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公证》2014,(3):28-28
正各位同仁,大家好!刚才丁会长的总结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这份职业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对于年轻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年轻人有激情,这种激情是不是能恒久?我也年轻过,我发现我不能恒久。但对于一份职业而言,正如同你吃饭,这碗饭是好吃还是不好吃,你都得吃,因为你需要。话说回来,我们这个职业究竟是不是为社会所需要?这个问题困惑我很长时间。我入行的时候,公证的外部环境比现在好很多,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法定公证状态。社会的公证需求是一种制度性的,不需要你去设计,不需要你去考虑开拓市场。但是,等我当上公证处领导的时候,我发现我要开拓市场了。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公证有用吗?你找到它的需求了吗?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状态?我们的卖点是什么?今天很多同志都讲到公证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春竹 《中国公证》2007,(10):63-64
目前。公证行业热烈探讨公证工作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问题,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两个故事,说是故事。其实是我记忆中的两个片断.但我一直都没有忘却。  相似文献   

3.
在进入本文主题讨论之前,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作一分析.大家都熟悉"谷贱伤农"这一说法,它描述的是一种经济现象:在一些丰收的年份,农民卖粮的收入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为什么农产品多了,收入却没有增加呢?这种现象反映了这样一个经济学原理:价格弹性原理.价格弹性原理,简单地说就是价格变化对需求的影响,若价格变化对需求影响明显,使需求增多或减少,就叫需求弹性大,反之,就是需求弹性小.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是需求价格弹性小的产品,其价格不管发生多大变化,需求量基本是不变的.为什么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呢?我们知道,人维持生命少不得粮食,而且一天也就吃三顿饭,粮食多了不会多吃,粮食少了花再多的钱也得吃,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发生大的变动.因此,在粮食丰收的年份,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粮食出现供过于求便卖不出好价钱,因而农民的收入就反而少了.  相似文献   

4.
礼物     
今天是妻子的生日,又是礼拜日,应该好好地庆祝一下这个特殊的日子,但偏偏又是我的值班日. 望着躺在硬板床上的妻子,心情特别沉重,但也只能千叮咛、万嘱托,"你一定要躺住,千万不能动,否则,就会动了伤口,那么,躺了6天的时间就白费了.我保证5点前一定回家给你过生日,渴了或方便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能坚持尽量坚持."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律工作者.我和公证有着三十多年的缘分.不仅参与了河北公证制度的恢复重建,也见证了中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壮大。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变成了即将退休的老司法人员,但我对公证工作的热爱,对公证事业的拳拳之心却一直未变.而且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6.
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公证文书的适用状况也就是公证效力实现的状态一直为公证人所关注,但迄今为止,除了借助于司法解释手段对部分公证的效力及其适用加以解释外,公证界仍然没有更好的手段来确保公证效力的实现。如今,当公证改革各方面都面临重大突破的情况下,能否解决公证效力的实现及其保障问题,已影响到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公证界必须以相当迫切的态度正视并研究这一问题。公证效力实现的内涵 所谓实现即是一种愿望、一种目标成为现实。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当事人申请公证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公证确认事实、行为,固定证据,预防或解决纠纷;从公证人的角度看,国家授予公证人以公证权,就是为了通过公证  相似文献   

7.
侯霞 《中国公证》2014,(1):68-70
正一天,一位中年女士神情凝重地走进我的办公室,称其姓庄,想了解一下办理赠与公证、遗嘱公证及继承权公证的相关手续交谈中发现庄女士心情比较焦虑,似有苦衷。原来,庄女士十多年前与丈夫离婚,独生子由其抚养,多年来庄女士全力打拼、苦心经营,购置了数套房产,其中有住宅也有商铺、几年前,庄女士不幸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后经及时治疗得以康复然而,就在上个月查出乳腺癌复发,庄女士在对生命迫切渴求之余,首先想到的就是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财产作妥善安排。庄女士此次来公证处咨询的目的,就是想彻  相似文献   

8.
晏子拒赏     
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晏子把齐国治理得非常好,然而一位堂堂的相国,家里却很穷。一天,晏子刚坐下来吃饭,齐景公派来找他商量国事的使臣到了。晏子听说使臣还没吃饭,就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便臣回去就把这个情况告诉齐景公,景公很吃惊,说:“相国家里这样穷,我一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马上派人送去一千两黄金和一千石粮食,晏子说什么也不收,送了三次都被晏子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为现时社会带来了诸多方便并显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许多新问题.凡是与网络相关联的社会服务领域,都在一面体验着网络所带来的快乐,一面又要应对网络所带……  相似文献   

