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产业的扩张,必须有资源的支撑。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尤其具有鲜明的资源特色,在全省127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生产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的企业有110余家;在179家纳入生物医药统计管理的生产企业中,中药、民族药、天然药、植物提取、天然健康产品、中药饮片、植物农药生产企业有160家。发展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是解决中药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数据显示,2016年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种  相似文献   

2.
实施品牌战略,对于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从观念上、种植上、企业上、政策上、规程上提出了中药材品牌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赵映前 《世纪行》2010,(2):47-47
<正>鄂东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鄂东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较快,共有医药制造企业41家(含化学药和原料药),2008年实现销售27亿元。在中药材种植加工方面共有2家企业通过了GAP国家专家组的认证工作,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通过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10,(18):64-64,F0003
玉林是中国药材之都,玉林国际中药港中药材市场是全国第三大中草药集散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玉林中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拥有10多个名优中药材品牌,形成了以玉林制药和玉林中药材市场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化新格局。目前,玉林中药产业拥有优势中药材品种10多个,中药材种植面积22.4万亩,种植业总产值3.94亿元左右,中药材产业从业人员6000多人。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10,(9):60-60
玉林市地处桂东南丘陵台地,气候及地理环境十分适宜动植物的繁衍与生长,是南药的传统主产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玉林中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拥有10多个地道名优中药材品牌,并形成了以玉林制药和玉林中药材市场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公民导刊》2005,(7):59-59
重庆天生药业有限公司集原武隆县医药公司和武隆县中药材公司的业务骨干、技术人员、经营范围和营销网络,经营中西药品3700多种,系国家药监局核准在武隆经营药品批发、零售的唯一合法企业,于2004年1月通过国家GSP认证。公司的零售连锁店和中药材收购网点遍布全县各乡镇,在全国8大中药材市场建立了信息网点,与全国42家中药材制药企业进行了友好业务往来。为正在建设的玄参、续断GAP大型基地生产的优质中药材销售提供了有力保证。公司各类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60%以上,国家执业药师、主管中药师、中药师、中药士等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具有中药材种植加工及投资开发的技术能力,年加工1万吨的中药饮片厂正在前期筹建中。建成后将为武隆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出口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磐安调研时指出:“中药材是磐安的最大优势,‘浙八味’中‘磐五味’占了五席,中药材产业是‘生态富县’的重要依托。”18年以来,磐安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把最大优势转化为最强产业,把最优资源转化为最大资产,全力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5]13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独特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宝贵资源。保护中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中药材资源丰富、市场竞争力较强。为贯彻落实国家《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加强中药材保护,促进中药材产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确山县天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是豫南最大的集中药材种植、研发、提纯、品种引进推广及中药材收购、加工、经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公司立足豫南桐柏山区气候、地理资源,以振兴中药材产业为己任,与农科院等相关中药材科研所合作,开展中药材野生品种驯化及种植提纯工作,完成野生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鹅不食草等中药材品种的驯化提纯,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蕴深厚的技术和种植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正在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中药材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源头,是中药产业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活中药商品流通领域的今天。怎样体现质量第一、优质优价及中药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关系到中药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特色经济的生存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最近,重庆市委统战部召开了全市大型民营企业工作座谈会,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在会上强调指出,准确把握市场机遇,是大型企业的第一战略和生命线,丧失机遇的错误是企业最大的错误,重庆大型民企一定要看大势、布大局,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第一,准确把握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2.
<正>晋政办发[2015]10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我省是中药资源大省,基础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良好。为将我省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措施:一、加大产业投资基金和专项资金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现有产业投资基金和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重点围绕我省的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品种,支持中药农业企业(含专业合作社)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扩  相似文献   

13.
豫政〔2 0 0 0〕 63号 (二○○○年十月十九日 )省经贸委《关于河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规划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河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规划意见  为充分发挥我省中药材资源的优势和潜力 ,加快我省中药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精神 ,现就全省中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规划意见 :一、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一 )中药材资源丰富 ,种植业发展较快。据河南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 ,全省拥有中药材品种总数2 30 2种 ,其中植物类 1963种、动物类 2 70种、矿物类 4 4种、其他 2 5种。中药材总储量 86363万公斤 …  相似文献   

14.
蔡威  肖国君 《公民导刊》2011,(11):11-I0009
自强成就创业路 张成生出生于海拔700多米的云阳县农坝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1988年高中毕业后,他跟着大哥到奉节学做中药材生意,在那段艰辛岁月中,他初步掌握了中药材的产、购、销等相关知识。他先后推销过中药材,开过中药材批发部。  相似文献   

15.
时讯     
《创造》2014,(11):8-11
正云南新增4个中药材GAP基地今年云南省新增4个中药材GAP认证基地,至此云南已有7个品种10家企业获得GAP认证。中药材GAP,全称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中药材GAP认证,其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的质量,并和国际接轨,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中药材GAP认证的内容包括中药材的产地环境生态;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峰 《人大论坛》2012,(8):34-35
蕉坝乡集镇建设5年扩大了5倍。两年完成五年种茶计划1.5万亩,今年茶农采茶收入400万元,新建、升等改造通村公路,入组公路,硬化入组公路、产业路、连户路65公里。实现烤烟、茶叶、中药材、干果4个“万亩工程”,农民人均纯收达到了3500无,做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都乐业,提前“减贫摘帽”……这一串串数字,一项项成绩,折射出...  相似文献   

17.
古语云:“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是千真万确的,但为什么在企业经营中不是如此呢?在经历了一些重要事件之后(如产品开发失败、企业急速扩张、裁员危机或者兼并),许多企业总是蹒跚前行,忘记过去的教训。错误总是重复发生,但英明决策却绝对不会重复出现。更重要的是,企业从来不去反思导致错误的传统思维方式,这意味着它们依然处于危险的境地,将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不幸。  相似文献   

18.
纺织产业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一产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多、党员多、党的制度体系全。在长期的实践中,企业积累了丰厚的组织资源,这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重要载体,是支撑纺织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组织基础。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基层党支部在产业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要求我们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已是一个不争的共识。但其中有一种思潮在蔓延,即于地区环境、产业特征、企业现状等因素不顾,盲目地强调一切企业都可以去国际大市场上大展宏图,与世界一流公司决一雌雄,这一目标作为长远的规划倒也无可非议,但如作为一个科学的战略制订依据,笔者认为有可能引起早期战略定位的错误从而导致整个战略实施的失败,因此,有必要对地区性企业进人国际市场的目标定位作一些讨论,以辨明真伪。一个正确战略的制订,战略目标是关键,战略目标确定了…  相似文献   

20.
王建 《协商论坛》2007,(3):51-51
从营销的角度看,企业的目的是将自己营销给社会、将自己的产品营销给消费者。而其中的关键是创造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客户价值,在没有人为企业的价值行动买单时,产品就会滞销,企业也就寿终正寝。中国企业多“流星”的现象与企业的价值营销观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的短视与短寿更多的应当归因于错误价值的选择。由于错误的选择,形成了错误的价值创造体系,企业越努力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