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静期制度体现了对消费者和直销商双重保护,中外的直销商冷静期制度包括了直销商的冷静期间以及冷静期间的退货方式与限制.关于直销商退货的冷静期间,有的国家规定了冷静期,有的国家则没有规定.关于冷静期间的退货方式与限制,各国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对此试做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起步较晚,实践中存在大量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冷静期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立法现状,阐明消费者冷静期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建立消费者冷静期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以期能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发展和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由于缺乏规范引导,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的部分卖家存在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网上交易纠纷屡有发生。从平台设立与基本行为规范、平台经营者对站内经营者的管理与引导、平台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保护等5个方面对第三方平台经营与管理作出规范。亮点解读一、给消费者时间考虑撤单规范原文:鼓励平台经营者设立冷静期制度,允许消费者在冷静期内无理由取消订单。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4.
后悔权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在西方也称之为“冷却期制度”或“冷静期制度”,是经济发展催生的产物.通常,可以行使后悔权的交易类型主要有上门推销交易、远程交易及消费者信贷交易三种.我国2014年3月15日起经修改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后悔权入法,标志着后悔权自此成为消费者的一项法定权利.在此,本文仅针对网购消费者的后悔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因为一则案例的出现,“离婚冷静期”成了2017年3月爆红的热词之一. 事实上,离婚冷静期并非一个新概念.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尚绍华在一份与之相关的提案《建立离婚冷静期,培养婚姻咨询师》中已经提出这一概念,而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制度也早已在英美等国家实施.  相似文献   

6.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的冷静期制度,在赋予被特许人自身保护的权利的同时,由于限制性条件未能明确,导致了冷静期权利滥用的情形大量出现。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和保证商业特许经营模式的健康发展,完善冷静期立法和禁止冷静期权利滥用将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这是基于近年来我国相关国情而建立的一项全新的制度,对于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维护以及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21年已经成为过去时。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离婚登记96.6万对,离婚率为23.18%,该离婚率与2020年上半年的41.1%相比有了大幅下降。这些数据不禁引发公众的思考:这是否与2021年离婚冷静期的出台有--定关联性呢?是否意味着离婚冷静期对挽救婚姻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中的消费者权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军  王海涛 《法学杂志》2007,28(3):106-108
各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多包括消费者福利,我国的《反垄断法(草案)》也体现了保护消费者的目的。反垄断法中的诸多制度与理论和消费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合理原则、豁免制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我国的反垄断法应授予消费者充分的诉权。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其需法律采取更多具有倾向性的保护,法律促进市场交易的进行,同时也就意味着应向消费者提供多重救济的义务.立法者、消费者组织都希望可以找到这个平衡点,从而能够在实质上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权益.本文试从国内外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的研究现状出发进行分析与评价,最终将对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作为一项系统的司法救济制度确立下来并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网络购物的盛行与发展,在带来经济繁荣与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带来了新的冲击与威胁,其中关于售后保障中的退货问题,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消费者在与经营者订立合同时的意思形成不自由而变得极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冷冻期制度和撤回权制度,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消费者无因退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反悔权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在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和期限内,消费者可以单方面、无条件地解除合同,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由于工业化程度较高,随之而来的消费者运动频繁发生,英国、西欧和北美等地区成为反悔权制度的发祥地。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更迭,消费者反悔权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较为成熟,并且成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维权利器。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伴随着各种新型交易方式的兴起,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亟待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者反悔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秦奥蕾 《法学评论》2021,39(6):130-140
宪法第49条明确规定了"婚姻受国家的保护"和"禁止破坏婚姻自由",对婚姻的基本立场是保护性的.婚姻保护立宪目的证立所展现的逻辑性表明其兼有制度保护与权利保护面向,包括:保护婚姻与家庭同构传统及在同构秩序中婚姻承担的生育与经济功能;对女性给予特别保护来实现婚姻家庭结构中的性别平等;保护以爱情作为婚姻结合或婚姻解除关键要素的婚姻自由.上述立宪目的构成了婚姻立法应该尊重的基本宪法价值.离婚冷静期设置意在维护婚姻家庭结构稳定性,具有正当性.但不加区分的绝对性的离婚限制忽略了婚姻宪法保护内涵的多元价值构造,且未能考察这一限制造成的对特定相关人的可能损失,未采取分类化立法.应该考虑建立离婚冷静期设置的例外情形,通过更周密的规范设计保障婚姻自由以及透过婚姻自由的其他权利.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教育制度具有强大的功能,它通过增加消费者的知识,提高其谈判能力和决策能力,促使其作出正确决策,从而阻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实现市场优胜劣汰;它在强化消费者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可以减轻执法机构的执法压力,在多个方面促进市场秩序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公共利益。但这一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没有被确立,《食品安全法》中的消费者教育制度也存在较多问题。由于我们对食品消费者教育制度功能的认识不足,且消费者教育的效果很难被准确、及时度量,成绩也很难在短期内显现,这一制度被重视的程度明显不足。因此需要基于我国国情和现有制度,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构建由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多层次的食品消费者教育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安全权作为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是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享有的首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项权利。但是当前许多与消费者相关的法律与制度还不够完善,危害消费者安全利益的行为普遍存在,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也存在着许多漏洞,对消费者的安全权构成了威胁。我们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在这一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肖红 《法制与社会》2010,(36):35-3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领域,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市场上流通的各种产品,因存在缺陷而给消费者带来人身、财产的损害。也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秩序。但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预防损害的发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迫切需要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同时建立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能与国际接轨,从而更有效的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浮相群 《法制与社会》2011,(13):259+267-259,267
我国对消费者权利合同法保护尚不完善,需要特殊的制度安排使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博弈中抗衡。消费者合同制度在格式合同的控制与合同责任方面对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通过的新消费者保护法中加入了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赋予消费者在规定期限内无条件退货的权利是该法的一大亮点,也是我国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大跨越。作为我国消费者拥有的一项新的权利,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法律不断地完善和有关人员建立起良好的互动系统来填补。完善的后悔权制度将有助于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我国商品交易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体系既由农民消费者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也是严峻现实的需要。这需要在观念层面上,强化农民的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达到"以法抗争",实现依法自我维权;在制度层面上,完善或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切实实行国家法制保障。而强化行政机关对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改进司法机关对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则是重点,当然也应积极倡导社会力量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至今施行已接近14年,其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其不足。本文从立法与现实的冲突:消费者概念的模糊;期盼与实际的脱节:消费者协会功能的缺位;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博弈:惩罚性条款的完善三个方面分析此法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