10.
海纳 《政府法制》2013,(29):37-37
近日去圆明园遗址,听导游介绍,这里的“谐奇趣”,就是当年乾隆皇帝的“西餐厅”。我惊问:“清朝的皇帝,也吃西餐?”导游解释,那时的西餐,只是牛奶和面包。乾隆皇帝听说西方人经常吃这些东西,便要尝一尝,一吃,感觉不错。但他又想,吃西方人的餐,就得在西方的房子里。于是下令建了这样一所西洋建筑。每当想吃西餐的时候,乾隆就和妃子们来到这里,一边听西方的音乐,一边品尝牛奶和面包。  相似文献   

11.
媒体反馈     
《中国公证》2011,(2):62-63
公证数量激增彰显市民维权新观念 2011年01月21日中工网新年伊始,北京市怀柔区的国泰公证处大厅里门庭若市,每名公证员的接待桌前都有市民在排队等候咨询、办理公证业务。市民相先生名下有一处房产要办理过户手续,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亲自参与,便来到公证处做了一份委托公证,将相关事宜委托给一位朋友。相先生说:"我是听别人介绍知道有这种公证的,我觉得很好,做了公证就有法律上的保障,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三月,我从办公室调到侦查监督科工作,干惯了“办文、办会、办事”的服务工作,面对业务工作有点无所适从,但领导和同事们都很关心我,让我审查一些案情简单的案子.一个多月下来,竞也审结了几件。无论是写法律文书,还是对证据的审查、分析都似乎有了驾轻就熟的感觉。但不久,却有一件“简单”的案子让我从盲目乐观中清醒过来。  相似文献   

13.
公证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内容,即依法进行公证和依法拒绝公证.正所谓"不止不流"、"不禁不行",公证工作就是在对真实合法的事实、行为予以确认、证明的同时,对不真实、不合法的行为予以拒绝证明.如果在公证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依法拒绝公证,那么依法公证也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证》2005,(8):10-21
全国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已经开展了五个多月,各地都开展了各种活动以丰富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的内容。陕西省司法厅为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独辟蹊径,于近期举办了“我爱公证”、“我为公证添光彩”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本刊选择征文比赛中部分获奖的优秀文章予以刊登。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去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情怀,领略他们的风采,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理想、追求和奋斗鼓掌喝彩!  相似文献   

15.
全欣 《中国公证》2011,(2):64-64
从事公证工作有七个年头了,每天要面对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不记得接待了多少当事人,也不记得又送走了多少当事人,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者,也正是在那一天,我学会了用眼睛诠释尊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1,(11):1-1
当前,公证工作须把握的重点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好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下称《方案》)。就《方案》本身而言,已不是可争论的问题,而是必须执行好、贯彻落实好的问题。为保证《方案》的正确贯彻实施,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统一思想:  首先,贯彻落实《方案》,推进公证改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内容和具体体现。我们讲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无疑也包括发展先进的法律文化。公证改革的本身就是完善公证制度、发展先进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  相似文献   

17.
派出所最"稀罕"什么样的民警?答案是年轻民警,最佳答案是单身年轻民警。因为年轻,工作有冲劲,业务进步快;因为单身,白天无人扰,晚上没人爱。除了父母以外,单身的年轻民警无牵无挂,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随时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当年我这个单身汉,既是派出所民警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月17-18日,由国际拉丁公证联盟和中国公证员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公证员协会承办的“公证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我从政二十多年来,参加的全国性会议并不少,但这次会议给了我一个……  相似文献   

19.
蒋燕 《中国公证》2008,(12):63-64
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人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而有的人却会用心地阅读,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每一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三十多年已走过,回想起来有太多的感慨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那就是公证照亮了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马平 《中国司法》2003,(12):50-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公证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公证工作提出子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公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滤器”。公证机构作为市场中介组织如何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作用,是目前公证工作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公证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任何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得益于市场的培养、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良性运行。如何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按照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走上有序、高效、良性运行的轨道?各国政府都十分注重充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