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在报纸作为受众主要新闻信息来源的同时,网络作为新的新闻传播平台,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登上历史舞台。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网络新闻源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如:虚假信息泛滥,侵权现象严重,犯罪现象难以杜绝等。当前,应从强化网络新闻媒体的职业操守、完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网络传播行业自律治理模式等方面对网络传播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传统格局。从传播者一方看,800家媒体网站与上万家商业网站充当着各式各样新闻的提供者;从受众一方看,1998年是210万人,1999年是890万人,2000年底则突破2000万人。如果考虑到上网的2000万人都是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的群体,在自己所处的人群中常充当二级传播者的角色,那么可以说,网络新闻的影响力已经能够与传统媒体媲美。而且,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基础建设设施不断提高,网络知识普及面不断扩大,网络新闻的影响力无疑会日趋显著。在这种严峻的挑战下,传统新闻如何应对,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网民的增长和网络新闻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各级党政机关意识到网络舆情作为大众民意下情上传、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互联网平台更多地为民众提供表达合理的诉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认识网络新闻:惊诧它传播的速率以秒为单位、信息和受众数量的海量和互动性;另一方面,缺乏管理,虚假新闻,低俗之风,“搜索暴力”等。笔者以为,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看,网络新闻上最大亮点是:舆论监督下的民意胜利,使一系列在某些主流媒体缺位失语的重大事件上由于民意的坚持,真相的昭白,正义的到来而让缺少监督的权力受到舆论监督,从而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网络传播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计算机网络、网络受众主体以及受众主体对信息接受度等组成的结构系统。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也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如开启"数据驱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搭建以受众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平台;跨界融合形成"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链;创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课堂类型。  相似文献   

8.
从受众角度探析博物馆的信息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俏俏  杨述厚 《世纪桥》2007,(3):96-96,99
现代博物馆作为形成公众舆论的场所,其传播内容不仅贯连古今,追根溯源,而且反映现代社会的全貌,协助民众开拓视野,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与探索空间,或经由寓教于乐方式,让民众在呤咏风雅中提升生活品质。博物馆作为一个信息传播中心,它的职能和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依据文化水平高低,博物馆受众可以划分为民间受众、普通受众和精英受众三个层面。为了更好地实现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各层面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并重点探讨了博物馆针对不同层面受众的特性开展信息传播的策略与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总是显得特别热闹。"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网民将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暴露’在网上,各种社会力量‘汇聚’到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互联网速度快、受众多、影响广等传播领域的特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高校迅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厘清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概念和实质,把握其特征,剖析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和原因,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化人功能,消弭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日益显示出与传统反腐不同的独特作用,成为传统制度反腐的有益补充.网络反腐具有公开透明、传播迅速,方便快捷、受众率高,成本低廉、隐蔽性强,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等特点.但是,由于网络监督的主体合法性尚不明确,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网络反腐也面临着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的制度化约束困境.  相似文献   

12.
王白石  凌亚明 《奋斗》2001,(6):48-48
随着网络技术这种集声音、色彩、数据和文字于一体互动式的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利用网络技术传播新闻,可以基本上做到与事件同时“发生”。面对事件与新闻几乎同步传播的网络新闻,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时效空间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几乎趋近于零。面对生存的挑战。传统媒体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空间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革命文化的网络传播。加强革命文化网络传播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然而,囿于革命文化和文化网络传播的特质,革命文化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面临着革命文化网络传播主体权威被削弱、革命文化网络传播范式受挑战、革命文化网络传播受众个性化凸显和革命文化网络传播遭遇商业化侵蚀四个方面的困境。通过进一步加强革命文化网络传播队伍建设、创新革命文化网络传播范式、推动革命文化网络"分众化"传播、完善革命文化网络传播制度,能不断提升革命文化网络传播效果,彰显革命文化网络传播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1.公民新闻的片面性。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关注或亲身经历的事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并公开发表自己的主张见解,但其发布的消息具有非专业性,报道内容易主观化、片面化、碎片化。片面的新闻传播极易局限受众认知,导致受众无法窥探到事件的全局,容易造成对新闻事件的片面理解,因片面理解而断章取义,从而引发受众不良情绪的产生,诱导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2.网络环境的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意见时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同时网络匿名性也是诱发网络暴力的原因之一。网络的匿名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技术的发达程度塑造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同的地位。纵观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传播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发达阶段、较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与之相对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与传播者相比依次是平等的受众、被动的受众、主动的受众。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传播技术的发明者和受益者,未来传播技术的发展将会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人类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是网络媒体争夺受众、扩大影响、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网络传播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对事件的解决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7.
基层干部形象的现状,与网络时代社会舆论传播的特征密切相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时代更是如此,无论多么不起眼的事情,通过网络传播都可能添油加醋,甚至炒作得面目全非。事实上,有基层干部认为,绝大多数亲身接触的群众对他们工作很支持、理解,但素不相识的网友则喜欢恶语相加。这种来自网络的评价往往带有偏见,因为不少网民往往凭借网络新闻或者小道消息认识和评判基层干部,可能用情感取代了现实理性,甚至跟风式地认为“基层干部很坏”。  相似文献   

18.
受众中心论的理论基础与时代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众中心论是指,媒介的一切传播活动均以受众为中心,受众是传播系统的主体,传播系统的其它要素均围绕受众展开.受众中心论的理论基础是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当前我们所主张的受众中心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媒介产业化、国际竞争以及媒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媒介竞争,归根结底,是争夺市场的竞争,是争夺受众的竞争。党报争夺受众的关键要看其传播内容。为此,传播者要从两方面做起:一要增强受众意识,了解受众需求:二要改进传播内容,满足受众需求。本文认为,党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必须重视报道内容,因为内容是吸引读者的唯一途径。作者就报纸的7项主要内容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广泛的受众群体,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历史虚无主义披着“重新认识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支持言论自由”的虚假外衣,借助网络传播进行全方位渗透,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削弱民族自信心与政治归属感,危及网络生态安全,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为此,相关部门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加强网络空间舆情分析,强化网络空间监管力度,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态势,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