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内因。研究学生因素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分析学生因素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牢固树立学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建设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及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辅导员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营造群体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在辅导员、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开创生动活泼、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法治建设进程是“社会需求、制度变迁、理性博弈、政府体制”多重变量复合互动结果。社会潜在新秩序在塑造自身秩序雏型同时,亦向国家权力提出确认和扩展新秩序的压力;国家权力通过国家法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并非完全按照社会需求之输入被动运作,而是涉及新旧秩序多重利益主体间理性博弈的公共选择过程。制度与法犹如市场交换中的价格信号,是经济—社会结构中多重利益主体理性博弈的均衡浮标。  相似文献   

4.
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础环节,学生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学风建设的组织和思想保障,更是优良学风形成和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都存在不少问题,不能紧扣人才培养主线,学校学风建设的软件方面投入不足,管理单一滞后等问题,都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高校可通过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明确学风建设在学生党建中的作用;开拓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完善学生党建工作制度,为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等渠道和形式,创新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性质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于:职务侵占罪除了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产之外,还存在对"信赖利益的破坏",即对社会诚信的践踏。只要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盗窃罪的客观表现是一般主体秘密窃取公私财产,彼此之间没有交集性质的"信赖"。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制度实质上就是国家对农村进行整合和再组织的一种民主化治理方式,这种民主化治理集中体现为“乡政村治”模式,在这场治理模式变迁过程中,存在既得利益者和潜在收益者之间的利益争夺,这种利益争夺在现实中演化为不同利益主体和组织形态之间的多重博弈,即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博弈、乡镇政府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博弈。本文以制度变迁作为分析框架,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深入探究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推导出可能出现的博弈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把握学生特点促进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基本工程,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能否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教师作为学风建设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应该把握作为主体者学生的特点,避免“不振之风”、“不真之风”、“不正之风”的出现,促使院校学风向着高尚化、和谐化与时代化的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在侦查讯问中的具体应用,其研究对象是共同犯罪形态下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博弈行为。"囚徒困境"是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的非合作博弈,所有犯罪嫌疑人都选择招供的"纳什均衡"是该博弈的解,这也正是侦查讯问工作的目的所在。"囚徒困境"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需要满足理性人、静态博弈和利益驱动三个基本条件,故应当从调整讯问策略和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拉康从"镜像阶段"理论出发,指出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真我"。拉康提出的主体理论认为,主体中包含着"他者",主体是在不断与"他者"认同的过程中生成的。本文以拉康的主体理论审视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发现教师的形象压抑了学生"真我"的发展,并得出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税费改革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并发生了重大变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角度来看,这些变迁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农民等三方利益主体在需求决策、财政筹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当前的制度情景下,进一步走向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治理和利益均衡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学风建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意义突显,本文着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党建和学风建设,针对学生自身矛盾萌生出的学风的问题,以党建为中心,用先进的思想引领学生、用优良的作风感染学生、用严格的管理约束学生,实现党建与学风建设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试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总体供给不足和局部供给过度并存的困境。在城乡二元供给体制障碍之外,单中心体制亦是造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政府、市场和民间组织多中心供给的制度格局乃是必由之路。在这种多元互动的制度格局中,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及各自所采取的博弈策略无疑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究各大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并对可能出现的博弈困境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理论探讨逐渐从强调实体要素投入转变到注重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上来。但现有的制度分析往往局限在静态层面,忽视了不同使用者属性和物品属性下制度安排的动态性和适应性,对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下灌溉制度的演进与适应性关注较少。文章基于博弈均衡分析理论,通过对四个村级案例的考察和分析,试图说明农田水利中分散实验与人为设计的制度实践,分析农田水利制度演进的基本逻辑和内在机理。文章整合制度分散实验和人为设计模式的优点,重新设计了一种基于内生博弈的阶梯式制度演进模型,为我国农田水利制度建设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麦当劳与肯德基之价格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的关系是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关系。运用一些基本的博弈理论 ,如折弯的需求曲线和粘性价格理论、伯特兰博弈模型以及纳什博弈和纳什均衡理论等 ,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麦当劳去年的价格微浮和今年的价格“暴跌”所寓含的它与肯德基之间的各种博弈。  相似文献   

15.
市管县体制中博弈情境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市领导县(含县级市)体制下的区划矛盾主要表现为各利益主体对于制度空间的博弈。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可以从协调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系统内部的非零和博弈、改善系统信息非对称三个方面促成博弈的均衡解。  相似文献   

16.
正当程序中的信息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可以用于法学研究。在司法性质的权力的运作程序中,信息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之间、裁判者与当事人之间、参与审理的裁判者与未参与审理的裁判者之间。裁判正义离不开正当程序,而正当程序又离不开信息对称。公开制度、智力资助制度、证据开示制度、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审理者判案制度和裁判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等具体制度有助于打破司法性质的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程序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信息在各程序主体之间的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必然带来利益分化,而制度化、合规则的利益博弈有助于实现利益均衡,促进制度成长。以《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为个案,考察其具体的修成过程,有助于厘清社会转型期中国利益博弈的基本状况。《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过程充满各个利益主体间激烈的利益博弈和相互妥协;立法过程中体现的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精神有望固化为一种制度,从而对中国的制度成长产生深远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益博弈的过程中也存在话语权不对等、非均衡博弈等缺陷,因而,我们需要规范利益博弈过程,抑制强势利益集团过分的利益主张,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实现利益博弈与制度成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军事立法关乎国家、政府、军队、社会组织和个人多个权利主体的利益,所体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军事法律制度要蕴含合理的经济理性,需要应用资源的稀缺性、主体行为的外部性和主体资源的有限性、主体诚信有限性等有关经济学理论来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赋予军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性。军事立法的经济学分析路径应遵循以下几个方向:军事权力与军人权益配置效率最大化,军事法律责任预防最优化,军事法律程序成本最小化等。这样研究的目的是达到:军事行为主体的对策行为均衡以促进合作、保障合作,军事立法多目标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19.
政策网络首先是客观实在,其次是理论分析的工具,再次是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才应是公共治理的新模式。因此,政策网络含有三个维度:作为政策运行的客观实在,关系型社会的现实使中国的决策过程存在于"人格化结构"非常明显的复杂政策关系网中;作为理论分析的典型范式,考虑个体间博弈、制度规约,建立包括制度、结构、个体博弈要素的政策网络概念模型;作为公共治理的理想状态,协商民主机制的建立健全与公民社会充分发展是其走向现实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学风有其自身的内涵,学风不仅仅是指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表现出的学习风气,而且还应当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在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方面展示的个性品质。学风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边共同活动、互相作用所形成的学习氛围。警察类高职院校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风建设;铸师德、强师能,加强学生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