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下基层调研时发现,有些基层干部,虽然整天身在兵中,却不敢听基层官兵的意见,不敢让群众议论,一听到“不同声音”就给扣上“不讲政治”、“犯自由主义”、“不保持一致”的帽子。这种现象表明,在少数干部中存在一种不敢讲真话、不爱听真话的风气,甚至少数干部为求提拔,弄虚作假、编造政绩,汇报工作,讲成绩头头是道、  相似文献   

2.
报载,自1993年以来,湖北省竹溪县一直坚持开展“政绩打假”,给弄虚作假捞政绩者亮“红灯”,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名干部因搞假政绩分别受到降职、免职、撤职、开除等处分。时下,一些干部之所以胆大妄为、乐此不疲地造假政绩,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在政绩考核中,简单地把政绩与少数几个数据和指标划等号,至于数字和指标背后的实际成效则丢在一边,无人问津,这就给一些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人以可乘之机。同时,即使在考核中发现了一些干部搞假政绩,也是批语教育一下了事,而那些搞假政绩而又没有被揭穿的干部,则蒙混过关得到提拔重…  相似文献   

3.
与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千方百计往政绩里“注水”,搞虚报浮夸,以获得上级领导部门赏识不同的是,笔者发现,当前基层少数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和地区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不但不让新闻单位宣传报道,而且在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时留有余地,想方设法给政绩“缩水”。实事求是地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工作成绩,客观全面地向上级领导部门介绍基层的情况,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使自己得到升迁,往政绩里“注水”,是欺骗组织行为;同样,给政绩“缩水”,也是一种欺骗组织行为。不论是虚报政绩,还是隐瞒政绩,都不利于上级领导部门全…  相似文献   

4.
某地一位官运亨通的年轻干部,私下对别人说:吹牛、拍马是当官的“基本功”!惊诧之余,不能不承认,此人道出了时下一些人谋官升官的“诀窍”,这位干部也算是“现身说法,经验之谈”吧。确实,时下靠吹牛拍马谋官升官者,大有人在。一些干部,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老实实为官,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地干出政绩,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说假话吹牛皮,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搞“泡沫政绩”。奇怪的是,在一些地方,这种人还真官运亨通,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是也。一些干部也正是靠吹牛升迁的。一些干部,在领导面前…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发展观支配和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着科学的发展观。但是,目前一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误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人民群众怨声载道;片面追求GDP增长,导致少数干部在统计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相似文献   

6.
说政绩     
政绩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留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标,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一个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领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应看到,少数领导干部对政绩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热衷于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用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欺世盗名。其结果,必然加大财政负担,破坏资源和环境,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对此反…  相似文献   

7.
信息集锦     
实行干部政绩行为终身负责制 江苏省盱眙县委强化凭实绩重用、重奖干部的导向,近年来先后提拔了一批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重奖了一些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为了充分发挥重用、重奖应有的政策激励作用,防止弄虚作假现象,该县实行干部政绩行为终身负责制。一是将“公示制”引入实绩考核。每年年底,把有关乡镇和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初步核查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示10天左右,接受群众监督,群众举报不受公示时间限制,长期有效。二是实行政绩认定中介机构负责制。县委组织部委托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有关的单位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严格审计…  相似文献   

8.
张柏安 《实践》2005,(9):11-12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政绩,是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实践中德才素质的体现,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创造 出来的、为广大群众所认可的成绩和贡献。领导干部树 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法,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要用政治的观 点看待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 和指南;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 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 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 内容;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 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党 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根本尺度。 干部追求政绩,不仅没有错,而且应当大加提倡。  相似文献   

9.
崔玉国 《新长征》2010,(6):64-64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民群众评价干部的基本尺度,也是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并非易事,因为政绩既具有客观实在性,更具有复杂多样性。在实践中,要客观全面地考核政绩,使考察结果充分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到“四看”、“四防”。  相似文献   

