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1,(8):42-42
日前,重庆市万盛区黑山镇文广中心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一场“政务礼仪”专题讲座正在这里举行。这是该镇为缓解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之外而创办的夜间学习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在各村委会设立“说事拉理室”,建立轮流值班制度,每周三为集中接待日,由村“两委”干部和在家党员轮流值班接待。同时,建立定期督办回访制度,由镇包村机关干部每周进行1次驻村督查回访,并将接待办结情况列入对村级党员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姜洪洋  常健  卫龙君 《党课》2008,(9):71-71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推行“逢四说事”制度,即将每月4日、14日.24日设为“群众说事日”。每逢“说事日”,村干部轮流在“有话直说”信访接待室值班,接待前来“说事”的群众。“说事接待室”设在各村委会,村两委成员直接参与信访接待。村务公开墙同时开辟“群众说事栏”,没赶上“说事日”的村民可随时将要说的事写在“说事栏”内,便于村委会及时调处解答。此外,各村镇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相似文献   

4.
严婷 《当代党员》2009,(9):23-24
本是寻访万盛区推动“健康重庆”建设的经验,。结果发现万盛区赋予“健康重庆”建设更为宏大的使命:依靠一只羽毛球推动城市转型。使命艰巨,但目标具体、措施实在,万盛区抓“健康重庆”建设,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打造“中国羽毛球之乡”。记者为此专访了区委书记向涛。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14,(2):34-35
密切联系群众既是破除“四风”的目的,也是方法。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主动与群众拉家常,说群众说的话,想群众想的事,站在群众的立场审视工作、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德者,得也”。没有“厚德”,不能“载物”,无论做事还是做官,都可能会栽跟头甚至酿成祸患。加强官德建设,陶冶高尚情操,对每名党员干部来讲,既是一个紧迫课题,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对党忠心诚心是党员干部最可宝贵的“政治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官德建设的核心。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的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  相似文献   

7.
娄言  马明 《当代党员》2006,(2):31-31
“以前办个砍伐证,起码半个月,至少要跑五六趟。今天,镇机关党员陈开友给我代理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解决了,连烟都没有抽一支。有事情党员帮着办,好!”元旦前夕,万盛区金桥镇三台村的六旬老汉张厚吉喜滋滋地说。  相似文献   

8.
赵蓓蓓 《学习导报》2011,(18):44-44
"遵纪守法"这个词,差不多人人都能脱口而出,党员干部就更不用说了。可这话,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西谚说:"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的确,法律不过是维持社会基本秩序及公平正义的最基本的规范,是底线。那为什么说,党员干部要遵从这"最低的道德要求”,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9.
乐至县高寺镇政府门口有个“说事墙”,每到逢场天,“说事墙”都被村民写得密密麻麻的。4月底的一个逢场天,镇党委书记曾克诚一早就赶到镇政府,将群众的各项诉求一一回复在“说事墙”上。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08,(9):49-49
四川省华蓥市开创出了“一网多用、一点多用、一室多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新路子。远程教育平台就像一个实用技术的“信息超市”,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点单“买菜”。通过远程教育,全市近8000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中。有6000余人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其中近3000人获得专业技术职称,600人获得农村经纪人资格。图为3月27日。华蓥市禄市镇山门口村的农技员利用“信息超市”为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讲解科学种田知识。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08,(10):27-27
潍坊市围绕拓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开通六条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一是建立便民服务直通车制度,变“分散办事”为“集中理事”,大大方便了居民生产生活。二是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变党员“无职无责”为“有位有为”,为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有效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弥勒县城所在地弥阳镇热点问题越来越多,针对这一情况,2002年11月,镇党委在全镇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推行“说事”制度、建立“说事”室,专门负责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其宗旨是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村(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3.
暗处不欺隐     
明人《菜根谭》一书中有一句话,叫“暗处不欺隐”, 意思是说,即使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一般说来,在生活、工作中总有许多“暗处”,比如因 公单独出差、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独自赋闲在家等。面对这 些“暗处”,能不能做到“不欺隐”,是对一些党员干部道德  相似文献   

14.
我是海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当前,全党都在抓作风建设,其中所强调的生活作风,就涉及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了。如果说,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主要是通过八小时之内的工作时间表现出来的,那么,其生活作风则主要是通过“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表现出来的。生活腐败亦误国。历史上,一个人的名节,一个朝代的政权,毁于生活小节的教训屡见不鲜。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就必须把“八小时之外”也管起来。也许有人会说,把一个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自由空间也管起来,岂不是管得太宽?当党员干部岂不是太不自由?循…  相似文献   

15.
陈劲 《党建》2010,(4):44-44
重庆市万盛区结合转型发展需要,积极建设富于创新的学习型党组织,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创新思维,赢得群众支持。该区围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结合万盛区转型发展这个重大课题,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万盛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沈小平 《先锋队》2010,(1):37-37
针对少数党员干部放松党性修养、自我要求不严的何题,一位领导同志说:“党员干部要守住本分,也就是言行举止应有最起码的底线。如果不守住这些最起码的底线,就不配当一名党员干部。”这一番术实无华的话,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孙先富 《新湘评论》2010,(11):34-34
“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孔子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每事问”就这样被后人继承下来,指凡遇到不懂的事,就向别人请教。  相似文献   

18.
毫无疑问,一般群众大抵是喜欢党员干部有“亲切感”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没“亲切感”,最起码很多人想有“亲切感”。那么如何才能有“亲切感”?一两句话很难讲清,但鄙人以为起码的一条就是党员干部要讲修养,作风好,人格佳。群众审视、评价一个党员干部,往往最先关注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到此,我想起梁思成与彭真的一个故事。解放初期,梁思成不认识彭真,也不了解他在党内和北京市的地位。一次会议上,有人把梁思成介绍给时任北京市长兼都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的彭真。当彭真知道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时,就对他说:“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今后之…  相似文献   

19.
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在成长历程中,都不止一次地宣过誓,庄严承诺永远听党指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些誓言,既是奋斗目标,更是政治信念。现在少数党员在公众场合对“坚定信念”“听党指挥”张嘴就来,信口就说。但转过身去,却淡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有的对社会上流传的“政治调侃”“黑色幽默”“黄色段子”不以为然,当成笑话讲;有的热衷于打听、  相似文献   

20.
逯德忠 《当代党员》2009,(12):24-25
10月23日,万盛区北门村村民万兴华心情特别爽。这一天,村“两委”召开扩大会议,经过民主评议,取消了他一家人的农村低保。“以前戴着贫困户的帽子,每月吃120多元的低保金,脸上无光呀!”万兴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