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我国率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全书以通俗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吸引了群众读者,堪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研读《大众哲学》,对于我们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人民大众的实际出发,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着力点,要充分运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和大众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实现理论和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和群众互动的过程,在“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辨证统一中,遵循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在逻辑;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发展进程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其基本内涵,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到群众中去”,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两者相互联结的无限循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改革开放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又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4.
列宁明确提出并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原则。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根本方法。列宁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倾向。列宁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思想的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善于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易于和乐于接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时,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文章主要探讨讨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教育农民;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论灌输;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6.
韩冰  刘春元 《世纪桥》2013,(7):49-50
儒家思想利用乐、戏曲、曲艺等民间文艺传播方式,使儒家思想的传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儒家思想的普及,这种传播方式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对接融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被人民大众所掌握、运用。当代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可借助红色文化、经典影视、网络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秦立斌 《学习月刊》2013,(19):50-5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宣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理论宣讲员要当好人民群众的“政治翻译”,要努力摸索出一套“大政方针本地化,主流理论大众化.严肃课题通俗化,说事析理多样化”的宣讲模式。基层干部群众最爱听鲜活理论的解读、丰富案例的分析、通俗易懂的讲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每次的宣讲活动中要讲究宣讲技巧.充分吸引和感染基层干部群众,使理论宣讲真正达到精神引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时代化,既是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也规定着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属性、历史使命和开放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转变观念,抓住重点,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过程,也是人民大众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内化与外化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民族性、实践性、时代性、互动性和价值取向性等五个基本特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实现两步:第一步实现内化过程,第二步实现外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面临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社会现实利益矛盾的凸显、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根本利益、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和思想道德失范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关注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实现思想理论的通俗化,充分发挥和综合运用多种大众传媒,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实现研究普及队伍的专业化、理论的通俗化,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作用,最终把落脚点放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命题内涵的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的一个基本前提。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辨正,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混为一谈,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等同起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割裂起来。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体由社会精英到人民大众的逐步扩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在语言风格、思维习惯等方面适合中国人民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普及,主要是建立宣传教育体系,坚持群众路线,宣传内容有所侧重,理论表述通俗化,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与通俗化相结合,与群众实践、民族文化、时代特征相结合,采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低,使得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化大众的双重任务。在中央苏区建设的实践中,文化建设呈现宣教"网络"普及化、载体形式生活化、革命理论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永光  谭桂娟 《唯实》2010,(6):20-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有历史发展阶段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其相互联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主要是先进知识分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主要是政党政治灌输为主的阶段和人民大众主动接受并内化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必须实现由政治灌输向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并内化的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则是不断解决和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有着天然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人民大众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事业,正是集这种灵魂根脉于一身,才演绎了一场近代以来的中国最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走出了一条堪称世界榜样的“中国道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生存诉求和近代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它在中国广大民众中的传播,也正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奠定重要的思想条件和群众基础,为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重要的理论条件和政治基础,才使得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艰难中前行、在发展中完善、在创新中成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和破解“中国问题”的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一过程蕴含着四重内涵:境遇化——现实之基,即准确判定中国所处的具体“历史方位”;现实化——视域焦点,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中国问题”;民族化——文化基质,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基质的方式得以实现;大众化——实现路径,即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大众化,就是要运用人民容易领会和理解的方式,把科学发展观与人民大众生活联系起来,把科学发展观与人民思想观念结合起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普及、传播和信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解决的问题和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新"国学".只有这样的新"国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国广大群众的心中,才能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