10.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全面准确地考察领导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政绩,对于合理使用干部是非常重要的。认真研究考察干部政绩,真正做到看政绩用干部,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政绩有虚与实的区别,比如,有的领导干部为了“突出”政绩,不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而有的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有“水份”的政绩和实实在在的政绩摆在一起,前者可能更让人一时眩目。另外,政绩还有显与潜的区别。由于工作岗位、职责、性质的不同,有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实施了很多有形的建设项目,人们一看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5):93-93
游戏,是指某些特定的分输赢的娱乐行为。因其本质是娱乐,所以玩起来可以漫不经心、毫无顾忌,只要让自己和参与者高兴就行。政绩是指官员任职一方的成绩,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和老百姓满意度等来衡量的,是一种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事情。然而,时下某些官员偏偏有一种本事,让政绩游戏化。游戏型政绩通常“临床表现”为弄虚作假、好大喜功、割肉补疮。这种“游戏型政绩”造成的后果,小到危及百姓利益,大到阻碍发展进程。而要制约游戏型政绩,办法是多元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一个监督主体的问题,如果只靠上级的“火眼金晴”,游戏型政绩难以杜绝。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朱成林在与中青年领导干部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强化群众观念,就要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重要尺度。千奖万奖,不如群众夸奖。”这句话,形象地回答了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上级领导的评价与群众的评价问一般情况下,上级部门对干部的评价与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是一致的。一个干部只有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组织上才会给予肯定,群众也会打心眼里赞许。但在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没有为群众办实事之心,也不在乎群众对他们的评价,但却很在意自己在上级领导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在调研中多次听到群众反映:我们是既“政绩”,又盼政绩。怕的是个别干部只为自己升官要不顾百姓需要的“政绩”,盼的是为百姓实实在在好事的政绩。群众的反映,值得深思。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进展,政绩在干部的升迁留中日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政绩、创政绩,为领导工作的一大热点。但是,由于政绩观的偏以及虚假政绩等问题的出现,政绩的声誉一度遭很大损害,致使一些领导干部不敢谈政绩,甚至“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人的心目中都成贬义词。事实上,广大群众对政绩总体上是持肯态度的,正如一些群众所说:“干部都不出政绩,群众就没…  相似文献   

14.
政绩,是干部的综合素质如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中共中共《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的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坚决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的歪风。”这对在新形势下考核选拔干部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的政绩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干部考核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实践观点考核和评价干部的政绩,首先必须确立起实践标准。即一方…  相似文献   

15.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弄虚作假依然屡禁不止。而当前,一种新的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人善于进行包装,使弄虚作假在种种动听口号的掩护下大行其道。为此,我们很有必要为弄虚作假者“卸妆”,还其本来面目。一、借“群众呼声”弄虚作假。少数领导干部对群众不是真帮实助,对群众关心的事情不是真抓实干,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作调查论证,不顾客观实际,却借群众之口,行急功近利之举,求立竿见影之效,甚至制造“泡沫政绩”。不但没为群众办好事,反倒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更有甚者,让群众伤财,无端增加群众的负担,弄得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16.
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标准,重点看政绩。如同考试是教育学生的“指挥棒”一样,政绩考核也能起到影响干部行为的“指挥棒”作用。面对新世纪组织工作的任务,如何寻找和挥动新的“指挥棒”,对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显得十分重要。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干部不择手段地虚报浮夸,搞虚假政绩,出现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正常现象,群众对此非常反感。联想起大跃进时的浮夸风,这样的教训太沉重了。究其原因,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追名逐利,欺上瞒下,上报的情况和数字都有很大水份,…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赞声盈耳;一种是“为官一任,积怨一方”,口碑甚糟。差别来自哪里呢?考诸原由,前者政绩是实的,后者政绩是虚的;政绩实,则利国利民;政绩虚,则误国误民。谋求政绩,首先有个出发点问题。客观地说,我们的大多数干部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创造了扎实的政绩。但也有少数干部为了捞取个人的名利地位,视政绩为得到提拔重用的资本,为了早出、快出、多出“政绩”,不择手段,不顾影响,背离民意,独断专行。有的急功近利,乱上项目,追求…  相似文献   

18.
执政为官,必须有政绩。庸碌无·为,不是好干部。出政绩,是群众对干部的最起码要求,也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工作意识。一个时期以来,少数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追求政绩不是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以捞取政治资本、升官发财为目的,他们做事是为了给上级领导看,怎么”显眼”怎么做,怎  相似文献   

19.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干部队伍中兴起了新一轮的“文凭热”。应该说,大多数干部出于求知的动机,踊跃参加各种培训班,妥善地处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通过埋头苦学,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却挂名攻读学位,“混”字当头,利用不正当手段捞取硕士帽、博士帽。群众戏称这类干部弄到手的文凭是“注水文凭”。干部或利用手中掌握的权,或利用手中可以支配的公款,通过歪门邪道搞“注水文凭”,实现上是“权学交易”,是腐败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转变干部作风,就必须尽快治一治这种变味的“文凭热”,杀…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有些地方的为官者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些群众便议论说:“形象工程”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成了“政疾工程”。群众的话语虽然不多,却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地戳到了有些为官者政绩观“病变”的要害处。政绩一旦变成了“政疾”,不但败坏了党风政风,影响了干部形象,而且也损害了群众利益,妨碍了经济发展。谨防政绩成“政疾”,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创业兴邦的迫切需要,事关重大,马虎不得。谨防政绩成“政疾”,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