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映 《传承》2010,(33):92-93
张居正和海瑞几乎处于同一时期,两人都立志于通过改革而革除当时的积弊,但在张居正出任首辅期间却一直不启用海瑞,虽然海瑞也希望能为当时的革新尽自己绵薄之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即性格、为官之道不同,政治观不同,人才观不同。  相似文献   

2.
吴琦  冯明 《理论月刊》2010,(8):5-12
张居正作为湖北出生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对湖北有着天然的乡谊情结。执政、乡居期间,张居正对湖北地方政务、公共事务等十分关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张居正与湖北地方政要、地方士人等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并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关心、爱护和保护,而张居正的改革事业也离不开湖北官僚阶层的参与和支持。张居正对乡邦各方面的作为,反映了张居正的故乡情怀,并揭示了张居正改革在地方实施的某些侧面。居乡时期,是张居正改革思想酝酿和深化的重要阶段,从某种意义而言,湖北是张居正改革思想的策源地,并在一定程度成为改革措施的"试验场"和改革人才的储备、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3.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说:“张居正本身是一个令人感情激动的题目。”令人感情激动的事有两件:一是张居正生前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改革事业,解除了明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史称万历中兴;二是他死后被抄家问罪。原因是他生前干了一番改革事业,反贪和取消赋税特权的改革冲击了皇权,得罪了官僚特权阶层,得罪了阻碍他改革的官场势力。  相似文献   

4.
钟迅 《政策》2000,(3):57-58
张居正(1525~1582)是我国明代权力最大的宰相,也是从政兴革最多的宰相。与张居正名字联得最紧的是“一条鞭”法,还有官吏考成法。与张居正同时代的大思想家李贽称他是“宰相之杰”。 张居正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经过近两千年发育的封建制度正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知道张居正这个名字,不是在学校历史课本里,而是在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万历十五年》中。其中一章以“世间已无张居正”这样的标题,抽丝剥茧地描述了张居正其人其事对当时代及明帝国的影响。该书自80年代初在内地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好评如潮。尤其是,书中张居正富有传奇的功勋人生与悲剧结局,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6.
张居正夺情事件是万历初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在夺情事件的起因中,张居正所处的首辅地位是此事发生的重要诱因,而推行新政的时局则是事件不断扩大的主因。夺情事件发生后,一方面虽然张居正保住了首辅的地位,使得新政改革得以继续推行,但另一方面张居正个人名誉受损,行事也变得偏颇,导致后续的改革措施实行受阻。  相似文献   

7.
在道学的意识形态下,政治的事情本身被掩盖,使豪门势族的不当利益得以偷渡。张居正以自己对政治基本精神的思考清除了政治自身之外的种种形而上学的虚妄幻想,突显了以富国强兵为最大特征的政治的事情本身,为以维护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为目标的政治改革作了思想的准备;同时在走向政治的事情本身的前提下,反对把他自己思想重要来源的良知学的学术思想意识形态化,这可以说是留给中国人最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8.
秦军 《群众》2023,(6):64-65
<正>张居正(1525—1582),明朝政治家、改革家,以吏部侍郎入职内阁,隆庆六年(1572年)任内阁首辅。他历经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目睹了明廷之弊,为挽救危机,在万历初年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法令。针对当时的驿递之害,张居正有着清醒的认知:“近来驿递困敝至极,主上赫然思以厘振之,明旨屡饬,不啻三令五申矣,而犹不信。”因此他下决心整饬驿递,并拟定颁布了《给驿条例》。韩非子言:  相似文献   

9.
海瑞曾说过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是对张居正一生中肯而准确的评价,但这番话由海瑞说出,难免使一般人觉得惊讶不解。  相似文献   

10.
世间已无张居正马恢“世间已无张居正”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之一篇。姑以此为题,作此书的读后记。张居正是明朝万历时的一位首辅,他以一身而成万历之初政,为明朝政坛之怪杰。然而天不假其年,初政10载,即以57岁谢世,辛苦功劳亦付诸东流。黄仁宇先生于此...  相似文献   

11.
张居正改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改革事件。张居正改革时期通过调整海外政策舒缓海上压力,维护海上安定,并采取措施加强同西方的关系,对晚明时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被同时代人视为卑劣小人、独裁奸相的张居正,当国十年留下的家底被神宗、熹宗糟蹋得干干净净。国破家亡之际,崇祯才明白了他的好处,知道“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相一也”,给张居正彻底平了反。  相似文献   

13.
一提张居正,马上就会想到他在明中后期推行的成功改革。若是没有张居正的改革,朱明王朝的气数怕早就尽了。他的改革,等于给垂死的明帝国打了一剂强心针,使之多存活了数十年之久。就此而论,张居正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凡强人都有一点使人讨厌的“侵略性”,令人不快的“强迫感”,他总要求你如何如何,你却不能希望他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14.
六、明神宗万历前期明神宗朱翊钧从万历元年(1573)至四十八年(1620)在位,前后共计四十八年。本文所指的万历前期指的是万历元年至十年(1582)之间。万历元年至十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近十年。其间,神宗年少(即位时十岁,张居正去世时还不满二十岁),实际上是张居正主持朝政。在此期间,张居正几次精兵简政,减少冗员。为叙述的方便,我们将这个时期称之为神宗万历前期。万历前期的裁汰冗员,是从万历三年(1575)五月淮、扬二府发大水开始的。《明史·神宗—》载,此事发生后,下令二府有关部门将其贪酷老疾者皆罢之。另外,在万历三年正月和九年(1581)…  相似文献   

15.
荆楚大地 ,人杰地灵明代神宗元年(1573年) ,湖北江陵人张居正出任宰相。他鉴于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 ,果断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实行一条鞭法 ,打击豪强地主。他的改革触犯了贵族们的既得利益 ,他们联合起来 ,以九位御史为首 ,反对张的改革。然而张居正不为所动 ,使改革很快取得了成效 ,回击了保守派的挑战 ,故而时人谚曰 :“天上九头鸟 ,地下湖北佬” ,赞扬张居正的治国才能。……荆州 ,这块蕴含神奇楚文化的热土 ,曾经孕育了千古英杰 ,而今又培育出了现代帼国英才。1999年度全国“十大杰出跨世纪人才”、湖北九龙集团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6.
论张居正重诏令的改革思想与措施石斌张居正是明朝后期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在明朝处于国固民穷、“沉菏积萎”的困难关头,出任首辅,肩荷重任。从此,十年柄政,概然以天下为己任,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匡时济世,更化宜民的改革,收到了“起衰振堕”,拨乱反正,富国...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万历年间的改革家张居正,16岁中举,23岁中进士,一路顺风地踏入仕途,实可谓少年得志。在他任国子监司业期间, 研究历代政治和社会状况。深知封建社会弊端,主张改革,提出: “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覆名实”、“固邦本”、“饰武务”等六项要务。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下,他利用首辅的权力,在全国开始丈量  相似文献   

18.
"现在,我们很多文化产品过于娱乐化、低俗化,明星效应、浅表文化误导了国民的读书消费观念和欣赏水平。"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当前一些文化现象的担忧。熊召政曾以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问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自1998年动笔起,前后撰写三稿,150万字的小说耗费了他整整十年时间。后来,为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担任编剧,又花了两  相似文献   

19.
张居正是湖北荆州人,从23岁进北京,到58岁躺在棺材里离开北京.在京城土地上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从政的理想,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卫鞅也好,王安石也好,张居正也好,康有为也好,孙中山也好,都是当时解放思想的先驱,但同时也是说话声音最大的人,代表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可以说,解放思想与让人说话是二者不可缺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