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中江 《当代贵州》2009,(19):46-47
从5月到9月,贵州以“迎国庆”酝酿盛世情-际;从机关到民间,贵州以“颂贵州”合唱本土欢歌。 9月17日,省委大礼堂。14支省直机关合唱团队华丽集合,用歌声为祖国和家乡喝彩……  相似文献   

2.
赵梁 《当代贵州》2008,(7):57-57
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的雪凝灾害肆虐贵州大地,严重的雪凝天气造成贵阳机场数度关闭,以至每天开放时间压缩至6-7小时,而正值繁忙春运的贵州民航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停电、停水,飞机配餐、滞留旅客用餐、公司员工正常工作、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面对灾害,南航贵州公司万众一心,唱响了一曲抗灾保运的热血颂歌。  相似文献   

3.
书林漫步     
《贵州历史笔记》范同寿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9贵州缘何名为贵州?又缘何简称"黔"?鬼方在贵州吗?夜郎的国都在哪里?当年被流放的李白究竟有没有到过贵州?  相似文献   

4.
付松 《当代贵州》2011,(25):51-53
凭借持续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优势,贵州将成为中国高校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5.
何光渝 《当代贵州》2008,(24):49-49
“贵州形象”问题,直接关系到贵州在外的“声誉资本”。而贵州文艺对贵州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贵州文艺从业者对塑造贵州形象,理应有所担当。这应该成为我们观察贵州文艺整体状态的一种角度。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08,(12):I0001-I0001,I0002
6月12日-14日,北京奥运火炬“祥云”在贵州贵阳,凯里,遵义三地相继进行了第45站,第46站及第47站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王迪 《当代贵州》2009,(9):65-65
4月19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左四)会见了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右三)。他希望徐小明导演经过此次贵州之行,能促成香港、贵州两地的紧密合作,通过电视媒体和影视作品,向香港乃至世界展示贵州、推介贵州,提高贵州的知名度,增强贵州旅游、  相似文献   

8.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07,(16):36-36
8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树立榜样,宣传典型,表彰先进,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公安厅联合召开“2006-2007年度贵州消防卫士表彰大会”,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9.
陈厚义 《当代贵州》2009,(12):38-39
2007年3月29日,贵州财经学院票据陈列馆开馆仪式暨项目评审验收会隆重举行,时任副省长、现省政协副主席刘鸿庥出席仪式并对票据陈列馆建设作了特别指示.贵州财经学院票据陈列馆建设项目的验收和开馆,是贵州财经学院的-件盛事,也是贵州省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08,(22):55-55
历史给贵州留下太多让人百思不解的谜团,它们犹如晴朗夜空中的遥远星辰,永远那么神秘,那么难以捉摸,却又那么令人向往。神奇而又丰富的贵州历史文化,也是“多彩贵州”的一笔重彩。史海茫茫,时空深广,从上下数十万年史事中采撷精粹,由细微处展现贵州历史上的辉煌与神奇,让更多的人认识贵州,关心贵州,报效贵州,从本期起,我们邀请范同寿先生开设《黔史采微》栏目,为我们讲述多彩贵州那些少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许峰  田花 《理论与当代》2011,(12):24-27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工业布局,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提高了贵州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了贵州的工业科技实力。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贵州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必须调整和优化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李晓蓉 《世纪桥》2012,(23):35-36
贵州长征文化遗产是贵州红色文化的主体,是贵州红色旅游最重要的凭借物,但现阶段贵州在包括长征文化遗产在内的红色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应构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这其中法律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贵州地方立法机关应制定地方性专门法律规范对贵州的红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梦想有一天,贵州的酒业能够享誉世界,贵州的经济能够后发赶超。到了那时,我要斟上一杯贵州酒,喝下一生贵州情,不醉不休。”  相似文献   

14.
2013年,贵州全省旅游行业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良好局面。近日,由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中国旅游报社、新华社贵州分社、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州广播电视台共5家新闻媒体评选的“2013年贵州旅游十大亮点”揭晓。  相似文献   

15.
贵州经济发展,离不开外力的作用,省外黔“商”,无疑是建设贵州、宣传贵州、反哺贵州的生力军。大举推动黔“商”出山,把贵州商机带出家门培育壮大,修炼外力促内力,内外兼修,不失为当前贵州应对经济危机的好办法。温州人带着温州鞋等商品走出浙江、走出国门。把温州展现给世界,推动了温州经济大跨越。  相似文献   

16.
今年过年没有回东莞,而是直接去外婆家所在的江西。江西和贵州同属老区,和亲人聊天时自然而然地谈到贵州——我现在工作的地方。父亲是公务员,以前因工作也来过贵州.当初我来贵州很大程度是受他的影响。这次回家,他告诉我,虽然贵州现在还不发达,和东部有些差距,但是贵州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和矿产资源,贵州现在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是因为交通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罗翔  秦涛  陈新 《当代贵州》2009,(14):29-29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贵州解放6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扩大贵州名牌的外宣效应,深度挖掘、宣传、推广我省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价值.延伸。多彩贵州”品牌形象。唱响“热爱贵州、建设贵州”主旋律.激发全省各族人民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凝聚力量,由贵州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开展的“贵州名牌发展之路”宣传活动日前在贵阳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朱江 《当代贵州》2013,(30):20-20
2011年,贵州全省高校工科类毕业生仅6000余人,而相关产业所需的专门人才约3万人,缺口高达2.4万人。创办一所独立设置的理工类高等院校,为贵州跨越式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助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之需,贵州理工学院应运而生。今年,新成立的贵州理工学院首次面向全国招收了3000名新生,这批学生将为贵州的工业强省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杨舰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33):12-12
11月8-13日,“第八届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活动”在贵州举行,塞舌尔驻华大使菲利普-勒加尔、蒙古驻华大使策登扎布-苏赫巴特尔及坦桑尼亚、摩洛哥、肯尼亚、塞浦路斯、瑞士、哥伦比亚等八国外交使节参加活动。副省长何力在贵阳会见使节团一行。  相似文献   

20.
华加志 《当代贵州》2011,(27):29-29
在台湾的时候我就知道贵州是一个好地方。贵州气候宜人,景色很美,新开发的地区很多,感觉贵州一直在进步当中,比我想象的贵州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