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百八十多年前,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只需要一张桌子就可以处理完毕(公务)。他的桌子上的文件格分别存放每个部门的文件”。的确,“那时公事很少”。因为那时资产阶级的早期思想家和建国者们为自己创立了一系列理论和制度。本文就此当时行政权有关的几个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次在农村老家,几个邻居在房间里聊天。突然一只老鼠从里面屋里窜了出来。旁边蹲着的一只花猫向窜出来的老鼠歪着头看了一下,而后一动不动地依然眯起眼睛打瞌睡。阿嫂生气地说,现在的猫不知为什么不抓老鼠了,一个个都变成了懒猫,听说城市里还把猫当成宠物,这么下去猫都忘了它是干什么的了。大嫂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当我们在谈到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时,总是把管理者和执法者说成“猫”,把被管理者和不法分子说成“鼠”,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有的“猫”确实变成了“懒猫”,有的甚至被当作“宠物”供养,他们忘…  相似文献   

3.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09,(10):24-24
香烟纳入政府采购,给各部门下达“公务用烟”任务,视完成情况进行奖惩考核,通过“查烟头”的办法搞检查落实……湖北省公安县今年3月下发了一份荒唐的“抽烟文件”。5月4日,在舆论的压力和上级政府的干预下,公安县政府发文废止了这份文件。荒唐的“抽烟文件”被废止,那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这样的红头文件不叫停,那才是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可是,“抽烟文件”就这样灰飞烟灭、一废了之能行吗?  相似文献   

4.
1997年10月1日施行的新刑法在渎职罪方面对1979年刑法作了重大改动,其中将原刑法中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新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相似文献   

5.
机关档案工作难的是文件材料的收集,而文件材料收集工作中最难的是“零散”文件材料的收集。所谓“零散”文件,通常是指未经文书部门登记,在收发文登记簿上无“账”可查的文件。因为“零散”文件未经文书部门登记,不仅文件形成过程难以控制,而且事后收集也特别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零散”文件渠道不畅。“零散”文件是一个立档单位领导和各内部职能部门形成的内部文  相似文献   

6.
析村级基层组织人员的职务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中“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包括村党支部、居委会党支部等基层党的组织以及城市社区服务组织。村级基层组织人员的公务可分为村级公务和国家、社会公务,此类人员在从事国家、社会公务时,应属于“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范畴。依据现行法律,村级基层组织人员在从事村级公务中受贿尚不能认定为犯罪,建议增设“公司、企业、单位人员受贿罪”。  相似文献   

7.
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公务人员论。”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从事公务”。因此,探讨什么样的行为是“从事公务”、如何理解“从事公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欣 《政府法制》2012,(30):24-26
英国公务宴请要明确记录 因伦敦奥运会而再次回到世界焦点的英国,公务宴请向来以从简、实用为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英国人公私分明,“公务”和“吃饭”并不是被联系在一起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法第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是:“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由于该法条在这一概念的外延上加上了“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弹性规定,于是,在执法实践特别是检察环节上对农村干部等能否视为国家工作人员的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公务包括国家公务和集体公务。…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一名网友在论坛发帖,称拾到江西省新余市、浙江省温州市公务考察团在美国、加拿大考察时的文件资料。这些资料显示,到美国、加拿大去考察“人力资源”的新余团,14天几乎全程游山玩水,甚至“到赌场小试身手”,11人花费超过33万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作出了清晰界定,但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存在不同的见解,“身份说”与“公务说”为两种代表说,其中,“公务说”得到首肯的较多,但在实务中应正确界定其内涵的外延。  相似文献   

12.
“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下到村里不兑现。”这首民谣几年前就在民间广为流传。2006年2月16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暗访督察组组长”名义两次向乡党委、县政府办“下文”的李高德,被湖南省芷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由他下发的“国务院文件”自然也就未在村里兑现了。“国务院文件”竟然不能撤销一份“乡人大决定”,发文者还因此锒铛入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国务院文件”发至穷乡僻壤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国刑法中“受委派从事公务”的范围界定,在理论界与司法实务中均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从刑法理论、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角度,对“受委派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分析与界定。  相似文献   

15.
一、对“从事公务”的理解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及受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 ,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所“从事公务”的内涵 ,不同于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内涵。国有公司、企业都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各国有公司、企业相互独立 ,存在着彼此间的利益冲突与需求 ,与国家整体利益、社会的公共利益在一定的场合下也有冲突。因此 ,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内涵 ,它既不具有代表国家整体性管理活动的特征 ,但又体现了代表国家对某一国有经济实体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实现而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妨害公务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妨害公务犯罪是一种抽象危险犯,有其特殊的犯罪构成。本文对妨害公务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重点探讨了“公务的合法性”要件及其判断标准,“妨害公务”这一抽象危险结果及其判断方法等有争议的问题;对妨害公务罪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主要探讨了“妨害公务”这一抽象危险故意的含义。另外对妨害公务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波音飞机在云层中穿行,北京至南宁数小时的航程,徐炳松的心底却早已没有了往昔那种“万里关山飞渡”的豪迈,苦涩与沮丧只让他感到度日如年般的难熬。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为公务来往,这条航线他已记不清飞过多少次了,唯有这次是以戴罪之身被从北京的“秦城监狱”押回南宁受审,却让他刻骨铭心。这  相似文献   

18.
丢失枪支不报罪中的“丢失枪支”不是客观行为,但属犯罪成立前提,包括遗失公务用枪及公务用枪被盗、被抢、被骗等各种情况;“不及时报告”是本罪的客观行为,是指行为人在明知枪支丢失后.在具备客观条件时。没有以最为快捷的方式将枪支丢失的情况予以报告。只有当“不及时报告”与“严重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严重后果”属于构成要件而非客观处罚条件或“超过的客观要素”,行为人对于“严重后果”有所认识但对其发生只持放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现行公务消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已异化为权力消费,助长了铺张浪费之风,提高了行政成本,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公务消费制度改革总的取向是社会化、市场化、货币化,尽可能缩小“大锅饭式”消费的范围,凡是个人公务消费一律取消实物分配,实行货币分配;凡是能够转化为个体消费的现行集体的隐性消费,一律改为个体的显性消费,目的是遏制公务消费的无限膨胀,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一、关于通信费用管理制度改革前几年的清理和规范工作对遏制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用公款配备使用通信工具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2000)法释第5号批复文件(下称高法批复文件)对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1999)94号请示作了如下批复:“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当按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笔者认为此批复与刑法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不一致。 一、“从事公务”应该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