爱到邮票宣传墙前和邻居们聊天,老街坊们一边欣赏着一枚枚邮票,一边谈论着社区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这两年张晓婉家发了。她的致富经对许多职工颇有启发。1992年,张晓婉一家到农二师二十九团八连承包温室,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又不适应市场竞争,她赔了。正当两口子陷入绝境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晓婉学会了孵化鸡苗。她认真按师傅传授的每个环节操作,不论再麻烦他都不偷懒。她孵化的鸡苗从开始一天销售几百只,逐渐增加到每天销售上万只,最后发展到顾客打电话抢着订购鸡苗。孵化鸡苗的名气有了,张晓婉又增加了孵化鸡苗的品种,三黄鸡、火鸡、乌鸡等。此外,张晓婉还饲养了5000只土公鸡,如今,仅养鸡一  相似文献   

14.
蛙鸣和鸡叫     
闲翻杂书,见《墨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话要是说得太多还有什么好处!你看,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个不停,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去注意它。可是,鸡棚里的公鸡,只在天亮时啼叫两三声,大家就知道天快亮了,都很留意。” 掩卷沉思,不禁为青蛙而感叹,惜乎悲哉!费了力气,没人理睬;但更为公鸡而感奋,它只两三声,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此,我想到了人们做报告写文章搞演说,应以蛙鸣为戒。 切不可学青蛙,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而应学  相似文献   

15.
茂密的山林中,山涧泉水缓缓流淌,一只只野性十足的土鸡自由自在地在树下草中觅食,不时还有公鸡为争虫吃斗得鲜血淋漓……7月上旬,记者在剑阁县采访时,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6.
莫轻言放弃     
三只青蛙一齐掉进一只鲜奶桶里。第一只青蛙想:“这是命。”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第二只青蛙想:“这桶看起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今天死定了。”放弃了求生的努力,一会儿便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了一下四周,想:“真是不幸!但我的  相似文献   

17.
正1月18日,刚吃过午饭,村民文胜荣就来到办公室,手里还抱着一只大公鸡。"吴书记,你来村里后帮我们种葡萄,发展产业,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马上过春节了,这只公鸡送给您,是我的一点心意。"文胜荣的好意,我连忙婉拒。自驻村以来,村民送东西的事情经常遇到,虽然每次我都谢绝了,但心里总是暖暖的。这意味着村民们从心里已经接受了我,也认可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05,(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人们很难见到的孔雀、鸿雁、美国火鸡、法国蕃鸭等特禽,如今在全椒县武岗镇小苏村已开始了规模养殖。“以往我只在电视上见过孔雀,没想到现在我却养了15只。呵呵,不出意外的话,这15只孔雀一年可获纯利2万元。这可多亏了我们的王书记啊!”孔雀养殖户苏金明笑容满面地说着。  相似文献   

19.
肖克凡 《党课》2010,(2):125-126
我们国家的地域方言,东部西部不同,北方与南方也存在差异。我们北方人叫“母鸡”,南方叫“鸡婆”,北方公鸡到了南方则成了鸡公。豫鄂接壤地带有一座鸡公山,就是北方公鸡山的意思。这种语言差异属于“倒装”结构,并未游离本义。说起南北差异最大的,我以为是本埠的“老公”一词。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